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其他
    何继红, 孙冰, 施招婉, 罗水兴, 王旭, 陈雷, 熊鹰, 林军, 裴男才
    热带地理. 2021, 41(3): 645-655. https://doi.org/10.13284/j.cnki.rddl.003352

    以贫困人口受益为出发点,基于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Pro-Poor Tourism, PPT)战略,以广东省乐昌市为例,开展适用于中国南方林区生态旅游扶贫开发的发展模式和旅游扶贫产业的发展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政府部门、旅游企业、乡村社区和非营利社会组织都应在提升贫困人口参与度、减轻贫困和生态保护方面承担责任,具体为:政府部门应主导搭建平台和监管落实,旅游企业合理利用生态资源,乡村社区和非营利社会组织相互支持并协助以推进拟定的旅游扶贫发展模式;2)针对乐昌市“生态林木、高山名茶、特色蔬果”等3种特有生态资源,提出以“茶、林、蔬果”三大特色农林资源为抓手的生态旅游发展方式,并提炼出三条适用于乐昌市的产业发展路径,具体为:“休闲农业+特色林果产业+旅游电商产业”“林下休闲业+林下经济产业+林产品初加工”和“森林生态旅游+特色林业种植+自然生态教育”。基于PPT战略,旅游扶贫开发需协调好政府部门、旅游企业、乡村社区和非营利社会组织的关系,只有这四大参与主体共同兼顾生态旅游扶贫开发中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才能最终实现PPT战略的经济发展、贫困社区发展、贫困人口与生态可持续发展这三大层次目标。

  • 其他
    常昕, 章新平, 刘仲藜, 王锐
    热带地理. 2021, 41(3): 635-644. https://doi.org/10.13284/j.cnki.rddl.003350

    基于长沙地区降水稳定同位素的实测数据,对不同季节(暖半年、冷半年)、不同降水类型(对流降水、平流降水)、不同降水强度下昼、夜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和比较,旨在揭示昼夜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深化对季风区降水稳定同位素变化规律的认识。结果表明:降水中δ18O在暖半年时段夜间比白天偏正,而在冷半年时段白天比夜间偏正,且均与降水量呈反比;无论在暖半年还是冷半年,相较于白天,夜间温度低相对湿度大,降落雨滴中重同位素蒸发富集作用较弱,从而降水中过量氘d在夜间偏正;由于下垫面水汽再循环对大气水线(LMWL)的影响大于雨滴云下二次蒸发的影响,LMWL的斜率在白天较夜间偏正。在对流降水主导条件下,强烈的辐合气流携带低层具有相对富集同位素的水汽上升,形成降水中的δ18O明显偏正;相较于对流降水主导,平流云中微弱的空气垂直运动使得高层具有相对贫化同位素的水汽辐合,形成降水中的δ18O较为偏负;LMWL的斜率则在平流降水主导时更大。随降水强度的增加,降水中稳定同位素逐渐偏负,LMWL斜率和截距均明显增大;在降水强度≥0.1 mm/12 h时,LMWL的斜率在白天更大,截距在暖半年晚上和冷半年白天更大;降水强度≥5.0 mm/12 h时,LMWL的斜率和截距在暖半年白天和冷半年晚上更大。

  • 其他
    林玉虾,林璧属
    热带地理. 2019, 39(2): 278-287. https://doi.org/10.13284/j.cnki.rddl.003111

    采用Q方法,通过收集并分析受访者对不同类型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偏好排序,发现其形象间存在兼容性和不相容性,且存在5种典型旅游目的地形象偏好结构,分别是:自然生态旅游偏好型、城市旅游偏好型、自然文化旅游偏好型、漫游体验旅游偏好型和探索冒险旅游偏好型。相似性分析表明:5种偏好类型均不喜欢厚重的文化体验,而偏爱轻松及互动式的文化体验。5种旅游目的地形象偏好结构对应特征明显、区分度高,对于旅游营销及旅游线路的设计具有较高的参考性价值。

