热带地理 ›› 2008, Vol. 28 ›› Issue (4): 322-325.
出版日期:
2008-07-10
发布日期:
2008-07-10
基金资助:
ZHANG Qiao-min
Online:
2008-07-10
Published:
2008-07-10
摘要: 介绍赵焕庭研究员对华南河口海岸研究的贡献,包括珠江河口演变研究、华南海岸动力地貌与环境研究、华南海岸和南海诸岛珊瑚礁研究、组建研究队伍和编辑出版论著等方面的贡献.
中图分类号:
. 赵焕庭研究员对华南河口海岸研究的贡献[J]. 热带地理, 2008, 28(4): 322-325.
ZHANG Qiao-min. Professor Zhao Huan-ting's Contributions to Coastal and Estuarine Studies of South China[J]. , 2008, 28(4): 322-325.
[1] 赵焕庭;宋朝景;王文介.珠江河口狮子洋水道的地形发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17-34 [2] 赵焕庭.珠江河口湾伶仃洋的地形.海洋学报,1981,3(02):255-274 [3] 赵焕庭.珠江三角洲的形成和发展.海洋学报,1982,4(05):595-607 [4] Zhao Huangting.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Zhujiang delta.Acta Oceanologica Sinica,1983,2(01):107-121 [5] 赵焕庭;欧兴进;宋朝景.西江磨刀门河口动力地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1-21 [6] Zhao Huangting;Ou Xingjin;Song Chaojing.Dynamic geomorp-hology of Modaomcn,one of the River mouths of Xijiang.北京:海洋出版社,1998,:94-109 [7] 赵焕庭.珠江三角洲的水文特征.热带海洋,1983,2(02):108-117 [8] 赵焕庭.珠江河口演变的基本过程.热带海洋,1984,3(04):1-9 [9] 赵焕庭.广州七星岗海蚀地形发现的意义.热带海洋,1985,4(02):1-5 [10] 赵焕庭;陈木宏;粱国雄.珠江河口流溪河下游中全新世海进范围问题.热带海洋,1985,4(03):85-87 [11] 赵焕庭.珠江河口开发工程中的环境评价问题.北京:海洋出版社,1987,:875-879 [12] 赵焕庭;陈木宏;余家桢.珠江三角洲海进层微体古生物的初步研究.热带海洋,1987,6:852-853 [13] 赵焕庭.珠江河口.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87,:852-853 [14] 赵焕庭.关于磨刀门和伶仃洋治理的几点意见.人民珠江,1988,(02):39-40 [15] 赵焕庭.珠江河口的水文和泥沙特征.热带地理,1989,9(03):201-212 [16] 赵焕庭;宋朝景;张乔民.论河口区自然资源--以珠江河口区为例.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176-185 [17] 赵焕庭.珠江河口演变.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1-357 [18] 赵焕庭.珠江三角洲地貌.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65-77 [19] 赵焕庭;王丽荣.关于珠江河海划界的意见.热带地理,2001,21(03):218-222 [20] 赵焕庭;王丽荣;袁家义.河口演变和河海划界的意见.北京:海洋出版社,2001,:487-492 [21] 曾昭璇.珠江河口演变·序言.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1-2 [22] 赵焕庭.崖门至漠阳江间港湾式海岸地貌.海洋与湖沼,1980,11(02):121-133 [23] 赵焕庭;宋朝景.关于汕头经济发展中港口建设问题的意见.热带海洋,1984,3(04):89-90 [24] 赵焕庭;张乔民;宋朝景.湛江溺谷的形成.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1-12 [25] 赵焕庭;宋朝景.粤东甲子泻湖口航道改善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19-32 [26] 赵焕庭;张乔民;宋朝景.汕头市广澳半岛沙丘岩非海滩岩的新证.海洋科学,1994,(04):67 [27] 赵焕庭;王丽荣;袁家义.琼州海峡成因与时代.