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气候与全球变化
  • 气候与全球变化
    郑景云, 卞娟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日气温资料,分析了因气象观测站类型变更而致的气候资料连续性和均一性问题及其影响,提出了订正相邻观测站日气温并将因观测站类型变更而致的相邻站不连续日气温资料整合的方法。主要结论有:(1)气象观测站类型变更而致的气候数据不连续既影响资料的均一性,也影响气候变化研究的结果。在考虑或不考虑测站类型变更(仅1980年以后)时,对我国过去60年1月气温趋势变化的估计结果差别达6.0%。(2)虽然海拔差异明显影响相邻站气温,但城乡差别等下垫面及其周边环境差异因素的作用极为显著;可导致两个地理位置相近的测站最大月气温差别超过0.50℃。(3)利用相邻测站的月气温差异进行各月的日气温订正可以消除海拔、台站下垫面及其周边环境差异对观测资料的均一性影响;使订正后的序列能更好地反映出气候的年际变化特征;从而可为我国正在开展的气候区划新方案、气候变化对区划影响及冷暖期环境格局变化等研究工作提供更均一的气候观测基础资料。
  • 气候与全球变化
    陶辉, 白云岗, 毛炜峄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北疆地区1961~2000年气温、降水观测数据和CMIP3(phase 3of the Coupled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提供的20个海气耦合模式在该地区的模拟结果,评估了各气候模式对北疆地区降水、气温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各气候模式对气温、降水模拟效果差异较大。从对气候平均态的模拟来看,有5个模式对降水的模拟相对较好,2个模式对气温的模拟相对较好;所有模式均能模拟出气温的年内变化特征,其中MPI_ECHAM5模式结果与观测数据结果最为接近;但各模式对降水的模拟效果均较差。在月尺度上,一些模式结果与降水观测数据呈负相关性,但对于月气温,大多数模式与其相关性较好,且各模式间月气温均方根误差变化幅度相对较小。综合来看,大部分气候模式在该地区模拟能力比中国东部地区要弱;气候模式的降水数据包括多模式集合数据还不适合用于未来北疆地区降水变化预估分析。最后,采用累计分布函数法(CDFS)仅对北疆地区2011~2050年时段的气温进行偏差校正与预估分析,结果表明未来40年北疆地区气温在三种排放情景下均呈上升趋势。
  • 气候与全球变化
    周磊, 武建军, 吕爱峰, 张洁, 赵林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华北地区气象站点1960~2008年共49年的降水旬数据集逐旬计算1个月、3个月、12个月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序列。采用SPI历史序列的多年滑动平均和滑动标准差方法,解析研究区及3种主要地表覆盖类型区(草原区、农田区、阔叶林带)干旱在整个时间序列上的演变周期和幅度。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干旱的演变趋势和变化频度,并对趋势线进行预测。对比了3个子区域全年12个月份干旱演变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干旱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呈逐渐加重的趋势,且各月份干旱发展趋势有较大差异,夏季的6月、7月降水较历史时期增多,春旱(4月)、秋旱(9月和10月)加重趋势显著。草原区在整个历史时期的干旱变化趋势不如南部农作物区和中部阔叶林带明显。农作物区9月、10月两月份干旱加重的趋势最显著,说明黄淮海平原区的夏玉米将越来越受到秋旱的威胁,防旱抗旱形势重于冬小麦面临的春旱,冬小麦的秋种受干旱的影响将加重。
  • 地表过程研究
  • 地表过程研究
    张俊华, 李国栋, 南忠仁, 肖洪浪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黑河绿洲区典型土壤类型为研究对象,分析耕作对土壤粒径分布及其与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惰性有机碳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非耕地(灰钙土、灰褐土、栗钙土)转变为耕地后,改变了10~50μm粗粉粒、50~250μm细砂粒、250~1000μm粗砂粒的含量,对<5μm的粘粒含量影响小。而风沙土变为耕地土壤后,土壤颗粒出现了细化现象。土壤粒径分布的变化也波及到了土壤颗粒与有机碳的关系,耕地与非耕地中存在异同点。相同之处在于,以50μm作为分界点,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惰性有机碳与<50μm的粉粒、粘粒土壤颗粒含量呈正相关,与>50μm的砂粒呈负相关。不同之处为:耕地中土壤有机碳仅与5~10μm、10~50μm、50~250μm有关;非耕地中土壤有机碳与<1μm、1~5μm、5~10μm、10~50μm、50~250μm、250~1000μm的含量有关。分析表明,耕作是引起土壤活性有机碳增加及土壤有机碳与土壤粒径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的内在原因。
  • 地表过程研究