  • 其他
    沈 静,周楚平
    热带地理. 2019, 39(2): 298-308. https://doi.org/10.13284/j.cnki.rddl.003113
    环境公正已成为国外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且地理学家研究贡献颇多。文章通过梳理国外环境公正的相关研究,特别是地理学家的相关文献,探讨了环境公正的概念建构,并应用Citespace软件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环境公正研究的主题词变化态势,从研究内容、方法和尺度等方面总结了环境公正的研究特点,以期为中国环境公正的研究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国外学者对环境公正概念主要从“分布公正”“认知公正”与“程序公正”3个方面建构。国外对环境公正的研究主题从关注社区的污染物质和污染设施向气候变化、绿色能源空间等全球性问题发展;研究内容涉及环境公正的分布、原因、影响以及实现方式的多元探讨;研究立场鲜明且在政策与规划方面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研究方法涵盖定性和定量两大领域的多种方法,并不断发展;研究尺度上从社区至全球都有覆盖。
  • 其他
    杨伟聪
    热带地理. 2017, 37(5): 627-628. https://doi.org/10.13284/j.cnki.rddl.002991
    一、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和主要议题 经济地理本质上是研究经济与空间的关系。变化的时代要有随之变化的研究视角。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的区别在于,经济地理学更关注以下5个议题:区位(Location)、领域(Territory)、地方(Place)、尺度(Scale)、空间(Space)。那么,作为一个地理学者,尤其是经济地理学者,我们应该如何认知经济活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理解经济地理学关键概念的基本涵义,同时了解经济地理学分析方法的实用性。 区位(Location):为什么区位很重要?距离是如何影响的?为什么经济活动集中在某些地区? 空间(Space):经济地理学家的空间概念更加地复杂化,空间没有边界。 领域(Territory):当我们所说的空间有边界时,即是领域的概念。 地方(Place):空间里面包含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存在差异性。 尺度(Scale):地方与地方之间的联系,在不同的地理尺度上是不相同的。
  • 其他
    杨伟聪
    热带地理. 2017, 37(5): 628-628. https://doi.org/10.13284/j.cnki.rddl.002992
    Baidu(1)
    目前,全球生产网络(GPN)理论可分为2个发展阶段:2001―2011年的GPN1.0,强调跨国主义、团队协助、超越小范围地理空间的联系。这一时期,在全球生产网络背景下,理解区域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主要包括:1)区域升级(Regional upgrading)——嵌入全球价值链是如何影响产业升级与区域发展?2)全球―地方互动(Global-local interaction)——快速变化的全球经济背景下,区域与地方的经济发展动态如何被很好地解释?2012年至今的GPN2.0阶段,关注到战略耦合(Strategic coupling)、经济和社会的升级、路径依赖和区域锁定、脆弱性等议题。这一时期,战略耦合已经成为链接区域发展动态与全球生产网络过程的一种互动机制,在全球生产网络背景下的区域发展过程是价值捕捉过程,同时呈现出动态的耦合(Coupling)、去耦合(Decoupling)和再耦合(Recoupling)的过程。全球生产网络的本质是国际生产的空间分工。其产生的原因之一在于,当前不要求企业把所有的生产环节都包办,一些利润率较低的环节可以逐步外包,企业只保留利润或价值较高的那个环节。
  • 其他
    林初昇
    热带地理. 2017, 37(5): 629-631. https://doi.org/10.13284/j.cnki.rddl.002994

    本讲中,林初昇(George C.S. Lin)批判性地评价了近期西方学术界对金融化的研究和争论,提出中国金融化研究可重点关注的议题,并以北京、上海、深圳近两年的房地产市场火爆现象为例,探讨了中国城市金融化的表现及其产生的不良效应。主要观点如下。