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7,27(02):33-40 [28] 赵焕庭;王丽荣;宋朝景.雷州半岛灯楼角沙岬的形成.热带地理,2007,27(05):405-410 [29] 赵焕庭;张乔民;宋朝景.华南海岸和南海诸岛地貌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0] 曾昭璇.华南海岸和南海诸岛地貌与环境研究的里程碑--评新著<华南海岸和南海诸岛地貌与环境>.热带地理,2000,20(04):337-338 [31] 李平日.评<华南海岸和南海诸岛地貌与环境>.地理学报,2000,55(05):637-638 [32] 赵焕庭;袁家义.南海海岸带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7-203 [33] 赵焕庭;朱袁智;聂宝符.永暑礁地质时代与第四纪地层初步划分.科学通报,1992,(23):2165-2168 [34] Zhao Huanting;Zhu Yuanzi;Nie Baofu.A Preliminary Study on Quaternary of Yongshu Reef of Nansha Islands.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1995,(zk):251-258 [35] 赵焕庭;沙庆安;朱袁智.南沙群岛永暑礁第四纪珊瑚礁地质.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 [36] 赵焕庭.南沙群岛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37] 汪稔;宋朝景;赵焕庭.南沙群岛珊瑚礁工程地质.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38] Ph.D.W.S.Yim 1991-04-21函. |
[1] | 覃业曼,余克服,王瑞,姜伟,许慎栋. 西沙群岛琛航岛全新世珊瑚礁的起始发育时间及其海平面指示意义[J]. 热带地理, 2019, 39(3): 319-328. |
[2] | 侯光良,许长军,兰措卓玛,朱燕. 末次冰盛期中国人类活动的响应与适应[J]. 热带地理, 2018, 38(6): 819-827. |
[3] | 赵焕庭,王丽荣,袁家义. 中国南海诸岛主权维护与回归 ——纪念中国政府收复南海诸岛70周年(1)[J]. 热带地理, 2017, 37(5): 634-648. |
[4] | 赵焕庭,王丽荣,袁家义. 南海诸岛自然科学调查研究概述 ——纪念中国政府收复南海诸岛70周年(2)[J]. 热带地理, 2017, 37(5): 649-658. |
[5] | 赵焕庭,王丽荣,袁家义. 南海诸岛的自然环境、资源与开发 ——纪念中国政府收复南海诸岛70周年(3)[J]. 热带地理, 2017, 37(5): 659-680. |
[6] | 赵焕庭,王丽荣. 南海诸岛珊瑚礁人工岛建造研究[J]. 热带地理, 2017, 37(5): 681-693. |
[7] | 李扬,余克服,王英辉,郭靖,黄学勇,裴继影,罗燕秋. 三亚鹿回头岸礁海域夏季表层海水营养盐年际变化特征[J]. 热带地理, 2017, 37(5): 708-717. |
[8] | 刘南威. 中国政府对南海诸岛的命名[J]. 热带地理, 2017, 37(5): 738-741. |
[9] | 张争胜,石成,赵霞,刘玄宇,牛姝雅. 刘南威教授对南海诸岛地名研究的重要贡献[J]. 热带地理, 2017, 37(5): 742-746. |
[10] | 赵 静,张争胜,陈冠琦,南文龙.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南海诸岛地名文化[J]. 热带地理, 2016, 36(6): 1045-1056. |
[11] | 黄康有,何嘉卉,宗永强,郑卓,章桂芳,曹玲珑.. 珠江三角洲三水盆地早全新世以来 孢粉分析与古环境重建 [J]. 热带地理, 2016, 36(3): 364-373. |
[12] | 乐远福,郑卓,Barry V ROLETT,黄博津,黄康有,Rachid CHEDDADI.. 闽江下游全新世孢粉记录的植被与环境变化[J]. 热带地理, 2016, 36(3): 417-426. |
[13] | 赵焕庭,王丽荣. 珊瑚礁形成机制研究综述[J]. 热带地理, 2016, 36(1): 1-9. |
[14] | 张江勇,黄文星,刘胜旋,姜大朋. 南海西沙海域甘泉海台的阶梯状地形[J]. 热带地理, 2016, 36(1): 10-18. |
[15] | 李银强,余克服,王英辉,王瑞. 珊瑚藻在珊瑚礁发育过程中的作用[J]. 热带地理, 2016, 36(1): 19-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