    周锐, 魏明建, 李东旭, 张彬, 刘兆文, 刘超, 何友兵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BG2003释光谱仪对北京清水河流域达摩沟、西北山沟的稀性泥石流物质选频释光特性进行研究,并将其与云南蒋家沟流域现代粘性泥石流物质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北京清水河流域泥石流物质样品受热激发后,290nm、310nm、400nm、480nm释光响应最为明显。储能电子主要源自的能级为4.28eV、4.00eV、3.50eV、2.58eV。用532nm绿光激发后,310nm、480nm释光响应最为明显,相应的储能电子主要源自的能级为4.00eV、2.58eV。采用选频释光技术能够区分清水河流域和蒋家沟流域的泥石流物质。该事实对进一步探索采用选频释光技术进行泥石流断代及泥石流物源识别具有基础性意义。
  • 环境与生态
  • 环境与生态
    吴玉鸣, 田斌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扩展的传统环境库茨涅茨曲线(EKC),利用2008年中国31个省域截面数据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省域环境污染的空间相关性、EKC的形状及决定因素。结果发现:我国省域环境污染存在明显空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效应,高—高和低—低集聚区居主导地位;全域截面数据模拟的EKC形状为"U+倒U"型,其中30个省域的EKC曲线为"倒U"型,EKC假说在省域尺度得到了证实;29个省域的人均GDP位于"倒U"型曲线左侧区域,表明省域人均收入越高,环境污染越严重;上海已率先跨过"倒U"型曲线拐点,其人均收入的提高与环境保护较为协调;人口规模、城市化水平及中等级人力资本,与环境污染损失成正相关;升级产业结构、积累高等级人力资本及提高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控制环境污染。
  • 环境与生态
    史兴民, 刘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陕西省韩城矿区的下峪口矿和燎原矿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访谈和454份有效问卷,利用秩和检验等统计方法,探讨了居民对环境污染的感知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是:(1)矿区居民对环境普遍不满意,他们认为最严重的环境污染是大气污染,其次是噪音污染。矿区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是煤炭加工(洗选、炼焦),采煤并不是最主要的环境污染原因。(2)在居民属性与环境污染感知方面发现:性别对环境污染的感知无明显的影响。年龄和居住时间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音污染的感知有显著正向影响。文化程度对水污染、噪音污染和环境卫生感知有显著负向影响,这与文化集团性有关。居住空间对水污染和噪音污染有显著负向影响,说明水污染和噪音污染感知表现出空间层次性。研究结果可以为矿区的环境治理、政策制定等提供参考。
  • 环境与生态
    韩瑞玲, 佟连军, 佟伟铭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老工业基地的核心代表——辽宁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物质流账户指标,判断了1990~2008年辽宁省直接物质投入、生产过程排放及物质总需求3个账户指标的走向趋势;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分析物质流账户(MFA)主要指标的综合效率,明确了辽宁省物质减量化的急切任务,对辽宁省物质流减量化发展历程进行了检验研究。研究发现:(1)辽宁省经济增长的物质投入减量化趋势存在,物质投入对环境的破坏表现仍然比较突出。(2)辽宁省直接物质投入与生产过程排放各自的综合效率呈增长趋势,总体平均效率较低,即经济发展伴随着物质投入的相对饱和及废物排放对环境的破坏。(3)辽宁省物质减量化的反弹效应升高,表现为随直接物质投入的增加,环境压力将更加严峻;减量效应的波动变化影响了相应年份的物质投入与排放。(4)1990~2008年,辽宁省共减少直接物质投入22.88亿t、减少生产过程排放5.82亿t;潜在物质减量指数高于潜在废物减排指数,折射出由于直接物质投入的持续增长,将会导致废弃物的进一步过度排放;物质减量化总缺口与废物减排总缺口均大于0,说明辽宁省物质减量化和废物减排潜力得到一定程度实现,但是与理想状态还有较大差距。
  • 环境与生态
    陈永刚, 汤孟平, 施拥军, 葛宏立, 胡芸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浙西天目山常绿阔叶林样地调查数据,在随机样方点格局分析基础上,提出样方形状对点格局分析性能影响差异性问题。结果表明:(1)在最优样方面积相同条件下,通过配对t检验得出圆形与正方形、圆形与正六边形和正方形与正六边形样方性能对比的配对t检验概率P分别为0.249、0.043和0.023,表明样方形状对点格局分析性能影响具有差异性,圆形样方和正方形样方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正六边形样方与圆形样方、正方形样方之间差异显著;(2)圆形~正六边形和正方形~正六边形样方间VMR差值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0.429,-0.010]和[-0.196,-0.021],其区间值上界均小于0,表明正六边形样方分析性能为最优,其性能高于圆形样方和正方形样方;(3)随机样方法在样本量较小时,点格局分析结果不稳定,但随着采样数目逐步增大到90以上时,其VMR值和P值趋于稳定。
  • 经济与区域发展
  • 经济与区域发展
