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经济与区域发展
  • 经济与区域发展
    陈彦光
    2010, 29(12): 2109-2120.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1200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城市化曲线和产业结构演变都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在理论上,人口转变、城市化和产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大体对应。但是由于计划生育的缘故,我国的人口转变过程提前了,而城市化和工业化都没有跟上步伐,三个发展过程步调不尽一致。目前,中国人口转变处于第三阶段后期,即出生率逐步降低和低死亡率的阶段。但是城市化过程处于第二阶段,即城市化水平快速上升阶段;产业结构演变也处于第二阶段,即第二产业主导的快速工业化阶段。相对于城市过程和产业化过程,中国人口将会提前进入老龄化阶段。这会对我国城乡人口未来的生活造成巨大影响。城市老龄人口的基础设施问题,乡村老年人口的赡养问题等,都需要结合城市化和产业化的具体特征提前考虑应对策略。

  • 经济与区域发展
    赵媛, 牛海玲, 杨足膺
    2010, 29(12): 2121-2131.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1200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我国石油(特指原油)资源流动为研究对象,以我国省级行政单元作为石油资源空间流动的节点,从1985~2007年中选取5个特征时点,借助齐夫定律,研究了我国石油资源输出量和输入量的位序-规模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各特征时点石油输出量和输入量的位序-规模分布均满足齐夫法则。(2)从无标度区范围来看,石油输出量的无标度区范围变化不大,而输入量的无标度区范围呈现出先缩小后又逐年扩大的趋势。(3)从空间分形结构来看,石油输出量的无标度区没有分段,始终呈现为单分形,而输入量则经历了由双分形向单分形的演化。(4)从空间分布形态来看,各特征时点石油输出量均呈帕累托分布模式,而输入量的空间分布形态变动较大,经历了对数正态模式—帕累托模式—对数正态模式—帕累托模式的演变。我国石油输出量和输入量位序-规模分布的不同步变化,与大油田分布、石化产业布局以及石油流通体制等有着密切联系。

  • 经济与区域发展
    李少星, 顾朝林
    2010, 29(12): 2132-2142.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1200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产业链分工是地域分工的演变趋势。由于汽车产业生产组织的特点和较高的产业链迂回程度,选择汽车产业发育较为成熟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产业链地域分工的实证研究。首先把汽车制造产业链划分为一般零部件制造、总成与分总成、整车制造与改装3个生产区段,然后对各生产区段生产产值的地域分布进行空间分析和定量计算,概括长江三角洲产业链地域分工的特点。空间分析表明:20世纪末期以来,地域分工的形态和内容已经表现出新的变化特征,低区段生产单元的空间布局更加分散;不同生产区段的组合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即本地组合和近域推进;低区段生产向外扩散以近域扩散为主。借鉴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方法进行定量研究后发现,1990~2005年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汽车产业三大区段间的地域分工程度虽然较低,但已经有一定发展,主要表现为整车生产与改装区段的空间分布相对集中,总成与分总成尤其是零部件生产则呈现出向外扩散的发展趋势。

  • 经济与区域发展
    戴光全, 陈欣
    2010, 29(12): 2143-2154.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1200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展览业的时间分布和区域分布特点,运用网页内容分析法,为研究中国展览业提供一个新的分析视角。以2006年11月~2008年5月一年半时间内连续的因特网关于中国"展览"的中文网页为研究文本,采用媒体研究的内容分析方法,通过SPSS统计分析,从数量、行业、主题、性质、规模和会期等方面,对中国各省(市、自治区)主要展览的时空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展览业无论在时间还是在空间上,都有鲜明的季节性和突出的空间集聚特征;同时各省(市、自治区)也呈现出不同的行业集中度及特征,反映在展览的主题、性质、规模和会期上,这些特征在空间上体现了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空间集聚,从而印证了"产业化发展是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 城市与乡村
  • 城市与乡村
    孙威, 董冠鹏
    2010, 29(12): 2155-2165.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1200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2000年和2008年我国24个典型资源型城市效率及其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资源型城市综合效率水平一般,只有少数城市达到了综合效率最优;规模效率是决定综合效率最优的主要因素,但作用有所下降。从城市效率的分类特征看,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效率始终排在前列;人口规模与城市效率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资源型城市的综合效率变化呈弱改善趋势;技术变化指数和生产率变化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从城市效率变化的分类特征看,西部地区的城市综合效率提高最明显;除钢铁型城市外,不同资源类型的城市综合效率都有提高;中小城市的综合效率提高幅度大于大城市。

