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陈启东, 邓孺孺, 秦雁, 何颖清, 王盈
    2011, 31(5): 445-4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CE-318太阳光度计多波段观测资料,计算广州市区2010年11月亚运期间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散射系数及散射相函数,分析了广州亚运期间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波长指数和Angstrom混浊度系数的特征,并与近年同期历史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亚运期间受燃放烟花影响,测量点附近一段时间内气溶胶光学厚度明显增加,光学厚度逐日起伏变化明显;受交通负荷的变化影响,是否工作日和是否实施交通单双号限行都会影响光学厚度变化.
  • 论文
    马玉, 蔡钰灿, 李团结, 刘昆, 王迪, 彭嵩
    2011, 31(5): 451-455,4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7和2008年秋季对珠江口滨海湿地进行了2个航次的现状调查,并选择了6条代表性断面进行现场观测和样品采集.结果显示:珠江口滨海湿地的水质污染严重,主要受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的污染,沉积物主要受铜、锌、镉、砷的污染较为严重,特别是铜污染,而且磨刀门断面很有可能存在镉污染源;高等植物主要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且以红树林为主;底栖生物多样性不高,均匀度一般.珠江口滨海湿地退化主要表现为天然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生产力不断下降和湿地环境状况持续恶化等.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滩涂开发与围填海、污染物大量排放和过
  • 论文
    乔纪纲, 艾彬, 邹春洋
    2011, 31(5): 456-4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综合多源遥感方法提取地表信息,结合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数据探讨莺歌海滨岸带地面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主要讨论了综合激光雷达(LiDAR)、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光学和光谱遥感数据进行地表信息提取的适用方法,包括建立精细潮位线模型、近岸微地貌模型,并进行沙化土地、植被、湿地的提取与分类;分析了莺歌海滨岸区的海岸形态、土地退化、湿地与植被分布以及自然景观结构的特征.研究表明,综合遥感方法能有效地支持地表环境特征提取;研究区内滩涂和湿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存在较高的土地退化风险;湿地开发与盐场生产活动
  • 论文
    刘树锋, 陈晓宏, 黄健东
    2011, 31(5): 463-46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雷州拟建电厂项目选址在雷州市西部沿海,属雷州半岛西南部干旱地区,地表水资源较缺乏.为解决电厂项目备用水源问题,在电厂厂址区域开展了地表水结瓜水库调节计算和地下水抽水试验研究,探讨了电厂项目地表、地下水联合利用取水水源方案的可行性.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地表、地下水双水源分时段取水方案,即平水年以上年份及汛期地表水充裕的情况下取用地表水,枯水年份及非汛期取用地下水,可以满足电厂备用水源的要求.
  • 论文
    秦天玲, 张萍, 严登华, 严向东, 耿思敏
    2011, 31(5): 469-473,5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ArcGIS的Spatial Analyst Tools反距离加权平均方法,对宜昌市7个站点1960-2009年气温和降水日数据进行时空演变规律分析和空间化展示,结果表明:(1)宜昌市近50年年均气温为16.26℃,1977-2009年变化较为剧烈,各区均呈增温态势;代际变化与总体变化趋势相同,自20世纪80年代后,其高温区域面积呈现逐渐扩张趋势,高温中心由秭归和兴山县西部逐渐转移至宜昌市区,本世纪初气温变化最为剧烈;四季气温变化显著,暖冬效应尤为明显.(2)宜昌市1960-2009年年均降水量为1
  • 论文
    谢戈力, 张晓平
    2011, 31(5): 474-47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线性函数形式,构建城市地价水平的规划要素作用特征价格模型,选择广东省21个地级市作为样本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和城市基础设施对广东省城市间地价水平的差异有显著性贡献,城市区位的影响相对不显著;而宏观规划要素影响城市土地质量及供需状况,最终对城市地价水平产生显著影响.认为通过城市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宏观规划要素,有助于发挥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
  • 论文
    蔡小波, 许学强
    2011, 31(5): 478-4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借用景观生态学“景观格局”的概念,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选取中心镇建设用地斑块景观集聚度指数、形状指数和破碎度指数等景观生态学指标,对广州市中心镇的建设用地格局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近10年来中心镇的建设用地扩展速度基本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景观集聚度则基本呈持续下降和先上升而后下降两种态势,景观形状也趋向于复杂化,破碎化程度升高.影响景观格局的要素主要来自于自然条件的制约、城市结构重组、外来投资推动、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区域交通牵引等.最后对中心镇的景观优化提出了建议.
  • 论文
    阚兴龙, 李辉, 周永章, 刘云德
    2011, 31(5): 484-4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跨学科研究法,运用文化学、社会学、城市学等学科的理论,全面剖析了网络版市民农园——QQ农场游戏风靡全国的深层次文化原因及现实依据.结果显示,其文化原因是人们对于田园生活的眷恋,而现实依据则是居住在环境日益恶化的城市居民对于现实生活的一种精神逃离.分析认为,市民农园的本质内涵为城乡文化的结合体,将网络游戏QQ农场现实化,即以QQ农场为主题,设计市民农园.最后以珠海南旺生态园为例,利用全息化休闲体验农业设计手法,探索一种全新的休闲农业开发模式.