    万年庆, 李红忠, 史本林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我国各省区农民收入结构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静态和动态偏离—份额法对我国1997~2009年各省区农民收入结构及演进态势进行探讨。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剧烈变化,家庭经营收入比重在降低,工资性收入逐步成为大多数省区的重要收入来源。静态偏离—份额分析显示东部省区农民收入结构优势高于西部省区,尤其是工资性收入的结构优势对收入增长贡献较大,而中西部省区的地区竞争优势高于东部省区,尤其是工资性收入增速较快;根据结构和竞争偏离分量的优劣势把各省区分为收入快速增长型、收入增长滞后型、结构优势推动型和竞争优势推动型4种类型。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显示东部省区农民收入的增速在降低,竞争劣势更加突出,部分中西部省区竞争优势逐步增强,但结构优势并不明朗,对收入增长贡献不大。由此认为,加大力度提升农民收入结构层次,尤其是提高工资性收入水平对于协调农民收入增长区域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 经济与区域发展
    周应恒, 吕超, 周德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我国蔬菜主产区山东寿光4个乡镇的284位蔬菜种植户的调查,构建了蔬菜主产地形成的概念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我国蔬菜主产地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技术进步、交通条件、市场需求和规模、知识溢出、政府政策对我国蔬菜主产地形成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要素禀赋因素影响较小。从影响效应看,政府政策的影响程度最大,之后依次为市场需求和规模、交通条件、技术、知识溢出和要素禀赋,同时政府政策对知识溢出也有显著正向影响。本研究为更加准确把握我国蔬菜主产地的形成机制,有效提供决策参考的理论支撑做出努力,并且有助于推进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理论的深化发展。
  • 经济与区域发展
    张蕾, 陈雯, 薛俊菲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构造了一个规模经济和机场行业特征作用于机场运营效率的理论框架,并以上市机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首先,机场规模与机场效率存在一定关联,上市机场中规模较小的机场存在规模经济,此类机场规模仍然有拓展空间,而规模较大的三大枢纽门户机场效率则相对较低,出现了规模经济递减情况,另一方面,除机场规模外,存在其他效率影响因子,因为不同机场在同一规模截面,其效率迥异;其次,机场行业"双高双低"的特征显著影响了效率高低,使得各机场效率均呈周期性起落变化;最后,优质管理会有效提升机场效率,深圳宝安机场作为国内中型枢纽机场,以其优质资产管理和良好财务状况,在六大上市机场中持续高效运营。因此,大中型枢纽机场在不断追加设施投入的同时,须更加注重提升管理水平,通过内涵式发展推动机场高效运营。
  • 经济与区域发展
    高远东, 花拥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资本外溢性和省域技术水平间存在空间依赖性的假设,在Mankiw、Romer和Weil模型(简称MRW模型)中引入了变量的空间滞后项,构建了空间MRW模型,运用中国全域及东部、西部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的空间面板估计,证实了模型假设的正确性,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在中国全域及东、西部区域中,人力资本及其空间外溢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不显著;第二,东部地区人力资本及其空间外溢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值均约为西部地区的两倍。
  • 城市与乡村
  • 城市与乡村
    谌丽, 张文忠, 党云晓, 余建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北京市各街区的低收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2005年和2009年北京市大规模居民调查问卷为基础数据,综合运用数理统计、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因子生态分析方法揭示北京市低收入群体的属性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的特点、变化与聚居类型。研究发现:北京市低收入人群中低龄与高龄人口、中低学历及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人所占比重较高。从空间分布来看,低收入占比较高的街区单元主要分布在城市边缘郊区,并随着城市建设出现向外发展的趋势;与2005年相比,2009年北京市低收入人口出现了初步集聚化特征,西北五环外街道的低收入集聚强度不断提高,同时二环内的低收入集聚强度也有所增加;受CBD快速发展和奥运建设影响,北京市东部和北部的低收入人群比例大幅度降低。最后,本文总结出三类具有代表性的低收入人群聚居类型,分别为本地型、流动型和新移民型。
  • 城市与乡村
