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1年, 3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1-05-10
      

    论文
    综述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张会领, 蒲晓强, 覃嘉铭
    2011, 31(3): 231-236,2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总碳分析仪对云南寻甸仙人洞1号石笋(编号XR1)有机碳含量进行分析,初步建立了总碳分析仪分析石笋有机碳的方法,并利用寻甸仙人洞XR1有机碳分析结果重建了寻甸地区全新世中期有机碳气候变化模式,其与XR1石笋的氧同位素气候变化模式结果一致.通过石笋有机碳含量与石笋氧碳同位素和石笋沉积速率的对比,发现石笋有机碳含量与石笋氧碳同位素存在负相关关系,与石笋的沉积速率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受有机碳对环境响应机理的限制,有机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没有氧同位素敏感,石笋有机碳含量指标只能定性讨论气候变化.
  • 论文
    翟建青, 曾小凡, 姜彤
    2011, 31(3): 237-24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483个气象站1961-2000年月降水数据以及ECHAM5/MPI-OM气候模式输出的1961-2050年月降水数据,分别计算其月SPI值,分析中国过去40年来及未来3种排放情景(A2:温室气体高排放情景;A1B:温室气体中排放情景;B1:温室气体低排放情景)下旱涝格局的演变;同时分析了8个水文站径流变化百分率与对应流域SPI平均值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过去40年来中国有一条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干旱趋势带,A2情景下,这条干旱带将持续存在,A1B情景下,贯穿中国中部及南部沿海区域呈湿润
  • 论文
    李团结, 刘春杉, 李涛, 陈亮, 刘激, 周英, 卢映玲
    2011, 31(3): 243-2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比不同时相的遥感影像,结合2008年的现场调查,介绍了雷州半岛海岸侵蚀现状并初步探讨了海岸侵蚀的原因.结果显示,雷州半岛南部和西部海岸除海湾之外都有不同程度的海岸侵蚀现象,共有10段岸段发生海岸侵蚀,总长度约281 km,占整个雷州半岛岸线的21.95%.除湛江湾、雷州湾、北莉河口以及安浦港等湾外,雷州半岛海岸侵蚀率约为43.35%.从砂质海岸、气候条件、水文条件、河流输沙量的减少、海平面上升、风暴潮和人为因素等7个方面综合分析了海岸侵蚀的原因,认为砂质海岸为海岸侵蚀的物质基础,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和
  • 论文
    邱世藩, 朱照宇, 吴翼
    2011, 31(3): 251-2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中国南方红土的年代学发展状况,指出前人的红土研究主要集中于松散沉积物型红土剖面,在很多情况下利用常规的定年技术难以直接获取剖面的绝对年代信息.利用风化壳中次生矿物的析出时间作为风化剖面的形成时间无疑是最合理的定年方法,国内已有的风化年代学进展来自以隐钾锰矿为代表的锰钡矿族锰氧化物的40Ar/39Ar法定年.风化剖面定年的主要顾虑之一是难以获取纯净的、完全不受地下杂质影响的有意义的定年样,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了以隐钾锰矿为代表的锰钡矿族锰氧化物的矿物识别和样品制备.粉晶X-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表明:
  • 论文
    张永定, 张澄博, 李洪艺, 梁森荣, 邱锦安, 陈仲如, 林涛
    2011, 31(3): 257-2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地质环境灾害防治日益重要.近年来,广州市西北区频发的岩溶地面塌陷事故成为影响地区稳定的社会问题.文中通过恢复古流溪河道的流向来探讨古河道对岩溶发育分布的影响,并结合广州西北地区断裂带的分布和当地的钻孔数据资料,探求岩溶在水平面上及垂向上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现代塌陷的影响范围区基本上沿古河道的流向分布,古流溪河的走向决定了调查区内岩溶的发育和分布;该区岩溶的发育受断裂带的影响,在断裂密集部位或规模较大的断层附近,灰岩溶蚀率较高,溶洞发育;同时受新构造运动影响,调查区内形成了三
  • 论文
    苏春田, 唐健生, 邹胜章, 潘晓东, 黄奇波
    2011, 31(3): 262-26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广西宾阳县黎塘岩溶区铁锰结核、土壤及旱地作物锰含量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铁锰结核锰平均含量为876.61 mg/kg,土壤锰平均含量为388.72 mg/kg,铁锰结核对锰元素具有轻度富集效应,富集系数为2.26;铁锰结核、土壤中锰含量分别与其pH值、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成土母质与土壤锰含量密切相关;玉米叶中锰含量最高,茎中锰含量最低,最高含量是最低含量的13.80倍,不同器官锰元素转移系数的大小顺序为叶>根>种子>茎.甘蔗根部锰含量要高于茎部,是茎部含量的3.02倍,根部转移系数要高于茎部;玉米、
  • 论文
    林珍铭, 夏斌, 董武娟
    2011, 31(3): 266-2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信息熵对广东省1996-2008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进行时间序列和空间差异分析,并对影响其信息熵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广东省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在研究期间呈逐年上升趋势,均衡度逐年上升,优势度逐年下降,说明广东省土地利用系统的有序性在降低,结构性减弱,均衡度增加;②信息熵的空间差异大,其空间分异规律表现为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山区递减;四大区域的信息熵大小表现为东翼>西翼>珠三角>山区.运用SPSS进行相关分析可知:①广东省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林地和未利用地的减少及园地、其它农用地、居民
