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名家论坛
  • 名家论坛
    陈百明, 张凤荣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进入21世纪以来,土地利用研究在与土地管理实践的密切结合中扩展了学术影响,提高了学科地位。在土地利用的调查与监测、综合属性评价、规划与设计、变化与机制、工程与技术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展。基于发展态势的分析,本文提出应加强土地利用的基础理论研究、重视土地利用的方法体系研究、拓展土地利用的研究视角和深化研究内涵、强化土地利用的数据积累和整合能力等;根据国家在参与经济宏观调控、建设"两型社会"、保障食物安全等三方面对土地利用研究提出需求的基础上,阐述了土地利用研究的4个重点领域。
  • 文化与旅游
  • 文化与旅游
    王云才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空间的破碎度研究是在借鉴自然生态空间破碎度研究的基础上,吸收破碎度研究的经验、理论、观点和方法,以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为对象,将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看做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地方性生境,研究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时空过程与景观格局,目的在于探讨传统地域文化景观连续性和整体性保护的模式。以浙江省诸暨市直埠镇作为典型案例,通过对2005年和2007年两个时段因村庄合并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的景观特征、破碎度和景观动态的对比,揭示出现代工业用地、现代商业用地和现代建筑空间是导致破碎度形成的机理和重点因素,并将影响斑块划分为主动、被动、中性三种变动特征,建立控制、优化和调整的斑块控制体系,以及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空间网络模式、传统景观空间整合模式和景观组分整合模式,可实现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空间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 文化与旅游
    杨兴柱, 顾朝林, 王群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旅游流是旅游现象和旅游业的基础,也是旅游地理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针对目前国内旅游流驱动力系统研究的薄弱环节,从旅游流空间分布简单描述转向多学科视角的机制探讨,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系统归纳法,深入剖析旅游流驱动机制,构建旅游流的驱动机制概念模型。旅游流形成理论基础涉及心理学的推拉理论、经济学的需求理论、地理学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等。旅游流驱动力包括旅游者的外在驱动力、旅游需求的外在动力、旅游供给的外在动力、距离阻力、惯性力、空间结构力等。结合旅游流形成的理论基础和驱动力,构建了旅游流驱动机制概念模型。概念模型反映了形成旅游流的动力来自旅游活动系统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由客源地旅游需求推动和旅游地吸引所构成,同时还受两地阻力、客源地与目的地空间结构影响。概念模型也体现了综合性、整体性,是动态发展变化的。
  • 文化与旅游
    李文兵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古村落旅游发展离不开游客的感知评价,探讨在古村落情境下的游客感知规律对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游客感知价值及其维度视角,本文构建了古村落游客忠诚概念模型,并以湖南岳阳县张谷英村为例进行实证;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和修正,得到了古村落游客忠诚修正模型。修正模型表明,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作为单维度结构通过满意间接影响忠诚的形成,但其内在维度的忠诚机理差异明显,功能维的忠诚驱动显性化,情感维的忠诚驱动隐性化。研究认为,建立良好的古村落游客感知体验环境,创造和传递游客感知价值,可以培育游客对古村落的忠诚。
  • 城市与乡村
  • 城市与乡村
