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名家论坛
  • 名家论坛
    彭华
    2011, 30(10): 1739-1752.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1000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红层出露面积广大,但地学界对红层关注不足,各学科对红层问题的研究缺乏融合,存在着"多张皮"的问题;尤其是对红层这个特殊的脆弱地理单元的土地退化及生态环境问题缺少关注。南方湿润区是我国红层集中分布区之一,大部分红层区存在着严重的地貌灾害和水土流失问题,甚至分布着许多"红层荒漠"。红层区的土地退化虽与人的不合理利用关系密切,但其机理仍然是岩石地貌发育的自然演变问题。本文认为自然过程是一种多因子的综合作用过程,是互为因果的系统问题。本文分析了红层地貌及其红层区坡面侵蚀机理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红层地貌研究面临的科学问题,认为应该以系统动力学的思想方法,用跨学科的方式对红层与地貌发育-自然灾害-水土流失-生态退化-综合地理环境-生产和生活之间相互关系进行综合研究,以寻求国土治理和环境优化对策。
  • 气候与全球变化
  • 气候与全球变化
    侯向阳, 韩颖
    2011, 30(10): 1753-1764.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1000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北方草原地区是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和敏感地区。研究北方草原地区牧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和适应,对于提高牧区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促进草原地区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利用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内蒙古草甸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生态区牧户对气候变化趋势和极端气候灾害事件的感知和适应的现状与行为特征。结果表明:过去30年内蒙古草原地区气候基本呈暖湿化趋势,近10年极端气候灾害事件有所增加,其中大雪和干旱分别是东、西部草原地区最主要的极端气候灾害;牧户能够正确感知变暖趋势,但无法正确判断降水情况;东部牧户对大雪事件的感知度较高,西部牧户对干旱的记忆最深刻,并分别针对大雪和干旱采取有差别的应对措施;当前,牧户应对措施相对缺失,需要进一步探求更为积极、高效的应对行为,以便更好更快地适应气候变化。
  • 气候与全球变化
    郑红星, 刘静
    2011, 30(10): 1765-1774.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1000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东北地区91个站点1971~2008的常规气象资料,应用Mann-Kendall方法分析了区内近40年干燥指数的变化趋势,并基于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干燥指数对各气象要素的敏感性系数,分析了气候变化影响下,干燥指数气候敏感系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东北地区近40年来干燥指数以0.06/10a的趋势增加,2000年以来为近40年最干燥的时期;(2)东北地区干燥指数对实际水汽压的敏感性仅次于降水,而对平均风速的敏感系数最小;(3)干燥指数对气温变化的敏感性由北向南增加,对水汽压变化的响应以东部地区最为强烈,对太阳辐射变化的敏感响应区域为长白山山麓一带,而对风速变化响应较为敏感的区域则为东北大平原的西部和大兴安岭的南段;(4)近40年来东北地区干燥指数对于气温、风速以及太阳辐射敏感程度呈增加趋势,而对水汽压的敏感程度明显减弱。气温升高和降水减少是东北地区干燥程度加深的主要原因,但水汽压的增加、太阳辐射的减少和风速的减少缓解了这一趋势。
  • 气候与全球变化
    萧凌波, 方修琦, 叶瑜
    2011, 30(10): 1775-1782.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1000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档案史料、建置沿革史研究成果等提取信息,建立历史代用指标序列,对清代(1644~1911)内蒙古东部地区农业开发的时空进程进行描述,结合当地农业气候资源条件(温度、降水)及清代气候变化(温度)探讨其中的气候因素。结果显示:(1)清代东蒙农业开发集中在现代年均≥10℃积温2500℃、降水量400mm以上区域之内;(2)农业开发的时间顺序为从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向较差的地区扩张,农业聚落的空间密度随水热条件的降低而降低;(3)大部分获得丰收的地点及主要余粮区集中在水热条件最好的承德周边;(4)温暖的18世纪农业发展状况显著好于寒冷的17世纪、19世纪——移民进程更加活跃,农业聚落更加深入牧区,而且集中了几乎所有的丰收及调粮记录。
  • 土地资源与利用
  • 土地资源与利用
    渠爱雪, 卞正富
    2011, 30(10): 1783-1794.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1000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1979年、1994年、2003年、2008年徐州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图,构建研究区居住、工业和商业及公共服务(商服)用地图层,在此基础上运用基于矢量单元的圈层分析、扇形分析和基于栅格单元的空间韵律分析技术,分别从距离、方位和空间格局关系等方面分析了徐州城市建设功能用地空间格局。研究表明:(1)工业和居住用地的波峰位置和增长区域均有外推,工业用地的置换由城市中心区向外逐步展开;居住用地自1994年以来由中心区向外减少,商服用地波峰位置和增长区域没有明显外推,没有形成连续的增长区域。(2)工业用地持续向老工业区集中和向城市外围快速扩展,居住和商服用地则向环境优美方位及城市主导方向快速扩展。(3)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展,城市功能用地由离散扩展关系过渡为粘合扩展关系;商服用地发展相对缓慢,且更大程度地服务于工业,和工业用地表现出粘合扩展关系。