  • 论文
    刘万侠, 刘旭拢, 翁丰惠, 周常萍
    2011, 31(3): 272-27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了植被覆盖地表微波辐射传输模型的原理和表示方法,指出在地表粗糙度、植被层和大气等影响相似的情况下,微波极化差异指数的变化突显土壤水分变化.利用AMSR-E星载被动微波遥感亮度温度数据,计算分析地表微波极化差异指数(MPDI)的月平均分布,以广东省为试验区,获得了2004- 2009年10月份广东省10.7 GHz通道的MPDI月距平值△MPDI的统计分布,绘出研究区土壤水分变化程度分布图,并与研究区降水情况作比较.结果表明,距平值的大小反映了研究区土壤水分发生异常的程度,能为监测研究区干旱洪涝发生的等
  • 论文
    邓运员, 郑文武, 田亚平, 邹君, 刘晓燕, 邓美容
    2011, 31(3): 278-282,2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1993、2000和2006年3个时期的TM/E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最大似然比分类法获得衡阳盆地土地覆盖信息,并基于Costanza的生态服务价值理论,分析了土地覆盖变化驱动下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林地分布最广,1993-2006年林地和农田呈显著减少趋势,建设用地明显增加,年均增加32.77 km2,反映了研究区城镇化速度较快;②生态服务价值组成中,林地所占比重最大,导致研究区水源涵养价值最高;③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以水源涵养、气候调节、土壤形成、废物处理和气体调节功能为主,5种
  • 论文
    胡巍巍
    2011, 31(3): 283-2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景观格局转移概率矩阵模型,对基于一级分类的淮河流域中游湿地景观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上世纪50年代至1980年,淮河中游土地覆被变化明显,但1980-2000年期间,土地利用的基本格局变化却很小;淮河流域中游各景观类型之间的转换变化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同一景观类型在转出和转入及其转换量上表现都不同;50年间淮河流域中游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特征是大量的湿地转变成水田和非湿地,大量的天然湿地演变成人工湿地和非湿地,同时该区域出现了裸岩地,表明局部生态环境的恶化.认为主要原因是解放以后淮河流域人口增长迅
  • 论文
    陈朝辉
    2011, 31(3): 289-29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统计基础上,指出广东省丘陵山地遭受的各种“合法”破坏行为.研究显示:上世纪80年代,全省丘陵山地林业在经历了3次大破坏之后重新获得恢复和发展,然而自90年代末开始又遭受到大种桉树的影响;近10年来为占用耕地作建设用地,山地丘陵被以“易地开发”、“易地保护”的合法手段大肆“开发”;近期更是提出“25°以下坡地开发规划”,这将使丘陵山地遭受全面破坏.为此,建议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严禁利用水源林地、水保林地等生态林业用地种植尾叶桉;利用卫星遥感手段加强用地监控;严格土地开发审批的相关
  • 论文
    黄东佳
    2011, 31(3): 293-2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英德市洲西村为典型案例,在实地调查与面对面访谈基础上,分析广东传统农业地区耕地流转的动力机制与行为过程,以及此过程中各种制约因素与存在的问题.研究显示,广东传统农业地区耕地流转市场有着需求不足,受工业化影响不足,市场发育不足与村委会的引导和支持不足等问题.通过对国内耕地流转的规律性总结,现对广东传统农业地区耕地流转提出五条建议:加强载体建设,建立镇村两级耕地流转服务平台;加快技术培训,培养农业种植能手和经营大户;培育合作组织,发展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着力招商引资,提升农业竞争力和产业化水平;注重民主
  • 论文
    彭佳捷, 周国华, 唐承丽, 曾山山
    2011, 31(3): 297-3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环境压力与经济发展脱钩理论,利用环境领域中IPAT模型的生态效率指标派生公式,分析测算长株潭城市群目前的经济发展脱钩状况,论述了区域发展过程中的“波动上升”脱钩发展轨迹;运用情景分析法提出长株潭城市群的理性增长模式与脱钩发展目标.研究表明:目前,除水资源消耗已达到相对脱钩水平外,长株潭其余环境压力指标与GDP增长仍呈高度耦合关系;在有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前提下,预计至2020年,用水总量实现与经济增长绝对脱钩,废水、废气排放量实现相对脱钩,其余环境压力指标的生产效率得到较大程度提高.为解决土地和能源安
  • 论文
    沈静, 魏成
    2011, 31(3): 304-309,3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环境管制开始成为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现有文献都是从环境管制对企业区位变化、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建立生态工业园等方面来研究,鲜有研究其对产业集群整体发展模式的影响.本文以佛山市陶瓷产业集群为研究案例,通过深入的调查分析发现,在当地政府严格的环境管制措施下,陶瓷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主要发生三方面的转变:①以清洁生产等标准全面清理生产企业,大量不达标企业搬迁或者关闭;②产业链由以前围绕生产企业组织向围绕企业总部重构;③总部经济的发展.研究认为,环境管制政策正成为产业集群升级的重要政策手段.