    王发曾, 吕金嵘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竞争能力的强弱决定着城市的兴衰。全球流动的资本、创新知识与技能、高级人才、旅游者等都是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城市发展的宝贵要素,这些要素的有限性使城市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以省域城市群为背景区域,研究城市竞争力的评价与时空演变,对于完善我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体系、整合城市群各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1988年、1992年、1998年和2006年中原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进而研究了城市竞争力的时间演变和空间演变,计算了4个时间断面上中原城市群九城市的城市竞争力主成分得分与综合得分,并据此对城市竞争力进行评价、排序。根据评价结果揭示了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的总体演变、主成分演变和影响因素演变的规律与特征。通过分析不同时间断面上的城市竞争力等级分布图和插值效果图,揭示了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的空间分异和空间扩展的演变规律与特征。
  • 城市与乡村
    封丹, Werner Breitung, 朱竑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破碎城市"的典型表征,西方学者对门禁社区持负面态度,然而门禁社区在不同区域的出现受制于当地的社会文化要素,并可能对当地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试图探讨在中国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门禁社区与周边社会经济地位较低邻里的联系和社会关系,并通过分析门禁社区居民的活动范围和围墙内外居民彼此间的态度和社会交往来探讨门禁社区的影响。以广州番禺南浦岛丽江花园为案例地,结合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研究发现:与南非、阿根廷等国家不同的是,我国门禁社区与周边邻里存在功能性互动,并未给周边邻里造成被隔离和被歧视的心理,地理空间上的临近性反而为不同阶层和不同生活背景的居民之间的相互了解、融合和沟通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 经济与区域发展
  • 经济与区域发展
    吴丰林, 方创琳, 赵雅萍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目前城市产业集聚动力机制与模式的研究方法尚比较薄弱,尤其是通过构建模型进行定量研究鲜有涉及。首先对城市产业集聚动力机制与模式的概念与逻辑关系进行解析;其次,应用系统论的观点,对城市产业集聚系统进行解构,将城市产业集聚系统解构为内核系统与调控系统;最后,综合矢量平行四边形法则、层次分析法和模糊隶属度函数模型,构建PAF模型。PAF模型耦合了动力机制与模式的关系,能够在定量求解的基础上,分析城市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与所应采取的合理发展模式,并可以通过对动力的调控来实现城市产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 经济与区域发展
    洪丽璇, 梁进社, 蔡建明, 庄立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是能源消费的集中地区,能源影响和制约城市发展水平和速度。目前工业能耗占中国能源消费的70%左右。本文利用一种简单易行的能源分解方法,对99个地级以上城市在2001~2006年间工业能源消费变化量进行分解。结果表明,这一时期中国重工业化程度的加深导致新一轮的工业能源消费的高速增长。经济规模扩大是导致城市工业能源消费增长的主导因素,技术进步是抑制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手段,结构效应表现不显著。20~5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具有最显著的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规模效应。超过这一人口规模范围的城市,其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的节能作用随着偏离20~50万人口规模程度的增加而减弱。对超大规模城市而言,人口和工业经济扩张不一定导致工业能源消费持续增长和低效的能源利用,发挥技术节能潜力是关键。
  • 经济与区域发展
    汤放华, 陈立立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国家两型示范基地,对其区域差异的研究对于长株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区域自1990年以来的人口、GDP、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及消费重心的动态演化过程,得出该地区人口、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县际差异的动态变化及其关系,并且就其各要素动态演化的机制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区域人口重心缓慢向西北方向移动;GDP、二产与人口重心的偏移方向一致,而第三产业和消费额重心向东北方向偏移;区域差异在总体上扩大;与人口相比较经济重心在南北方向呈不平衡态势发展,东西方向则相对较平衡。基于分析过程得出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城市群发展的具体措施。
  • 环境与生态
  • 环境与生态
