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理论与方法研究
  • 理论与方法研究
    潘安定, 陈碧姗, 刘会平, 杨木壮, 王志英
    2008, 28(6): 493-4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多种数学方法分析孢粉资料定量重建古环境已成为第四纪古环境研究的一个发展趋势.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主要有孢粉复合度-气候转换函数、孢粉-气候因子转换函数、孢粉-气候对应分析、孢粉-气候响应面模型、共存冈子分析等方法.由于各种分析方法各具特色,并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因此孢粉资料的分析处理,一般都需要使用多种方法互相补充,互相印证,从而使结果更准确、客观.通过对各种方法实际应用的对比分析发现,随着定量重建古气候方法的不断改进,研究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度在不断提高,推动了孢粉学和古植被定量重建研究手段的引进和应
  • 理论与方法研究
    马巧红, 钟巍, 薛积彬, 甄治国, 刘伟, 郑琰明, 蔡颖
    2008, 28(6): 498-5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14C测年的基础上,分析了雷州半岛北部湛江市屋山泥炭剖面和遂西县下录泥炭剖面的沉积特征及其腐殖化度、有机质含量变化,发现两个剖面在相同时段内的沉积特征和气候环境特征都比较吻合,充分证明了研究区区域的气候环境变化是控制两个地点泥炭发育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泥炭腐殖化度敏感地记录了古气候信息,其高值指示气候相对暖湿,低值指示气候相对冷干.50-30 cal ka BP期间雷州半岛北部气候暖湿,30-10calka BP期间气候则相对冷干.将其腐殖化度与格陵兰NGRIP冰芯δ18O对比发现:50-30 cal
  • 理论与方法研究
    王欣, 凌娟, 莫宏伟, 林剑, 张勇, 李振国
    2008, 28(6): 504-507,5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长沙、株洲、湘潭3个气象站1951-2006年期间的气温、降水资料,分析了长株潭地区极端高温、极端低温、暴雨和干旱事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极端高温、低温和干旱事件变化总体皆呈显著下降趋势;暴雨频次略有上升,但不显著;基于Morlet函数的小波分析显示,本区50年代以来的极端气候事件表现为较明显的3~6a周期和较弱的8~14a周期.
  • 理论与方法研究
    肖清华, 朱创鑫
    2008, 28(6): 508-5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整理广东省自然灾害史料中1400-1950年关于冻灾的记录资料.数据显示广东冻灾发生的频率高,受灾范围广,地区差异明显.将冻灾划分为4期,其中Ⅰ、Ⅱ、Ⅲ期属于小冰期范围,冻灾Ⅰ期1506-1549年,历时44 a:冻灾Ⅱ期1615-1788年,历时174 a:冻灾Ⅲ期1811-1898年,历时88 a.前3期冻灾影响逐渐增大,反映了小冰期的3次冷波动,并受太阳活动周期的制约,其后Ⅳ期的影响转而变弱.
  • 理论与方法研究
    刘凯, 王树功, 解靓, 庄剑顺
    2008, 28(6): 513-5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珠三角西部的佛山市为研究区域,以3个时相(1988、1998和2006年)的Landsat TM卫星数据为数据源,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基塘系统的空间变化,结合GIS技术与统计数据分析基塘系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88-2006年间,佛山市基塘系统的变化呈先快速增长、后略有减少的趋势;基塘系统的增长部分多由农田转换而来,主要是因为基塘(主要是鱼塘)的经济效益高于传统农业的经济效益,且随着基塘系统内部的结构调整(基-塘比例的失调),传统的基塘正向单一的鱼塘演变.传统的基塘系统在珠三角正在逐渐消亡.