  • 土地资源与利用
    贺艳华, 周国华, 唐凯
    2011, 30(10): 1795-1804.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1000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湖南益阳市2008年1∶1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采用景观指数分析与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益阳市域土地利用空间梯度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益阳市土地利用空间梯度特征明显,呈现出"平湖—丘岗—山地"地域梯度、"中心—外围"城乡梯度、道路两侧轴带梯度;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差别化的区域发展政策等人为活动因素是土地利用空间梯度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且各影响因素彼此之间相互关联与制约;自然地理环境是土地利用空间梯度差异形成尤其是"平湖—丘岗—山地"地域梯度形成的基础因子,但由于其变化性弱对未来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促动作用相对较小;人为活动因素是促进土地利用空间梯度形成及演变的关键性因素,尤其对城乡梯度、轴带梯度的影响较为明显,并主要通过活动强度、活动方式以及活动频率的变化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 土地资源与利用
    刘浩, 张毅, 郑文升
    2011, 30(10): 1805-1817.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1000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处于城市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其土地集约利用的利用强度、利用形式与利用类型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土地利用最佳集约度与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可有效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基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交互耦合作用机制,本文构建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并将其分为拮抗、磨合和协调三大阶段9类状态,最后利用ArcGIS9.2对耦合协调发展度进行空间聚类分析,并以环渤海地区27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研究期间内环渤海地区城市耦合协调发展度多处于磨合阶段,没有拮抗阶段,且交互耦合关系随着时间变化而逐渐优化;基于其相对发展状态,环渤海地区城市多处于同步发展状态,滞后发展状态与超前发展状态较少,呈稳定的梭形形态;基于空间聚类系数,城市耦合协调发展度呈先集聚后随机分布,没有空间强极化效应,高值集聚地域为京津冀圈,低值集聚地域则为辽东半岛圈。
  • 环境与生态
  • 环境与生态
    王莉霞, 阎百兴, 潘晓峰, 祝惠
    2011, 30(10): 1818-1824.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1000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田沟渠系统的输出将直接影响水体的生态环境安全。在大面积湿地农田化的三江平原,沟渠排水是铁输入河流的源和主要通道,也是北太平洋西北部okhotsk海铁输入的重要来源。以农田沟渠水体中铁为研究对象,采用切向超滤技术分离铁的形态,研究沟渠系统中可溶态铁的形态和迁移特征,探讨湿地开发后沟渠向河流输出铁的特征。通过对2005年~2008年间沟渠水体中铁赋存形态变化研究发现:沟渠水体中铁多以可溶态铁存在,浓度在0.34~3.99 mg·L-1;络合形态是可溶态铁的主要形态,其次为胶体态,离子态铁含量最少;同一年间,可溶性铁含量平水期要略高于夏汛期,干渠中可溶态铁的含量略低于支渠,可溶态铁在支渠向干渠迁移过程中,络合态铁所占比例由70.12%降至56.53%,沟渠中可溶态铁浓度受田间降雨量的控制,同时pH、阳离子总量(CEC)、HCO3-、PO43-等因素共同影响可溶态铁浓度。沟渠水体中可溶态铁浓度受水体化学性质的影响,与水体中PO43-、CEC和HCO3-浓度呈现不同程度相关关系。据估算三江平原每年通过沟渠输送可溶态铁约在45t~ 116t,湿地开垦为农田是导致可溶态铁锐减的原因,农田增施有机肥可能会提高可溶态铁的输出。
  • 环境与生态
    陈晓琳, 李忠武, 王晓燕, 申卫平, 张雪, 郭旺, 张越男
    2011, 30(10): 1825-1834.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1000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土壤活性有机碳在指示土壤碳库平衡、表征土壤肥力与质量、衡量土壤微生物生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中亚热带红壤丘陵区松林生态系统93个表层(0~20cm)土壤样品的活性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地形、植被和土壤特性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平均值为1.92g/kg,占土壤有机碳的29.18%,变异系数为46.15%。从不同地貌部位来看,沟道的活性有机碳含量、碳库活度均显著高于坡面。土壤活性有机碳与海拔、乔木地上生物量显著负相关,与灌木地上生物量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利用Canoco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第一、二轴可以算是主成分轴,第一轴中主要与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氮的相关性较强,第二轴中则主要与海拔、pH、全磷、灌木地上生物量相关性较大。土壤碳库活度则与各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 环境与生态
