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山地林业是陆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支柱,也是陆地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屏障.广东山区林业与全国各地一样,经历了上世纪后半叶的磨难而奄奄一息,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加剧自然灾害,并造成山区的贫困.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才得到恢复和发展.近年来山区林业又受到大规模烧山、毁林种植尾叶桉树的冲击.尾叶桉有快速绿化荒山、促进用材生产、显著获取经济效益的特点而受到青睐,然而,因其采取"炼山"、纯种、密植的种植方法造成林下缺少灌草,不利于生物多样性,并加剧水土流失和水旱灾害而备受农业、水利部门的责难,从而引起争议.笔者调查研究认为,
中图分类号:
陈朝辉, 方国祥. 广东山地生态保育与桉树林发展[J]. 热带地理, 2008, 28(3): 209-211,217.
CHEN Chao-hui, FANG Guo-xiang. Ecological Protection of Hilly areas and Development of Eucalyptus in Guangdong[J]. , 2008, 28(3): 209-211,217.
[1] 羊城晚报,2006-06-20(A17-18), [2] 陈朝辉;方国祥.拒绝灭绝物种资源的物种入侵.珠江环境报,2006-08-12(3), [3] 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 [4] 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5] 李淑仪;钟继洪;莫晓勇.桉树土壤与营养研究.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65-67 [6] 陈少雄;王观明;项东云.尾叶桉施肥效果研究.林业科学研究,1995,9(06):573-578 |
[1] | 周建国,李新旺,胡金明,杨飞龄,刘锋,邱成. 怒江流域云南段生物多样性保护地人为干扰分析[J]. 热带地理, 2018, 38(4): 465-474. |
[2] | 周国逸,张虹鸥,周平. 南岭山地的多学科综合研究价值[J]. 热带地理, 2018, 38(3): 293-298. |
[3] | 胡 最,朱 飞,邓运员,郑文武. 基于DEM的衡阳盆地水土流失估算[J]. 热带地理, 2013, 33(6): 681-688. |
[4] | 严力蛟, 杨伟康, 林国俊, 董 萍. 气候变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J]. 热带地理, 2013, 33(5): 621-627. |
[5] | 严力蛟,杨伟康,林国俊,董 萍. 气候变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J]. 热带地理, 2013, 33(5): 621-627. |
[6] | 黄晓霞,江 源,丁 佼,和克俭,张 勇,秦 雨. 广西公路建设对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J]. 热带地理, 2013, 33(1): 70-75. |
[7] | 高程达, 杨克仁, 张超, 高成德. 热带雨林的生态特点和保护对策[J]. 热带地理, 2011, 31(1): 113-118. |
[8] | 张弛, 任海, 邵华, 李耀光. 森林管理中涉及的生态因素[J]. 热带地理, 2003, 23(2): 97-101,109. |
[9] | 戴亚南. 金佛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浅析[J]. 热带地理, 2002, 22(3): 279-282. |
[10] | 夏汉平. 论长江与珠江流域的水灾、水土流失及植被生态恢复工程[J]. 热带地理, 1999, 19(2): 124-129. |
[11] | 林建平. 华南水土流失区植被建设研究--以广东珠海试验研究为例[J]. 热带地理, 1998, 18(4): 316-321. |
[12] | 匡耀求, 孙大中. 雷州半岛第四纪台地区的崩岗侵蚀地貌--一种后果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J]. 热带地理, 1998, 18(1): 42-49. |
[13] | 章家恩, 徐琪. 三峡库区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态势及其保护对策[J]. 热带地理, 1997, 17(4): 412-418. |
[14] | 谢炳庚, 李晓青. 湖南省土地退化初步研究[J]. 热带地理, 1997, 17(1): 73-80. |
[15] | 谢明. 新构造上升运动是水土流失的背景因素——以粤东山区为例[J]. 热带地理, 1993, 13(4): 335-34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