  • 城市与乡村
    钟韵, 闫小培, 林彰平
    2010, 29(12): 2166-2178.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1200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对企业的调查及访谈,从服务范围、服务流向以及服务强度三方面,以广州为例分析高等级中心地的生产性服务输出空间模式。总结出区别于传统服务业的生产性服务输出新特点: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跳出了单个城市体系的区域,且并不完全遵循城市等级而扩散;服务流向不单从高等级城市流向低等级城市,更多的是在高等级城市之间流动;服务销量与客户量的空间分布不一致。基于企业行为的解释,提出服务经济时代下高等级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输出的几点启示: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空间距离对生产性服务输出的影响较小,生产性服务输出的服务范围上限可以设定为服务提供者的影响力所能辐射的最远距离;高等级中心地的生产性服务的输出流向反映出城市参与全国乃至全球城市分工的职能与定位;在城市等级的分析中,服务强度应与服务范围同时作为判断中心地等级的指标;生产性服务输出的研究将有助于分析区域间的产业关联及区域联系。

  • 旅游与文化
  • 旅游与文化
    程绍文, 张捷, 徐菲菲, 梁玥琳
    2010, 29(12): 2179-2188.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1200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有研究表明,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会影响他们对旅游的态度; 但鲜有研究去分析旅游地社区居民的旅游发展期望对居民旅游态度的影响。本文以中国九寨沟和英国New Forest国家公园为例,运用SPSS统计分析技术,分析了两地居民旅游发展期望与旅游影响感知特点及其对居民旅游态度的影响路径及可能原因。研究结论表明:(1)居民的旅游获益感知直接影响居民的旅游支持度;(2)目的地居民的旅游发展期望直接影响着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尤其是旅游获益感知;并通过旅游影响感知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居民的旅游态度;(3)自然旅游地居民的旅游发展期望都很积极正面,并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尽管两地居民的旅游获益感知均显著逊于其旅游发展期望,但两地居民并没有因为期望落差而对当地旅游开发持否定态度。

  • 旅游与文化
    戴学军, 丁登山, 林岚
    2010, 29(12): 2189-2200.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1200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GIS技术,结合旅游域模型,获得长三角地区各旅游中心城市旅游圈旅游吸引物数据,运用分形方法对其空间结构进行聚集维数的测算与分析。认为各旅游圈旅游吸引物体系具有聚集分形特性,且存在三种不同类型,在相同类型中的各旅游圈旅游吸引物体系聚集维数值在无标度区间的变化也存在差异;空间结构基本上是从中心旅游吸引物点向周围腹地密度衰减的,在对应于Rs≤30km的无标度区间内,旅游圈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随机聚集维数值均在0.5左右,对应于其他无标度区间,随机聚集维数值多在1.35和1.80左右;南京、苏州、常州、无锡和上海等北部地区旅游圈旅游吸引物系统空间结构随机聚集维数值小于杭州、绍兴和宁波等南部地区的旅游圈,北部地区城市旅游圈旅游吸引物体系空间结构紧致性强于南部地区的城市旅游圈,北部旅游圈足以构建3日游的110km半径,南部旅游圈的实际范围则可能小于110km。