  • 论文
    汪清蓉, 李飞
    2011, 31(5): 489-49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方法,对2 756份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1)公众对低碳旅游认知不够深入,具有学历、收入和职业差异.(2)大部分公众愿意学习并实践低碳旅游,其参与意愿具有学历和职业差异,但对于旅游结束后计算“碳排放”并补偿“碳排放”持观望态度;公众不愿意参与低碳旅游的原因多元化,多数人认为低碳旅游只是一个口号,降低了旅游过程的舒适性.(3)大部分公众能采取出行前制定周详的计划、主动关闭电视机和选择有机食品等低碳行为,但只有少数人自愿减少更换被单次数、接受循环使用的旅游包(帽)和自带个人卫生用品入住
  • 论文
    戴光全, 梁春鼎
    2011, 31(5): 496-501,5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旅游特征感知因子量表,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采用SPSS作为数据分析工具,运用重要性-绩效分析模型(IPA)和比较研究法,分析和讨论游客对广东科学中心旅游特征的感知.研究结果显示,教育价值、科技价值、可体验性、可参与性、更新速度和解说服务是科技馆特有的主要旅游特征,这些特征对科技馆未来的工作重点和营销资源配置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论文
    戴学军, 庄大昌, 林敬英
    2011, 31(5): 502-5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GIS技术,结合旅游需求引力模型,以惠州市龙门县为例,选取3个时间段,对旅游交通变化驱动下的旅游客源空间结构演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龙门县旅游交通从无高速公路连接、向有相关高速公路连接到高速公路过境变化,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对应表现为经济要素为第一指向性的跳跃式分布、向交通要素为第一指向性转变的连续分布到基本以交通驱动为主的连续梯度分布.认为旅游交通变化是客源市场演化的重要驱动要素,交通巨大改善会导致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扩展,且扩展的方向基本与交通变化路径一致.
  • 论文
    王彬, 黄秀莲, 司徒尚纪
    2011, 31(5): 507-5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广东现有143条政区名称按照政区地名、命名规律、名称出现最早时间和距今(截至2007-12-31)时限等属性建立广东省政区地名数据库,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省143条政区名称中,有一半政区地名在明代及明代以前就已产生.改革开放以来,出现大量以“市”和“区”为通名的新政区地名,但专名多保留不变.在空间分布上,广东政区名称表现出随时间变迁呈现不均衡的分布规律;在政区名称命名方式上,越早出现的政区名称,以自然地理实体特征得名越突出,越是晚出现的政区名称,因社会人文事象得名越明显.从音节语言结构看
  • 论文
    吴水田, 司徒尚纪
    2011, 31(5): 514-5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岭南疍民居住形态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了疍家艇、船屋、窝棚及水栏、砖木房、钢筋水泥楼房等疍民居住建筑文化景观,指出其聚落特征经历了单一艇停泊、疍家艇集中停泊、岸边窝棚区、水栏区到岸上渔民新村的变化过程;在居住的地理环境方面,疍民的居住空间经历了从水上、岛屿、浅滩到陆地的变化过程;在聚居形式方面,疍民具有水上群居、散居及陆上杂居等形式,疍民居住形态是对自然和社会环境文化适应的结果.
  • 论文
    李凡
    2011, 31(5): 521-5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宗教空间的变化能反映出宗教文化景观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所彰显的社会文化空间意涵.通过文献分析,对清代佛山镇“万真观”向“城隍庙”空间变化的现象进行研究,并揭示其变化所意涵的城市发展和社会文化意义.研究表明,从清代佛山镇万真观到城隍庙的宗教空间变化,折射了佛山镇由“乡村”到“城市”空间意义的转变,这种变化不仅是城市经济繁荣、人口激增的推动,更与行政治所诉求和“城市”身份的认同有密切关系,而且佛山城隍庙的“草根性”还凸显了清代佛山镇的政权、族权和神权的社会特征.
  • 论文
    张桂霞
    2011, 31(5): 526-5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加拿大2006年人口普查资料,结合旅居加国的经历,统计分析了加拿大老年人口的发展趋势和现状.分析显示:加拿大老年人口前期(1921-1981年)增长慢,后期(2001—2006年)增长快,老年人口数量中,女性比男性多,寿命比男性长,老年人口分布集中在安大略省;人口老龄化发展过程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老龄化使政府和企业的养老负担日益加重,瞻养率大幅度下降,政府每年支付养老金及医疗费用的数量增加,导致劳动力市场压力增大,劳动资源不足.文中还介绍了人口专家为解决加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所提出的建议和对策,以及加
  • 综述
  • 综述
    郝志刚, 李娟
    2011, 31(5): 531-5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文献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数字地球的概念,总结了数字地球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其主要包括:数据源扩展技术;定量分析技术;公众参与支持系统;动态监测系统;基于云计算模型与时态GIS的城市规划时空展示分析体系;城市规划教育与创新体系.认为凭借其多分辨率、三维动态可视化以及海量数据存储的特点,数字地球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问题讨论
  • 问题讨论
    李平日
    2011, 31(5): 538-5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广州进入后亚运时代如何治理河涌?这已成为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的重大问题.文中提出:河涌治理切忌急于求成、单纯追求美观、不计经济效益和社会实效的短视行为,要制定长远规划、全面考虑、因地制宜、科学治理的治水方针,实现防洪、排涝、减污和水环境的根本性改善.认为东濠涌北中段与南段在自然、人文、社会各方面条件均有很大差异,水更清的关键在于畅通,在治理而不在揭盖;赤岗涌等支涌要恢复水动力,浚深清淤,要善始善终做好整治工作.
  • 简讯
  • 简讯
    刘南威
    2011, 31(5): 541-54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