    晋秀龙, 陆林, 巩劼, 王立龙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土壤动物是旅游活动对风景区生态系统影响最敏感的环境因素之一,也是旅游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的重点。在九华山风景区6条主要游道附近选取了8条取样样带,样带设置与游道相垂直。每条样带按照距游道距离的不同设置4个取样样方,每个样方取枯枝落叶层并以5 cm为一个层垂直向下取4层土样,用手拣法和网筛法拾取大型土壤动物。共捕获大型土壤动物2076头,隶属于3门8纲27个类群。运用多样性H'指数、集聚度等指标对不同样带和样方的不同土层中捕获的大型土壤动物类群和数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九华山风景区大型土壤动物受到旅游活动的影响明显,旅游活动量越大土壤动物捕获量越少;(2)由近游道向远离游道的水平方向上大型土壤动物的类群和数量呈现递增规律;(3)在垂直分布上土壤动物向表层集聚明显,游憩活动的影响导致大型土壤动物类群和数量的表层聚集度由近游道样方向远离游道样方逐渐增大;(4)旅游活动量与各游道不同样方的捕获量呈现出不同的相关性。
  • 环境与生态
    洪林, 李瑞鸿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与土地利用、土壤和灌溉方式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而且具有十分明显的地域特点。本文选取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典型灌区——湖北省漳河灌区的水旱作物(分别为水稻和玉米)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农田地表径流N素和P素流失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对地表N素流失量的影响显著,地表TN流失量表现为旱地>水田;土地利用类型对地表P素的流失量有较大影响,但差异性未达到显著水平,地表TP流失量表现为水田>旱地。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铵态氮和硝态氮浓度均呈减小的趋势,有机氮的比例由3.2%增至69.7%,无机氮比例由96.8%降至30.3%,更多的有机氮随地表径流流失;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农田排水总磷和磷酸磷也呈增加的趋势。采用节水灌溉方式,降雨利用率提高了14%~23%,节水率达15%,降雨排水量减少20~25 mm左右,能够有效降低农田氮、磷等养分流失对地表水的污染。作物生育期和地形地势差异也会影响降雨径流特征和农田养分流失。
  • 环境与生态
    郭广慧, 张航程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四川省宜宾市63个土壤样品Zn含量分析的基础上,运用GIS地统计模块对Zn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功能区土壤Zn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工业区>交通区>商业区>居民区>风景区;工业区、交通区和商业区土壤Zn含量显著高于四川省土壤背景值(82.1 mg/kg)(p=0.000),居民区和风景区土壤Zn含量与背景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四川省土壤基线值(156.4 mg/kg)相比,工业区、交通区和商业区土壤Zn超标率分别为71.42%、41.67%和33.33%,其他功能区未超标。地统计分析表明,土壤Zn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Zn的空间分布受随机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的共同影响。克里格插值分析表明上江北、下江北区域土壤Zn污染严重,翠屏区和南岸区也表现出一定污染,尤以工业区、交通区和商业区Zn污染最突出。
  • 地表过程研究
  • 地表过程研究
    余莉, 何隆华, 张 奇, 陈宇炜, 王晓龙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鄱阳湖1989~2009年10景秋季Landsat-TM影像为基础,对赣江主支口与饶河口交汇处三角洲和赣江南支口两处典型湿地进行了遥感解译,分析三峡工程运行后鄱阳湖典型湿地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三峡工程蓄水运行之前,1989~2001年间鄱阳湖湿地草滩迅速蔓延,湿地正向演替趋势明显。距离湖口远近不同的湿地受三峡工程运行影响不同,其中距离湖口较近的赣江主支口与饶河口交汇处三角洲湿地受三峡蓄水运行影响比较显著,湿地演替状态发生明显变化,部分低位芦苇滩地退化为苔草滩地,而由于滩地出露时间提前,苔草滩地仍处于向湖心拓展的状态。距湖口较远的赣江南支三角洲湿地受三峡蓄水运行影响不明显,草洲迅速向湖心蔓延,湿地处于正向演替状态。
  • 地表过程研究
    王仁德, 邹学勇, 赵婧妍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遥感影像分析、野外实地调查与定点观测的手段对北京市农田的时空分布与风蚀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留茬地和翻耕地是京郊主要的风蚀农田类型,其中留茬地在全市各地均有大面积分布,翻耕地主要分布在延庆盆地。近年来,北京市农田大幅减少,但作为主要风蚀农田类型的留茬地和翻耕地面积非但没有减少,甚至还有所增加。留茬地在3~5月中旬地表风蚀较强,耙平后的秋翻耕地风蚀期长达6个月,而不耙平的秋季翻耕仅在4月份风蚀较强。
  • 气候与全球变化
  • 气候与全球变化