  • 地表过程研究
  • 地表过程研究
    袁林旺, 罗文, 徐良将, 俞肇元, 易琳, 谢志仁
    2010, 29(12): 2201-2211.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1200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多通道奇异谱分析(MSSA)等多尺度分析方法,对西北太平洋海区14个站位验潮序列的年际到十年际尺度海面波动的时空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5a周期和4.5a周期在振幅与相位上表现出与ENSO指数波动的尺度耦合,并存在显著的由低纬向高纬的振幅、能量递减的纬向传递特征。4.5a周期和8a周期与PDO变化同样表现出一定的尺度耦合波动,高纬各站位海面波动也表现出一定的自东向西的径向传递。在空间维上,PDO作用下的传播型波动的响应范围明显小于ENSO事件,反映了二者驱动机制的差异。该海区约在1973年和1998年左右发生过两次明显的海面波动转型,并与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存在一定关联。

  • 地表过程研究
    王耕, 丁晓静, 高香玲, 高红娟, 王利
    2010, 29(12): 2212-2222.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1200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大连市主要自然灾害为评价对象,探讨自然灾害评价机理,并在此基础上依据灾害发生可能性、作用时间和造成损失三方面建立大连市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气象灾害和环境污染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查阅大连1949年以来《史志》记载资料,在GIS支持下,初步创建大连市106个乡镇和公里网格单元的灾害危险性统计数据库,采用主成分—熵值权重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GIS技术属性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功能等实现数据处理和分析,针对各类灾害因子影响的空间特点及数据来源的多途径,采用"行政单元—动态网格"交互赋值技术,在MapInfo、Vm26环境下实现了大连市单要素及各类灾害危险性定量评价,可视化展示大连各类自然灾害危险性的空间差异,并进行主要灾害因子排序,为大连市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与减灾防治区划提供参考依据。

  • 环境与生态
  • 环境与生态
    王芳, 卓莉, 陈健飞, 冯艳芬, 周涛
    2010, 29(12): 2223-2232.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1200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田生物质能的数量、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年际变化研究对于生物质能集约利用的规划、选址以及后续的原料供需预测尤为重要。本文基于EOS/MODIS卫星2000~2006年的MOD17A3数据集,在栅格尺度下,利用农田净初级生产力对广东省农田生物质能数量进行估算,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应用邻域统计分析提取了生物质能分布优势带。并利用趋势线分析方法对其时间动态和年际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在2000~2006年间农田生物质能总量呈下降趋势,主要因为农田面积在不断减少。从另一方面看,农田生物质能单位平均能值总体呈略微上升趋势。其中2000~2002年均值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002~2004年呈现迅速增加趋势,2004年后又呈现回落特征。单位平均能值最大的年份是2004年,为5775.10KJ/ (m2·a);最小为2002年,为 4697.87 KJ/ (m2·a)。区域单位能值的增长为农田生物能源的利用提供物质基础。研究结果能为区域农田生物能源利用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 环境与生态
    蔺雪芹, 方创琳
    2010, 29(12): 2233-2242.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1200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城市群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对城市群刚性约束作用的日益明显,城市群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渐受到关注。本文从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的角度出发,构建工业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定量对武汉城市群工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1997~2006年,武汉城市群经济结构调整战略推动工业结构演变,呈现出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与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态势;工业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在时间序列上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空间上表现为各城市间影响指数分异趋于明显,特别是位于城市群东部的黄石、鄂州、黄冈三市,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突出。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今后推动武汉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思路和建议。

  • 土地资源与利用
  • 土地资源与利用
    关伟
    2010, 29(12): 2243-2250.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1200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化过程的典型表现是非建设用地向建设用地的变化过程。区域可建设用地的预测,与人口、城市化、工业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外资、地价、政策等因素相互关联。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综合采用AHP指标层要素分析、GIS空间分析方法中的空间叠加分析等方法,测算和研究大连市可建设用地的等级结构与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在大连可建设用地等级结构中,Ⅰ级可建设用地(丰富)占17.92%,Ⅱ级可建设用地(较丰富)占18.15%,Ⅲ级可建设用地(缺乏)占28.59%,Ⅳ级可建设用地(极缺乏)占35.34%。Ⅰ级、Ⅱ级可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濒临渤海、黄海一侧的沿海平原,其次多为零散分布的低地或丘陵谷地等;Ⅲ级、Ⅳ级可建设用地除北部山区的连片集中分布之外,则多呈带状或半环状分布。