  • 其他
    杨伟聪
    热带地理. 2017, 37(5): 629-629. https://doi.org/10.13284/j.cnki.rddl.002993
    东亚经济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1)1960―1979年,东亚进入快速的出口导向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化过程。2)1980―1997/1998年,伴随着产业重组,东亚进入以高新技术为导向的工业化过程,知识密集型经济逐步崛起,在全球生产网络中要做高增值的那部分产业。3)1999年至今,东亚地区的大型制造企业开始注重产业链/价值链,重新审视技术和市场的挑战。东亚国家新型工业化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新趋势主要表现在:东亚公司在高度全球化的市场和产业中领先;国内政治经济体制与西方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不同。在这里最主要的争论是:什么才能够解释东亚经济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快速发展?其一是国家干预强化背景下,发展型政体的存在;其二是国家干预弱化背景下,这些经济体与全球生产网络的战略耦合。
  • 其他
    贺灿飞,朱晟君
    热带地理. 2017, 37(5): 631-632. https://doi.org/10.13284/j.cnki.rddl.002995
    产业集聚是经济地理学和空间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产业集聚经济理论从马歇尔以来得到不断拓展和完善。本讲座梳理了产业集聚理论发展演变,从新古典经济学切入,拓展到产业区位论、城市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新”新经济地理学以及演化经济地理学等视角,全方位透视产业集聚理论,并辅之以中国产业集聚证据。主要观点如下。
  • 其他
    钱俊希
    热带地理. 2017, 37(5): 632-632. https://doi.org/10.13284/j.cnki.rddl.002996
    在现代化的转型背景下,宗教也在不断创新、重构、再发明。本课程通过一些现实案例,展示了在现代性语境下,宗教展现的新的物质空间、组织形式与文化体验;提出可从4个基本的理论视角出发,对现代性与现代化转型背景下的宗教研究加以分析与解释;最后,通过实证研究对上述理论视角做了进一步的阐释。主要观点如下。
  • 其他
    叶玉瑶
    热带地理. 2017, 37(5): 633-633. https://doi.org/10.13284/j.cnki.rddl.002997
    Baidu(2)

    企业区位是理解区域经济转型与空间重构的微观基础。本课程全面回顾了区位研究的理论视角及其发展,归纳总结了企业地理集聚的影响因素、基本假设以及相关的经济地理学议题。最后,从珠三角外资制造业企业地理集聚中寻找微观证据,运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与空间模型,探索企业异质性对于FDI区位的现实影响。主要观点如下:

