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地理 ›› 2008, Vol. 28 ›› Issue (3): 212-217.
周晓芳12, 周永章12
出版日期:
2008-05-10
发布日期:
2008-05-10
ZHOU Xiao-fang12,ZHOU Yong-zhang12
Online:
2008-05-10
Published:
2008-05-10
摘要: 以喀斯特面积分布最广的贵州省为研究区域,从城市空间形态、主导功能、驱动力、伸展轴等空间发展要素出发,对贵州省喀斯特地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进行研究,将贵州省喀斯特山地城市的空间结构分为5种模式:组团模式、绿心环状模式、带状城市、团状模式和串珠状放射模式.
中图分类号:
周晓芳, 周永章. 喀斯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 热带地理, 2008, 28(3): 212-217.
ZHOU Xiao-fang, ZHOU Yong-zhang.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of Karst City:A Case Study of Guizhou Province[J]. , 2008, 28(3): 212-217.
[1] 吴启焰.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和展望.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17(02):46-50 [2] 黄岚.环境和行为关系:人居空间模式的比较分析.安徽建筑,2006,(02):11-13 [3] 邓清华.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兼析广州未来空间结构优化.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2,:5-6 [4] 黄光宇.山地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学思考.城市规划,2002,29(07):57-63 [5] 王纪武.现代山地都市人居环境建设:以重庆、香港为例.重庆:重庆大学,2002, [6] 苏维词.喀斯特山区城市地域结构问题及其优化对策:以贵阳市为例.人文地理,2000,15(08):24-28,49 [7] 苏维词.喀斯特山区生态城市的景观建设模式初探:以贵阳市为例.水土保持研究,2005,12(06):264-267 [8] 屈双荣.基于GIS重庆岩溶区景观格局状况分析.重庆:西南农业大学,2003, [9] 张雅梅.3S支持下的喀斯特景观生态格局研究:以贵阳市为例.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4, [10] 何才华.贵州岩溶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19(03):1-7,625 [11] 熊康宁;杜芳娟;廖婧琳.喀斯特文化与建筑生态艺术.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12] 陈慧琳.贵州省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人文地理,2002,17(06):20-23 [13] 杨晓英;汪境仁.贵州自然条件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4] 李亦秋;杨广斌.喀斯特城镇体系的分形研究:基于贵州省城镇体系的实证分析.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7,26(01):52-57 [15] 黄志宏.世界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模式的历史演变.经济地理,2007,27(02):245-249 [16] 金方梅.贵州喀斯特地区孤岛文化及其旅游开发研究:以屯堡文化和军工文化对比研究为例.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4, |
[1] | 李杰,刘强. 无人机水禽监测模式的设立原则探讨[J]. 热带地理, 2019, 39(4): 546-552. |
[2] | 杜德林,莫辉辉,王姣娥. 三大国有航空公司网络空间结构比较与演化[J]. 热带地理, 2019, 39(2): 196-205. |
[3] | 黄玫瑜,秦小珍,周金苗. “机器代人”与城镇新增长模式 ——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为例[J]. 热带地理, 2019, 39(1): 11-19. |
[4] | 邓瑞民,李少英,吴志峰,匡耀求,马世发. 广东省地级市建设用地扩展模式区域差异与驱动机制[J]. 热带地理, 2018, 38(5): 689-698. |
[5] | 罗伟杰,李文翎. 广州市重要通道高峰期交通模式聚类分析[J]. 热带地理, 2018, 38(1): 92-102. |
[6] | 曹帅强,邓运员. 基于景观基因图谱的古城镇“画卷式”旅游规划模式 ——以靖港古镇为例 [J]. 热带地理, 2018, 38(1): 131-142. |
[7] | 周明飞,万雪丽,罗喜平. 贵州静止锋冷区高架雷暴冰雹特征及其成因[J]. 热带地理, 2017, 37(4): 484-493. |
[8] | 刁贝娣,陈昆仑,丁镭,曾克峰. 中国淘宝村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 热带地理, 2017, 37(1): 56-65. |
[9] | 李凤珍,钟剑波,谢石营,李郇. 广佛同城化地区人口空间分布演变[J]. 热带地理, 2016, 36(4): 600-609. |
[10] | 史东东,杨仲江,向春燕,杨虎,许永彬. WRF模式中3种闪电参数化方案的对比分析[J]. 热带地理, 2016, 36(4): 673-681. |
[11] | 孙小龙,郜捷. 少数民族村寨过度商业化个案研究 ——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J]. 热带地理, 2016, 36(2): 245-252. |
[12] | 顾雯娟,欧向军,叶磊,杨宝宝. 基于要素流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布局[J]. 热带地理, 2015, 35(6): 833-841. |
[13] | 吴裕珍,钟逸轩,王大刚,吴文娇. 基于贝叶斯模式平均的东江流域降雨概率预报[J]. 热带地理, 2015, 35(6): 860-872. |
[14] | 周尚意,张乐怡. 鲁迅在京足迹折射的文人城市空间结构意象 ——对《鲁迅日记》中北京地名的分析[J]. 热带地理, 2015, 35(4): 456-462. |
[15] | 陈良富,陈水森,钟流举,陶金花,王子峰. 卫星数据和地面观测结合的珠三角地区颗粒物质量浓度统计估算方法[J]. 热带地理, 2015, 35(1): 7-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