  • 土地资源与利用
    满苏尔·沙比提, 努尔卡木里·玉素甫
    2010, 29(12): 2251-2260.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1200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塔里木河流域各地州的绿洲耕地数据和各主要水文站的实测数据,分析了建国以来流域耕地面积的总体变化趋势、变化速度、区域差异及其河流水文效应。结果表明:(1)近60年来塔里木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呈现波动增加的态势,年均增长率为2.37%,但人均耕地面积却经历了从增加到减少的变化过程,年均减少率为0.44%;耕地空间变化的区域差异明显,土地后备资源相对丰富的巴州耕地相对变化率最大,而和田地区耕地相对变化率最小。(2)绿洲灌溉耕地面积扩大引起的河流流程、径流量、洪水、水质、泥沙等水文效应较显著,尤其是对径流量的影响极为突出。目前,流域综合治理节水项目已初见成效,各源流向塔里木河干流下泄水量减少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为此保障流域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必须长期坚持流域的综合治理,建立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体制,确保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 土地资源与利用
    金志丰, 陈雯, 陈江龙, 袁丰
    2010, 29(12): 2261-2270.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1200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Probit模型和分区的方法探讨了常熟耕地保护区位选择问题,以求能更高效合理地保护耕地资源,缓解建设用地扩张与耕地保护的矛盾。通过模型运算,发现土壤质量、地势条件、GDP增长率、到城区和港区的交通通达性、距离城(镇)区的距离对耕地资源变迁作用明显,据此构建分区的指标体系,将常熟市划分为耕地保护最宜选择、较宜选择、一般选择、较不宜选择、最不宜选择区域等5种类型区,分别占总面积的30.2%、40.7%、17.9%、5.2%和6%,并提出耕地保护与建设空间发展的方向,达到提高耕地保护效率和预留合理的建设用地扩展空间的目标,为土地利用、基本农田保护和城乡等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气候与全球变化
  • 气候与全球变化
    郭军, 任国玉, 李明财
    2010, 29(12): 2271-2280.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1200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1961~2007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环渤海地区不同级别降水日数、降水量和降水强度的气候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年及四季雨日均呈减少趋势,雨日的减少主要体现在微雨和小雨日数的显著减少;降水强度略有增加,但主要是源于微雨和小雨降水强度的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雨和中雨雨量对年总降水量的贡献较大,极端强降水频率和降水量减少,其对年总降水量的贡献偏小,造成环渤海地区年降水量减少,气象干旱加重;雨日的减少使连续无降水事件频率加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干旱程度。

  • 气候与全球变化
    刘桂芳, 卢鹤立
    2010, 29(12): 2281-2288.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1200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69个气象台站的气象数据,对青藏高原地区1961~2005年来的主要气候因子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1~2005年的45年间,青藏高原地区年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其倾向率为0.265℃/10a,其中青藏高原地区冬季气温变暖趋势明显,春季变暖趋势不明显;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地区的温度升高有加速的趋势。近45年来青藏高原地区年降水量呈现微弱增加趋势,其倾向率为8.21mm/10a。青藏高原地区春季和冬季降水量都以增加趋势为主,但春季增加趋势远远大于冬季。青藏高原地区降水存在一定的周期性,32个站表现出短周期特性,为2~4年左右;11个站表现出中周期特性,为5~8年;6个站表现出长周期特性,均大于10年。1961~2005年间,青藏高原地区整体气候变化以暖湿化趋势为主,暖湿化站点占总数的67%。