  • 理论与方法研究
    陈志强, 陈健飞
    2008, 28(6): 518-5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地统计为研究方法,以闽台2002年ASTER遥感影像解译结果为数据源,构建土地利用/覆被人为影响指数,分别计算其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闽台土地利用/覆被人为影响指数具有方向性,5个一级地类和整个区域所有地类的椭圆长轴都大致呈北北东-南南两走向,分布方向与地形和海岸线较为一致.福建结构方差所占比例为88.92%,台湾为87.42%,空间相关性均较强,结构性因子都以地形等自然要素为主,在土地利用/覆被空间分布格局中起主导作用,但台湾的结构性因子所占比例小于福建.闽台土地利用/覆被空间变异特征的重要原因之一
  • 理论与方法研究
    罗谷松, 孙武, 李国, 纪芸, 王义明
    2008, 28(6): 523-5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在Google Earth上采集到的广州市高层建筑数据,经过校正、换算、加权等一系列的数据处理过程,结合2004年广州土地利用图,使用ArcGIS的三维建模功能,构建了广州市基于250 m、500 m和1 000 m 3种方格网的三维城市模型,并重点对500m方格网模型的高度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广州三维城市空间形态具有如下总特点:城市高度居于全国前列,高层建筑广泛分布而相对集中,城市"地形"呈"三峰四阶梯"式的起伏形态,城市天际线变化较大.
  • 理论与方法研究
    赵凯, 李晖, 朱雪
    2008, 28(6): 529-5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云南省福贡县为例,利用2004年TM影像图和基础地形图,在GIS技术支持下,选择地势地貌(坡度)、地质灾害、河流、林地和耕地5个生态因子,将城市拓展区分为优先发展、适合发展、限制发展和禁止发展4个等级,对福贡县城扩张的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禁止发展区的面积最大,是研究区的主导等级类型;优先发展区位于建成区东部,但由于其紧邻地质灾害潜伏区,不宜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县城南部是城市发展的理想空间,以怒江左岸为城市扩张的主要方向,这种空间格局将最大程度地保证福贡县城的生态安全.
  • 珊瑚礁与海岸河口研究
  • 珊瑚礁与海岸河口研究
    李淑, 余克服, 施祺, 陈天然, 赵美霞, 严宏强
    2008, 28(6): 534-5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全球变暖引起表层海水温度上升,导致珊瑚礁白化加剧的背景下,对三亚鹿回头湾内9种主要造礁石珊瑚(5种鹿角珊瑚,杯形珊瑚、牡丹珊瑚、蔷薇珊瑚、滨珊瑚各1种)进行生态养殖高温模拟实验.结果显示:(1)在高温胁迫下,不同形态珊瑚具有不同的生态响应,枝状珊瑚对高温的耐受性最低,最先白化死亡;叶片状和块状的珊瑚对高温的耐受性较强.(2)枝状珊瑚(不同珊瑚种)对高温耐受性为:风信子鹿角珊瑚<强壮鹿角珊瑚<松枝鹿角珊瑚<美丽鹿角珊瑚<鹿角杯形珊瑚<花鹿角珊瑚,并显示,即使是同一形态,不同种珊瑚对高温响应也存在差异,并且
  • 珊瑚礁与海岸河口研究
    黄晖, 董志军, 练健生
    2008, 28(6): 540-5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沙群岛为我国南海诸岛中最大的群岛,自然资源丰富,该群岛珊瑚礁是典型的大洋型珊瑚礁,代表着我国现存最古老最珍贵的珊瑚礁,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经济价值.建立西沙群岛珊瑚礁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对表明我国政府对西沙群岛主权的重视及充分行使我国对西沙群岛的主权具有重要意义.西沙群岛珊瑚礁生态系统虽然具备不断调节自身的能力,但面对人类活动及全球变暖的双重压力,其前景仍然堪忧,建立自然保护区应该被海洋管理部门提上日程.该群岛珊瑚礁生态系统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具备保护的物质基础,也有足够的面积能有效保护造礁石珊瑚的生长和发展
  • 区域发展研究
  • 区域发展研究
    林耿, 周素红
    2008, 28(6): 545-5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地铁的建成通车,深圳市消费空间格局逐渐走向多元化.西部商业中心开始崛起,罗湖区南部传统商业中心的地位有所下降.罗湖区内部的消费空间也在经历一个演替过程,宝安南商业区的崛起伴随着人民南商业区的日益衰落.大城市地铁开发下商业区经济地理区位的迁移,商业业态竞争力的差异,以及地下商业空间开发水平的高低,成为影响地铁沿线消费空间演替的直接因素.