    蒲金涌, 姚小英, 王位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甘肃省冬小麦种植区西峰、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及平凉、成县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2008年冬小麦试验田平均物候观测资料及试验点气象站1971~2008年逐日日照、温度、降水量测量值,建立了冬小麦日照、温度、降水及综合气候适宜度计算模型,并对1971~2008年冬小麦各生产年度气候适宜度动态变化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冬小麦全生育期温度、光照、降水及综合气候平均适宜度分别为0.77、0.66、0.50及0.60。温度和光照适宜性较高,降水是冬小麦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在近40年中,温度和光照适宜度分别以0.001·a-1及0.0014·a-1线性趋势上升,降水适宜度以0.0013·a-1线性趋势下降。综合气候适宜度线性变化不明显。冬前生长阶段光照适宜性较强,降水适宜性较弱。越冬期降水适宜性较强,光照适宜性较弱。返青期~抽穗期及抽穗期~成熟期温度适宜性较强,降水适宜性较弱。冬前生长阶段及返青期~抽穗期,冬小麦温度、降水适宜度呈上升趋势,光照适宜度呈下降趋势,气候因子组合效果趋好。越冬期及抽穗期~成熟期温度、降水适宜度呈下降趋势,光照适宜度呈上升趋势,综合气候适宜性变差。冬小麦生长后期水分胁迫较大。
  • 气候与全球变化
    王小雷, 杨浩, 赵其国, 陈晔, 陈劲松, 王琳贤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云南滇池沉积物柱芯DC1样品的放射性核素137Cs和210Pb测试分析,发现该柱芯137Cs自1954年首次沉降以来存在1963年、1975年和1986年三个较为明显的蓄积峰,获得滇池自137Cs相应的时标年份到2007年的平均沉积速率分别为0.062g/cm2·a-1、0.051g/cm2·a-1、0.049g/cm2·a-1和0.043g/cm2·a-1。借助210Pb CRS计年模式,获得滇池过去159年间的沉积速率是不稳定的,整体上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种不稳定的沉积环境,可能与滇池地区相应历史时期的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对两种计年结果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进行了探讨。对比分析了沉积物柱芯DC1相应时段颗粒的中值粒径和当地距今50多年的降雨资料变化关系,发现滇池沉积物粒度的中值粒径与该地区降雨量呈现出良好的同步波动。在短时间尺度、高分辨率(10a、年际)的研究中,沉积物粒度的中值粒径可以有效地指示湖区降雨量的大小变化。
  • 地球信息科学
  • 地球信息科学
    戴铭, 周涛, 杨玲玲, 贾根锁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森林的林龄结构及空间分布是评估区域尺度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潜力的重要参数。以第五次全国森林详查获取的省级优势树种的平均林龄及分布面积为基础,以同期生长季节的NOAA/AVHRR NDVI遥感数据为辅助,在空间降尺度统计技术的支持下,得出了全国8 km分辨率下的森林林龄的定量分布。结果表明:中国林龄在空间分布具有很大异质性。东南地区的林龄较低,省平均林龄主要介于20~30年。林龄大于120年的森林主要分布在四川中部及新疆西北部地区。西藏东南部、黑龙江西北部、内蒙古东北部以及云南南部地区的林龄介于两者之间,其值大多介于70~120年。从全国范围看,森林的林龄主要介于10~80年,其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85.4%,其中林龄在20~40年之间的森林面积占35.3%。全国总的平均林龄为40.6年,标准差为26.6年,在概率分布上呈现单峰非正态分布。
  • 地球信息科学
    郑长统, 梁虹, 舒栋才, 焦树林, 谢晓云, 王茂强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参数λ是SCS产流模型的一个重要参数,模型研究者将标准值λ=0.2作为模型的参数值。但模型参数没有考虑地貌类型对产流的影响,喀斯特地区不同地貌类型下地表坡度、土层厚度、地层岩性、基岩裂隙的发育程度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别,而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流域的产流机制。在考虑地貌类型对喀斯特流域产流影响的基础上,通过率定不同地貌类型下的λ值对SCS模型进行改进。以GIS和RS技术作为获取流域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等空间信息的主要手段,运用实测降雨径流资料对参数λ进行率定。由于喀斯特地区很少存在具有单一地貌的流域,仅靠实测数据很难确定各地貌类型的λ值,本文尝试通过对地貌结构与λ值关系的分析确定适合喀斯特流域的参数λ,从而建立起喀斯特流域SCS产流模型。模型在贵州平湖流域的应用结果表明,建立的喀斯特流域SCS产流模型的模拟精度较SCS产流模型有了很大提高,说明建立的喀斯特流域SCS产流模型比较合理,可以应用于喀斯特典型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