  • 其他
    王璐,余克服,王英辉,王少鹏,黄学勇,张瑞杰,王丽伟
    热带地理. 2017, 37(5): 718-727. https://doi.org/10.13284/j.cnki.rddl.002989
    基于2015年夏季对中国南海中沙群岛的黄岩岛和西沙群岛的永兴岛、七连屿、东岛、浪花礁、北礁、华光礁、盘石屿、玉琢礁等9个岛礁区的综合科学调查和采样,重点研究了重金属元素在礁区海水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中、西沙海域的这9个岛礁区海水中重金属铜、铅、锌、镉、铬、砷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309、1.702、2.831、0.056、0.204、0.272 μg/L,重金属整体水平较低,并以锌、铅、铜为主,质量浓度达所测重金属元素总量的92%,仅部分站点的铅元素质量浓度高于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2)在分布上大致呈现东部岛礁区高于西部岛礁区的特点,环礁潟湖与礁坡的海水重金属含量具有差异性,礁坡水体的铜、铅、锌、镉含量均高于潟湖,砷低于潟湖,这种差异可能与潟湖水体相对封闭有关。3)影响中、西沙岛礁区海水重金属分布的环境因子,主要包括陆源输入、大气沉降、环流等,其中陆源主要影响锌,大气沉降对铅作用明显,环流影响局部水平。4)采用权重修正内梅罗污染指数进行水质综合评价,得出中、西沙岛礁区域总体处于较清洁水平,海水重金属含量没有达到影响珊瑚生长的水平,但是铜元素对珊瑚的生长可能存在潜在危害。
  • 其他
    李芳洲,李江南
    热带地理. 2017, 37(5): 728-737. https://doi.org/10.13284/j.cnki.rddl.002985
    利用1998―2012年TRMM卫星资料,对南海及周边地区春季和夏季的降水日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为了便于比较分析,把南海及其周边地区分为4个区域:华南地区、中南地区、马来群岛地区、南海地区。结果表明:1)南北半球低纬地区降水在春夏季呈反位相变化模态,南海季风爆发前后,马来群岛及周边海域的降水变化小于另外3个区域。2)昼夜差异最显著的地区是南海地区。华南地区夏季昼夜差异也较为显著。从春季到夏季,昼夜差异减小的有马来群岛和南海地区,而华南地区和中南地区都表现为增大。3)夏季,中南半岛和菲律宾岛2个区域表现出一种同步的日变化规律,降水峰值都发生在T 17:00―20:00,相比春季的降水峰值要提前;夏季南海地区的降水大值区也相比春季提前。4)中南地区和南海的降水谷值变化都非常平稳,但中南地区降水峰值在夏季年际变化较为显著,而南海地区的降水峰值在春季年际变化比较显著。
  • 其他
    张争胜,石成,赵霞,刘玄宇,牛姝雅
    热带地理. 2017, 37(5): 742-746. https://doi.org/10.13284/j.cnki.rddl.002977
    刘南威教授长期关注《更路簿》和南海诸岛地名研究,为中国《更路簿》和南海诸岛地名的发掘、考证与文化传承等作出了重要贡献。文章简要地回顾了刘南威教授近50年来对南海诸岛地名研究的主要经历,认为他对南海诸岛地名研究的重要贡献包括:1)发掘10个版本的《更路簿》手抄本;2)最早公开并研究《西、南、中沙群岛渔业生产与水产资源调查报告》;3)考证南海诸岛土地名来源、数量及命名规律。
  • 其他
    陈泳欣,陈虹羽,王伊玲
    热带地理. 2017, 37(5): 747-748.
  • 其他
    赵歆,李小玲,姚鲁烽
    热带地理. 2017, 37(5): 749-754. https://doi.org/10.13284/j.cnki.rddl.002986
    通过收集、分析世界各国以热带地区作为研究地域的期刊办刊信息,将其分为热带综合类、热带地理类、热带生态类、热带生物类、热带农业类、热带林业类、热带气象类、热带海洋类等八大类学科期刊。这些期刊分别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牙买加、哥斯达黎加等13个国家。期刊的语种主要是英文刊和中文刊,其次为法文刊、葡文刊、西文刊等。这些期刊多数已被SCI、SSCI、EI、Scopus等国际期刊数据库收录。
  • 其他
    赵焕庭
    热带地理. 2017, 37(4): 610-619. https://doi.org/10.13284/j.cnki.rddl.002972
    文章论述吴尚时1937年发现并报道的广州东南郊七星岗海岸侵蚀地形及其附近松岗海积沙堤地形,论证吴尚时是珠江河口三角洲地区古海岸地形的首先发现者以及该古海岸地形形成于全新世中期全球海平面上升珠江河口发生桂州海进8―2 ka BP时段。指出七星岗古海岸地形的发现具有重要科学意义,表明中国学者的科研能力媲美同时代的洋学者,这一发现支撑了珠江三角洲的存在,同时为中国古籍对珠江河口湾演变的记述提供了实物证据,数十年来它在高等专业教学实习、科学研究、大众科学知识普及、社会文化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让多代地质、地理、海洋人才从中受益,并对珠江河口三角洲的整治与开发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广州市政府1956年将七星岗古海岸遗址列为广州市重点文物,1983年广东省地理学会决定在该处建立纪念碑,近年建造七星岗古海岸遗址科学公园,这是对七星岗古海岸地形遗迹实施有效保护与发挥科教作用的绝佳举措。吴尚时重视野外考察,实事求是,不迷信、不盲从、善思考、勇探索、勤写作、贡献真知灼见的科学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其他
    李平日,周 晴
    热带地理. 2017, 37(4): 620-626. https://doi.org/10.13284/j.cnki.rddl.002973