  • 区域发展研究
    周嘉慧, 付保红
    2008, 28(6): 551-5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家拟在澜沧江、金沙江、怒江干流上建多个大型水电站,届时云南省将因此产生水电工程移民约45万人.后靠移民是目前电站移民安置中采取的方式之一.通过对漫湾电站后靠安置移民区的耕地结构、空间分布及坡度等条件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后靠安置移民区内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并建议在今后云南省大型水电工程的移民安置过程中注重耕地补偿的"保质保量"、移民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安置规划的"以移民为本".
  • 区域发展研究
    张新红, 张志斌, 雷春芳
    2008, 28(6): 555-5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县(市)域作为区域研究的最基本单元,是解决区域发展问题的重要切入点.高州市是由茂名市代管的省辖县级市.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市主要产业获得快速发展;"三高"农业优势日益明显,工业发展也初成体系,但第三产业发展较为滞后,产业发展整体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亟待优化调整.文中从增强创新能力、内外资源利用、中心城镇建设和周边区域合作等4个方面阐述了未来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并提出"一核四区"的空间优化方略.
  • 区域发展研究
    谢杰琦
    2008, 28(6): 560-56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东莞市谢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编制为例,就其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简称"两规")协调衔接关系进行分析,对其"两规"不协调的原因从法律层面、规划体系层面、技术层面和方法层面进行探讨,并从法律法规和土地资源稀缺的角度剖析"两规"协调存在必然性.结合东莞市谢岗市"两规"开展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两规"协调的途径和方法.
  • 区域发展研究
    李晓青, 何玉身, 曾晓妹
    2008, 28(6): 564-56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区域产业转移理论为支撑,结合实际重建现阶段推动区域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体系,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生产要素禀赋、第一产业差异性、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梯度性5方面论述粤湘间发生产业转移的客观基础条件,分析了湖南承接广东外迁产业的3个必然条件,指出两省在产业转移与承接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 旅游资源与开发
  • 旅游资源与开发
    梁大庆
    2008, 28(6): 569-573,5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因受全球化冲击和本土农业影响,农村不再仅仅是农业生产、农民居住的场所,而已发展成为都市人调剂身心、游憩休闲的地方,也是自然生态保育与维护景观的场所.民众到农村参与休闲活动成为现今台湾热门的假日行程,"交通部"观光局"2006年国人旅游状况调查"指出,当年岛内民众台湾旅游率达87.6@,出游时大多以"纯观光旅游"(占61%)为主,喜爱从事的活动主要为自然赏景,其次是"品尝当地美食",因此至农村地区欣赏田园风光、自然美景之余,提供游客休闲餐饮服务,势必成为未来引导游客人潮的重要因素.文中分析台湾地区整体发展田
  • 旅游资源与开发
    陈文君
    2008, 28(6): 574-5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要讨论了城市旅游与城市旅游品牌的密切关系,给出了城市旅游品牌的定义,认为不断创新城市旅游品牌是城市旅游竞争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文中以广州市为例,比较全面、客观地分析广州城市旅游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优势条件,提出建设广州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城--"国际岭南文化之都"强势品牌的构想.强调城市旅游品牌创新要"把旅游与城市建筑、景观道路、广场绿化等城市环境要素结合起来,做到城市旅游发展与城市建设一体化".同时从复兴历史文化名城、塑造国际旅游都会、打造岭南海滨城市品牌3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旅游品牌建设建议.
  • 旅游资源与开发
    杨洪, 何俊阳, 李浩文
    2008, 28(6): 579-58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湘南新田县新近发现的"三古"(古堡、古村、古亭)历史文化资源--古代军事古堡奇观、以生殖崇拜等为基本元素的古代村落物质遗存和特色古亭,是解读中国传统乡村的活化石,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文中从政府、资源、市场、区位和后发学习等方面客观分析了新田县"三古"旅游开发的内生驱动力;同时指出,其周边地区同类旅游产品很多,竞争态势较为严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田县"三古"旅游开发的基本方略:突出旅游开发主体形象;系统设计"三古"旅游开发项目;精心打造旅游品牌;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共谋区域旅游发展:加强"三古"文化遗产
  • 访台见闻
  • 访台见闻
    刘瑞华
    2008, 28(6): 585-58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