  • 气候与全球变化
    何凡能, 李柯, 刘浩龙
    2010, 29(12): 2289-2297.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1200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IPCC报告指出:气候变暖将给人类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中国历史上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秦汉以来气候变化与农业经济发展对应关系的梳理与分析,从百年尺度上阐明气候变化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暖期利于农业发展,冷期则相反。当气候温暖时(如秦汉、隋唐时期),北方农业种植界线北移,农耕区扩大,同时农作物生长期增长,熟制增加,粮食产量提高;而当气候寒冷时(如魏晋南北朝、唐后期至五代时期),农业种植界线南退,宜农土地减少,农作物生长期缩短,熟制区域单一,粮食产量下降。古代稻作区的分布也具有类同的变化。

  • 会议报道
  • 会议报道
    刘瑜, 曹广忠
    2010, 29(12): 2298-2298.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1200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0年11月7~10日,第五届中日韩地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日本(仙台)东北大学召开,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的近130位代表参加了本届会议。中国地理学会组织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单位的30人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参会。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校长助理保继刚教授、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张镱锂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曹广忠副教授等出席了会议。
    会议于11月7日下午开幕,日本东北大学日野正辉(HINO Masateru)教授主持开幕式,日本国家民族博物馆池谷和信教授(IKEYA Kazunobu)做主题报告。在开幕晚宴上,日本东北大学花輪公雄教授(HANAWA Kimio)、中国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韩国国立全南大学朴政宰教授(Park Jung Jae)、日本东北地理联合会主席境田清隆(SAKAIDA Kiyotaka)教授分别致辞。他们指出并强调了当前中日韩三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和政治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地理学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三国地理学家应该广泛交流,在解决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如全球变化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本届会议主题“构建东亚地区绿色社会--地理学家的使命”,无疑表达了大家共同的愿望。保继刚副理事长指出,从全球来看,亚洲人口稠密而资源匮乏,是人地矛盾相对最突出的地区,亚洲有自己的特色,希望我们能相互促进,提升在各自国家地理学的影响和地位;同时也能共同携手,一起创造属于亚洲的地理学的未来。
    11月8~9日,举办了分组学术交流会。会议在三个分会场分主题开展学术研讨,分别就国际经济与产业结构、城市分析与移民、城市发展与住房、城市化、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区域发展与政策、环境和气候变迁、旅游、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历史地理等主题展开了交流和讨论。各国代表采取学术报告和学术论文张贴等多种形式展示代表们的新近学术进展,与会代表积极参与,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取得了良好效果。中方代表提交学术论文近30篇,内容涉及人文地理、自然地理、遥感和GIS等多个学科,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地理学有关理论、方法和针对中国地理现象的实证研究。16人做了分组学术报告,十余篇论文以墙报张贴形式参与了学术交流。
    11月10日,与会代表在仙台周边以及栗驹山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了解仙台地区的自然地理、城乡经济发展以及2008年宫城—岩手地震的影响及灾后重建工作。中国代表团在会议间隙访问了日本东北大学地理系、参观了东北大学医学院(前身为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会后重点考察了日本北海道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业和城乡发展以及东京地区的城市规划建设情况。
    在会议期间举行了工作会议,确定第六届中日韩会议将于2011年11月6~9日在韩国首尔举行。韩国代表团介绍了会议筹办情况,并邀请中日韩地理学家届时参加会议。
    中日韩地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地理学会于2006年发起举办的系列国际会议,由中国、日本和韩国三个国家的地理学会联合主办。已分别在中国北京(2006)、日本熊本(2007)、韩国清州(2008)和中国广州(2009)成功举办了4次会议。从2009年起,会议名称由“中日韩青年地理学家学术研讨会”改为“中日韩地理学术研讨会”,吸引了更大范围的地理学者参与。通过这次会议, 进一步巩固了中日韩三国地理学界定期交流与沟通的机制,展示了中日韩三国地理学者的科研成果和风采,加强了中日韩三国地理学者间的了解和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