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地理 ›› 2004, Vol. 24 ›› Issue (4): 306-310.
李高飞12, 任海2
出版日期:
2004-07-10
发布日期:
2004-07-10
基金资助:
Online:
2004-07-10
Published:
2004-07-10
摘要: 根据<中国植被>的区划,将收集的全国984个样点的森林数据归并到5种气候带类型中,计算了各类型森林以及同一类型森林(分人工林和天然林)的生物量和净第一性生产力,还计算了不同气候带森林各器官的平均生物量和净第一性生产力.结果表明,从寒温带到热带各类型森林的生物量和净第一性生产力逐渐增加,天然林的生物量大于人工林生物量;除热带林外,人工林的净第一性生产力大于天然林净第一性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
李高飞, 任海. 中国不同气候带各类型森林的生物量和净第一性生产力[J]. 热带地理, 2004, 24(4): 306-310.
[1] Kimmins J P.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86,:930 [2] 朱志辉.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估计模型.科学通报,1993,38(15):1422-1426 [3] 周广胜;张新时.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初探.植物生态学报,1995,19(03):193-200 [4] 张宪洲.我国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估算与分布.自然资源,1992,(01):15-21 [5] Potter C S;Randerson J T;Field C B.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1993,(07):811-841 [6] 陈利军;刘高焕;励惠国.中国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遥感动态监测.遥感学报,2002,6(02):129-135 [7] 唐小炎;任海;张征.中国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量与生产力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的研建.生态科学,1999,18(01):62-64 [8] 冯宗伟;王效科;吴刚.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生产力.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26-227 [9] 吴征镒.中国植被.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10] 邵国凡.红松人工林单木生长模型的研究.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5,13(03):38-46 [11] 周光益;曾庆波;林明献.海南木莲人工林的生物量和养分分配.林业科学研究,1997,10(05):453-457 [12] 温光远;梁宏温;招礼军.尾叶桉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0,8(02):123-127 [13] Whittaker R H;Likens G E.Carbon in the Biota.Virginia:Springfield,1973,:281-302 [14] 刘世荣;徐德应;王兵.气候变化对中国森林生产力的影响Ⅰ.中国森林现实生产力的特征及地理分布格局.林业科学研究,1993,6(06):635-641 [15] 方精云;刘国华;徐嵩龄.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生态学报,1996,16(05):497-508 |
[1] | 田义超,黄远林,陶进,张强,吴彬,张亚丽,黄鹄,梁铭忠,周国清.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北部湾典型岛群红树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估算[J]. 热带地理, 2019, 39(4): 583-596. |
[2] | 刘凯, 龚辉, 曹晶晶, 朱远辉. 基于多类型无人机数据的红树林遥感分类对比[J]. 热带地理, 2019, 39(4): 492-501. |
[3] | 熊志斌,王万海,玉屏,于奭. 板寨地下河大型水生植物调查及其固碳评价[J]. 热带地理, 2018, 38(4): 557-564. |
[4] | 苏程佳,陈莎,陈晓宏.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咸潮预报[J]. 热带地理, 2018, 38(3): 432-439. |
[5] | 廖薇薇,柳林,周素红,宋广文,李秋萍,刘凯. 多源在线地理编码服务分类优化模型[J]. 热带地理, 2018, 38(2): 255-263. |
[6] | 杨 龙,孙中宇,唐光良,林志文,陈燕乔,黎 喻,李 勇. 基于微型无人机遥感的亚热带林冠物种识别[J]. 热带地理, 2016, 36(5): 833-839. |
[7] | 方培结,张超兰,曹建华,卜巧珍,张春来,杨慧. 生物炭对岩溶区玉米生长、土壤CO2及岩溶作用的影响[J]. 热带地理, 2014, 34(4): 511-517. |
[8] | 严力蛟, 杨伟康, 林国俊, 董 萍. 气候变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J]. 热带地理, 2013, 33(5): 621-627. |
[9] | 严力蛟,杨伟康,林国俊,董 萍. 气候变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J]. 热带地理, 2013, 33(5): 621-627. |
[10] | 吴志祥, 杜莲英, 兰国玉, 谢贵水, 杨川, 周兆德. 海南岛橡胶林辐射通量特征[J]. 热带地理, 2012, 32(6): 575-581. |
[11] | 吴荣华,张兆干,贺清云,卿雄志. 山岳旅游资源管理模型研究——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 热带地理, 2012, 32(5): 546-552. |
[12] | 张佩霞, 侯长谋, 胡成志, 任海, 孙务松. 广东省鹤山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 热带地理, 2010, 30(6): 628-632,662. |
[13] | 陈端吕, 李际平. 森林景观格局的全息性视角[J]. 热带地理, 2010, 30(4): 363-368. |
[14] | 曾宇怀, 王法明. 广州市森林景观格局分析[J]. 热带地理, 2009, 29(5): 412-417. |
[15] | HUANG Zhen-zhu, 张锦华, SHI Xiao-jun, 何健, CHEN Hui-hua. 全球变暖与广东气候带变化[J]. 热带地理, 2008, 28(4): 302-305,3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