    丁疆辉, 刘卫东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理学对信息技术空间作用的研究主要以城市地区为主而缺少对农村的关注,但从理论上分析信息技术应用在农村产生的影响似乎比城市更大。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输渠道、互动媒介与平台,正在改变着农村居民日常行为空间。利用中国东部典型农业大县的农村信息化发展为基础,通过问卷与访谈的方法对农村居民信息技术应用进行统计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农村居民社会交往空间的变化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不同时期信息基础设施的拥有情况是影响人际交往空间变化的根本;随着新的信息技术尤其是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的发展,农村居民人际交往空间出现极大拓展,同时相同空间范围的人际交往频次增加;互联网的即时通信功能使农村居民社会交往空间类型增多。
  • 文化与旅游
  • 文化与旅游
    靳诚, 黄震方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区划一直是地理学的核心研究领域,本文以长江三角洲为例,尝试探讨新时期下基于GIS技术的旅游区划分方法。以可达性空间表达技术为基础,通过对旅游点、线要素的相对系统分类,分别对所有A级景区、4A级以上景区和县级城镇、地级及其以上城市可达性进行测算,并分别计算了各自的腹地范围。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时间阀值下腹地范围变化的判断,进行旅游景区腹地范围的空间合并,并对各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格局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最终将长江三角洲划分为5个旅游大区、27个旅游亚区和85个旅游小区。并进一步从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组合角度,对现有旅游小区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据此构建长江三角洲综合性旅游服务中心等级体系。
  • 文化与旅游
    孙九霞, 陈浩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旅游作为一种族际交流的方式,它对族群认同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值得关注。当前国内外学界对旅游目的地社区族群认同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以族群文化为主要吸引物的目的地,但是在这种类型的旅游目的地中,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族群文化中的某些方面会被格外强调,从而影响社区居民的族群认同。本文选择一个不以族群文化为主要吸引物的社区,即海南三亚回族社区来作为案例地,采用观察法、访谈法、文献法等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对案例地社区旅游发展前后的对比研究,发现参与旅游商品销售、旅游运输业、旅游餐饮业等旅游相关行业使当地居民的族群认同发生了一定变化,主要体现在宗教意识得以强化、传统习俗发生改变、旅游与传统产业的职业认同有所分化等三个方面。
  • 重大项目进展
  • 重大项目进展
    葛全胜, 郑景云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过去2000年全球典型暖期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研究"(2010CB950100)为"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年第一批启动的项目之一,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6家单位共同承担。项目重点研究:代用资料与气候变化重建结果不确定性、历史暖期辨识及其时空协同特征、不同尺度、不同时段暖期的成因机制、以及暖期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的区域差异4个科学问题;旨在揭示过去2000年全球典型暖期的时空特征及其成因机制,深入了解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影响与人类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过程与区域差异。
  • 书评
  • 书评
    刘卫东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始终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相呼应。过去三十年来,经济全球化塑造了新的地理空间,这个空间可以被形容为一个多尺度空间和地方相互嵌套的马赛克和万花筒。对这些现象的解释,在学术界形成了新的研究领域,即"新经济地理学"。一方面,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重新审视空间因素,以经济发展空间的多重均衡为主线,以运输成本、报酬递增、空间集聚和路径依赖为核心命题,以中心-外围模型、城市体系模型和国际专业化模型为基础,“重新发现了经济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