  • 论文
    刘晓, 熊文, 朱永彬, 王铮, 滕玉香
    2011, 31(3): 310-3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引用考虑了技术进步、劳动人口等因素构建的经济增长模型预测湖南省最优增长率,获得未来年份的GDP;根据拟合模型计算得到能源强度下降速率,从而预测出2008- 2050年的能源强度和能源消费量.在此基础上,通过马尔科夫模型预测能源消费品种比例,并考虑未来年份能源品种结构变化,对预测的能源强度进行调整,计算各能源品种的排碳量,汇总求和后得到湖南省的碳排放趋势.结果显示:在当前技术进步速率下,湖南省在2035年达到能源消费高峰,2036年达到碳排放高峰,人均碳排放量在2034年达到峰值.
  • 论文
    秦瑞英
    2011, 31(3): 316-3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国际城市基本理论为基础,通过与国内主要中心城市国际化程度的比较,对南宁城市国际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指出南宁市目前在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中存在的差距..研究认为,南宁与国际城市的差距还较大,城市国际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但在国际城市的辅助功能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国际化水平在不断提高,是一个迅速国际化的城市,有机会成长为区域性的国际城市.
  • 论文
    蔡晓梅, 朱竑, 司徒尚纪
    2011, 31(3): 321-3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从物质饮食文化景观和非物质饮食文化景观两个角度探讨了广东饮食文化特质.物质饮食文化景观中主食以稻为主,副食以水产类为主,但无论哪个民系都重视食品加工泡制,讲究色、香、味,构成异彩纷呈的粤菜体系.非物质饮食文化景观与物质饮食文化景观是一个相互对应的范畴,如粮食作物中的饮食神灵崇拜,水产品中的水神信仰.广东饮食文化景观的区域特色在全国饮食文化地理上占有独特地位,具有典型的区域特质,但其内部仍有文化分异性.根据相关原则,首次划分广府饮食文化区、福佬饮食文化区、客家饮食文化区,并指出他们各自的
  • 论文
    蔡卫民, 熊翠
    2011, 31(3): 328-3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实地调查与资料分析,认为高铁的发展将很可能促使湖南省温泉旅游总体格局从“一心两点、五轴三区”向“三心、七轴、三区”转变;待沪昆高铁、昆台高铁开通之后,武汉、南昌、赣州、桂林、广州等城市将被纳入3h经济圈之内,旅游客源市场将被极大扩展;同时基于高铁发展带来的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加剧,湖南省温泉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需要;旅游者的空间行为模式也会逐渐由传统的线性旅游模式向基营式和环型旅游模式转变.针对以上影响,提出了做好温泉旅游业发展规划、促进“一心、两点”向“三心”的空间布局转变、打造品牌
  • 综述
  • 综述
    唐勇, 覃建雄, 邓贵平, 钟洁
    2011, 31(3): 334-3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内外地震遗迹景观研究经历了地震事件识别、概念创新、分类体系重构、资源开发利用等多个过程.对地震遗迹景观的研究活动已不再局限于对其科学价值的讨论上,而是在交叉学科的指导下,将研究的视角延伸至基于保护前提下的合理开发利用的层面.前期研究对地震遗迹景观分类体系存在较大争议.文中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龙门山地震遗迹景观类型划分为案例,尝试构建地震遗迹景观科学合理的分类方案,以期为地震遗迹景观的保护以及高烈度山区地震专项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