    珠江口伶仃洋近几年迅猛开发,沿岸有广州、香港、深圳等特大城市,近日又被定为“粤港澳大湾区”。这一战略必将大大提升珠江口伶仃洋的经济地位和发展速度,对大珠三角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文章从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对伶仃洋周边地理区位的优势提升着眼,结合其自然历史演变特征,分析其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围海造地过于迅猛、人为作用对地形演变已占主导作用而诱致的系列问题,总结认为:1)填海造地过快过猛,必将加快“伶仃洋”变成“伶仃河”的速率;2)新填海区地基沉陷问题凸显,将会为地区自然环境带来安全隐患;3)围海造地导致的纳潮量减少削弱了潮汐动力,这对两岸地区的半咸水养殖业、河涌淤积与排污等产生重要影响;4)生态环境的恶化对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将具有不可逆性。结合上述现实,提出应从“粤港澳大湾区”的高度谋划珠江口伶仃洋的开发治理问题,建议重视中央层面的宏观调度、科研先行、生态优先,将该区域打造成新兴的“增长极”。

  • 其他
    黄少辉,黄司充,刘苑婷,谭玲玲,许文锐
    热带地理. 2017, 37(2): 286-292. https://doi.org/10.13284/j.cnki.rddl.002936
    Baidu(2)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规划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也应运而生。旅游规划作为旅游业发展的理论指导,本应走在旅游业发展的前沿,但实际并非如此,理论研究一直落后于实际发展。文章将中国古典文化遗产——易学中的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九宫应用到旅游规划理论研究中,构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旅游规划发展战略(八卦)模型。以清远市为例,首先从地文、人文提取本土旅游基因,通过SWOT分析,系统地提出旅游规划需要解决的质量关系(定性―定量)、供求关系(定产―定市)、内外关系(定文―定形)、大小关系(定区―定点)四对基本关系和八大定位,在此基础上,将其凝练提升为旅游规划发展战略。

  • 其他
    朱 竑,安 宁,葛汉文,黄耿志,张虹鸥,王 洋,王长建,苏泳娴,吴旗韬
    热带地理. 2015, 35(5): 607-620.
  • 其他
    尹国蔚
    热带地理. 2014, 34(5): 712-718.
    Baidu(1)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网提供的资料和其他以关于印度史地为主的文献,按类型归纳印度世界遗产的地域与分布特征。截止2013年,印度入选的世界遗产包括24项文化遗产和6项自然遗产,无属于混合类型的双重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具有自然地理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特征,而文化遗产的宗教特征比较普遍。自然遗产主要分布于印度次大陆的边缘地区;而文化遗产主要以历史上比较强大的国家政权和外来势力的统治中心、海陆交通枢纽和环境适宜为分布取向;其中,各类宗教性遗产呈南北向地域分异。这些特征是在印度地缘环境的相对独立性、地形和炎热多雨的气候,以及悠久但发展极不平衡且以分裂为主的历史、外来势力、经济发展和本土文化基底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 其他
    李平日
    热带地理. 2011, 31(2): 230.
  • 其他
    吴珈慧, 刘昆, 张烨
    热带地理. 2009, 29(6): 600-604.
    Baidu(8)
    分析了北部湾划界的特点,认为取得双赢结果的北部湾划界主要运用了公平原则、成比例方法、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同一界线法的原则和方法.针对近期骤然升级的南海问题,在分析南海问题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北部湾划界的成功经验对解决南海海域划界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其他
    李小玲
    热带地理. 2009, 29(2): 199-204.
    Baidu(8)
    全面回顾我国地理学术刊物近100年的发展历史,并将其划分为萌芽、快速发展、稳步发展、停滞、蓬勃发展3个阶段,对其各个阶段的发展概况和特点进行了剖析.在分析当前地理学术刊物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展望其未来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