    方恺, 沈万斌, 董德明
    2011, 30(10): 1835-1846.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1000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定量测度能源消费的生态环境影响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重要内容。以化石燃料燃烧-CO2排放-地表吸收的碳循环过程为研究对象,对现有模型的土地碳吸收能力测算等方面进行了修正,构建了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能源足迹改进模型,分析了1994~2008年的吉林省能源足迹及其各土地利用类型供给变化,并通过生态效应指数计算揭示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对能源足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LUCC约束下的能源足迹系统动力学预测模型,预测了未来15年的吉林省能源足迹变化情景。结果表明:1994~2008年,吉林省人均能源足迹从0.228 hm2增至0.524 hm2,总体增长较快,林地、耕地、草地是供给主体,草地退化成为2003年以来除消费量因素外能源足迹增长加快的首要原因;2009~2023年,在温和可控、基本可控、风险可控3种情景下,人均能源足迹年均分别增长6.36%、10.73%、11.43%,LUCC的生态负效应是主要驱动力之一。对此建议加强吉林省自然植被特别是西部草地保护,以提升区域综合碳吸收功能。研究表明,改进能源足迹较好地克服了现有模型评价结果过于简化和悲观的缺陷,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能源消费的生态环境影响。
  • 经济与区域发展
  • 经济与区域发展
    吴启焰, 曾文
    2011, 30(10): 1847-1860.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1000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王"现象作为一种城市政治经济现象,是中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城市政治经济理论进行了回顾,然后运用其中的城市政体论与增长机器论对"地王"现象的上层建筑进行了解构,通过分析该现象背后各利益集团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认为"地王"这一土地投机泡沫现象,是城市尺度内土地开发领域的各方政治经济群体博弈的城市政治经济后果,并且"地王"现象中的增长机器与城市政体内权力组织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地方政府在增长联盟中处于支配地位,是增长联盟的核心;(2)中央政府对增长联盟有着绝对的、最终的调控能力;(3)增长联盟与反增长联盟构成"合作—冲突"连续统。(4)增长机器与政体类型会随着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平衡能力和社会国民意识的发育而发生变化,在地理或历史维度上呈现从发展政治策略到社会福利策略的时空上连续过渡。此外,与西方案例有异,中国城市政体/增长机器突破了城市内部的局限,将增长联盟的博弈从地方、场所推到了国家的层面。
  • 经济与区域发展
    汪涛, Stefan HENNEMANN, Ingo LIEFNER, 李丹丹
    2011, 30(10): 1861-1872.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1000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重庆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中2000~2009年发表于生物技术领域的合著论文作者信息统计数据为数据源,从省级层面运用UCINET和ArcGIS软件分析知识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演化规律。近十年来生物技术知识网络经历了由萌芽阶段向扩张阶段和成熟阶段转变的过程,知识的扩散方式由接触扩散为主向等级扩散为主转变,知识交流的密集区在空间上相应地经历了由分散到集中到再分散过程,网络节点间地理临近和组织临近的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网络空间结构的演化。研究表明:从缩短知识主体的社会距离和优化创新资源的空间配置两个角度,对我国国家创新系统推进生物技术发展提出建议,以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和空间配置效率。
  • 经济与区域发展
    郭腾云, 董冠鹏, 孙威
    2011, 30(10): 1873-1881.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1000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借助Verdoorn 法则,并将其拓展至区域经济研究框架,以京津冀都市区为研究区域,将其经济增长过程分为1995~2000年、2000~2007年及1995~2007年3个时段,采用Spatial Durbin Model和空间贝叶斯异方差回归模型将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异质性纳入传统Verdoorn 法则的经验估计中,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京津冀都市区经济增长的各个阶段均存在显著的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增是其极化效应和经济空间格局变化的重要原因;规模报酬递增的程度随着时间推移有增大趋势,预示着京津冀都市区极化效应也会有加强的趋势。
  • 经济与区域发展
    王彬, 王宜强
    2011, 30(10): 1882-1890.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1000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引入重心概念,运用经济空间结构重心分析模型和福建省经济发展数据,本文计算出了1989~2008年福建省经济重心点及其移动方向、移动距离;通过GIS技术输出经济重心点的空间变化图,着重从移动方向、移动距离、空间相关性等层面,阐述了福建省20年来经济重心的动态变化及演变规律、进而反映出全省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表明:福建省经济重心主要介于德化县东南部以及永春县东北部之间,基本接近全省几何中心,但与几何中心的距离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表明全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加剧,并呈现出向东南倾斜的趋势。20年来,福建省经济重心总的移动趋势为由西北向东南推进,但移动轨迹呈现出一定的曲折和波动,其年移动距离和方向与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速度及区域发展政策等呈现正相关关系,反映出国家和省市不同时期发展战略政策的变化。
  • 城市与乡村
  • 城市与乡村
    张环宙, 沈旭炜, 高静
    2011, 30(10): 1891-1900.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1000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滨水区的空间结构普遍表现为沿主轴向两端扩展的带状特征,带状休闲空间也成为城市滨水区休闲空间设计的主要模式。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和对基本概念的回顾,阐述和归纳了城市滨水区带状休闲空间的流动性、对称性、双栖性和开放性等主要特征。以大运河杭州主城段的休闲空间与休闲产品为例,重点分析了点状、线状、面状三种空间单元的布局结构及其基本演化特点;进一步指出了大运河杭州主城段休闲空间结构的主要空间特征:具有资源的二次指向性、空间分布的非均一性和空间功能的互补性。并对城市滨水区带状休闲空间的营造提出了优化空间秩序、保护蓝绿双带、构建协作联盟、突显空间个性及延续地域文脉等对策建议,以最终实现城市滨水区可持续和谐发展。
  • 城市与乡村
    常疆, 廖秋芳, 王良健
    2011, 30(10): 1901-1909.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1000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长沙市2003~2009年上半年的土地交易资料,采用GIS空间分析和计量经济学相结合的方法,得出长沙市区商业、住宅和工业出让地价分布的空间结构图,分析三类用地地价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土地用途不同,其地价的空间分布也不同,商业地价对商服繁华度要求较高,高值区集聚在市中心(以五一广场为中心);住宅地价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高值区相对商业地价集聚度有所下降;工业地价由于有较高的对外交通条件要求,其空间分布相对比较分散、均匀。(2)作为典型的单一中心城市,长沙各类地价空间变化的影响因素,因土地用途而异,但商服中心影响度对三类地价都存在显著影响。
  • 城市与乡村
    李志刚, 刘晔, 陈宏胜
    2011, 30(10): 1910-1920.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1000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广州"湖北村"为例,对中国快速城市化下"乡缘社区"的演进过程、特征、形成机制与空间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湖北村"总体上呈现产业结构专业化、族群构成同质化和阶层构成异质化等三方面特征;基于嵌入族群关系的生产网络和雇工网络,产生了具有湖北地域特色的亚文化区。"湖北村"已经成为湖北移民经济资本循环的核心场域,为湖北籍农民工的向上流动及城市适应提供空间,造成各类族群要素的空间锁定与强化。"湖北村"的形成机制包括宏观层面的市场、制度和区域因素,中观层面的城市空间扩张与设施完善因素,微观层面的竞争优势、创业精神和本地社区的正面响应等因素。乡缘社区作为一种草根力量所推动的新社会空间,正成为中国城市新移民实现市民化的"助推器"。
  • 历史与文化
  • 历史与文化
    杨斌
    2011, 30(10): 1921-1929.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1000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民国29~35年(1940~1946年),国民政府对川黔交界地区的插花地进行了清理拨正。清理拨正可大别为两个阶段:一是川黔两省自行清理拨正(1940~1944年),二是内政部主持下的清理拨正(1945~1946年)。清理拨正成效较为明显,不仅进行了实地会勘,而且形成了会议决议,川黔交界地区8县17乡镇的33个插花地问题在这次清理拨正中得到了较为合理的解决。但由于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对插花地的认识理解难以完全统一等因素的影响,清理拨正同样很不彻底,不仅存在不少遗留问题,而且遗漏颇多。研究这次清理拨正,对推动插花地研究的深入发展、总结清理拨正插花地的经验教训、较好解决当前的插花地遗留问题等都有重要意义。
  • 会议报道
  • 会议报道
    胡文海
    2011, 30(10): 1930-1930.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1000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1年“中国地理资源期刊网运营模式研讨会”于9月30日在安徽省池州市顺利召开。会议由池州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系主任胡文海教授主持开幕式,池州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张友伯同志受院长何根海教授的委托,代表学院对“中国地理资源期刊网运营模式研讨会”的成功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对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莅临池州学院参观指导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感谢。张友伯书记认为此次研讨会既是各刊物编辑之间一次重要的业务交流活动,也是池州学院对外交流中的一件大事。中国地理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及科学出版社副总经理彭斌先生代表与会专家学者致辞,感谢池州学院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