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著
  • 论著
    陈烈, 赖志才, 夏才源
    1998, 18(4): 289-29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乡村城市化的涵义,分析珠江三角洲乡村城市化的基本特点、制约因素及加速城市化进程的任务和对策,指出不同国情应有不同的城市化模式.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大,不同地区乡村城市化的形式也应有所区别.珠江三角洲是目前国内乡村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区域,但于工业化发展速度相比仍显得滞后,城市化属初级阶段,呈粗放化特点.为加快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必须抓好如下几个方面:①进一步形成区域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格局;②形成功能齐全、协调发展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和城镇公益服务设施系统;③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的综合素质;④提高环保意
  • 论著
    黄宁生, 朱照宇, 乔玉楼, 孙大中
    1998, 18(4): 296-3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1980~1995年珠江三角洲地区7个主要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耕地面积的变化特点;分析了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速度与耕地面积减少之间的关系.以耕地面积减少系数为主要指标,总结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基于耕地资源利用特征的4种城市化模式.研究发现,部分城市出现的耕地资源过度消耗现象,不应简单地归因于城市化发展,而主要与当地城市发展规划和管理工作不力有关.
  • 论著
    朱翔
    1998, 18(4): 302-306,3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石长铁路的概况和经济地理意义,提出构建石长铁路产业带的具体思路和对策措施,指出应采取点轴开发模式,兴建加工制造业和能源工业走廊以及一系列商品农业基地,并作为沟通我国东部与西部的枢纽地带.
  • 论著
    李泳
    1998, 18(4): 307-3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结构的内涵及其相互之间循环的作用与反馈关系,并指出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性及其过程中城市活动系统分析的意义.
  • 论著
    朱竑, 郭建国
    1998, 18(4): 311-3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不同地区甚至同-地区的不同城市间都存在着风格差异.这种风格差异正是其不同文化底蕴和地域文化内质的外在表现.文中论述了城市规划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城市规划中的反文化现象,以及体现城市规划文化特色的形式和领域等问题,并指出,只有在城市规划时注重城市的规划建设风格与城市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及其历史文化传统的完美结合,解决好规划时的创新与继承,融旧与合新,才能够使城市各具特色,越建越美.
  • 论著
    林建平
    1998, 18(4): 316-3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华南水土流失区的植被状况和环境特征,提出了水土流失区植被建设应具有生态持续性的目标,应着眼于地带性植被群落的建立.据此把植被建设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①裸露地的植被恢复;②残留植被的改造;③先锋群落的更新.以广东珠海市试验研究为例,总结出各阶段植被建设的具体方法,着重评价了这些植被建设方法的优点和生态效益.
  • 论著
    蒋忠诚
    1998, 18(4): 322-3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表层岩溶带以密集发育的岩溶微形态呈不规则带状组合于浅层地表为特征.它广布于中国南方岩溶区,但其规模、形态和分布特征受地质、气候等因素的控制.表层岩溶带的存在使南方岩溶区具有浅表层岩溶水循环与地下管道水循环耦合的二次岩溶水循环的结构特征.坚硬纯灰岩的广泛分布,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中国南方表层岩溶带的发育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四大圈层的交汇,碳-水-钙循环活跃,使表层岩溶带的岩溶动力作用明显高于其下部包气带甚至饱水带.表层岩溶带形成是地表强烈岩溶化过程的结果,强的溶蚀动力,水流的快速溶蚀并达到
  • 论著
    杨新军, 崔凤军, 李坚诚
    1998, 18(4): 327-33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作为革命老区贫困县的宁冈县为例,探讨了具有旅游资源优势的贫困山区开发扶贫模式,通过把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并结合产业开发走出一条生产生活日用品的工业道路,强调"一村一品、一人一技"发展地方经济,生产相应旅游商品,可为老少边穷地区提供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发展案例.
  • 可持续发展研究
  • 可持续发展研究
    梁国昭
    1998, 18(4): 333-337,38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广东是洪水灾害多发的省份.数十年来广东兴建了大量水利工程设施,发挥了防洪效益,但洪水灾害未见减少,相反还有加重的趋势,这里面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应当把防洪减灾看作是一个系统,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指导这一系统的建设.一方面,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要重视解决大量与减灾有关的社会问题.
  • 可持续发展研究
    陈德宁
    1998, 18(4): 338-3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再造广东新优势的龙头,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建设是它的突破口.文中对珠江三角洲东、西部增长极进行比较,针对存在问题,调整增长极和发展轴,重点培养珠海、澳门、中山、江会4个增长极,构造西江-崖门经济走廊和广珠澳铁路沿线工业、商贸带两条发展轴,并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带,优化空间经济布局,促进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持续发展,从而增强珠三角和广东经济发展后劲,振兴珠江流域经济.
  • 可持续发展研究
    郑伯红
    1998, 18(4): 344-3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界定欠发达地区的概念人手,分析了内陆型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区域特征,并以湖南省邵阳市为例,论述了内陆型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即依靠区域经济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调整行政区划,集中地区优势,强力发展中心城市.并实施圈层分化,梯度推进与跳跃开发相结合,使内陆欠发达地区快速跃过低发育期.
  • 可持续发展研究
    明庆忠, 管宁生
    1998, 18(4): 350-3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云南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指出了云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着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旅游业是抵投入、高产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旅游资源可永久利用等思想意识障碍,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低以及旅游者不注重保护等行为障碍,缺乏统一规划引导和多头管理等管理体制上的障碍,还有生态环境障碍等,进而提出了要认真做好规划布局和分期分批地规范有序开发,提高公众认识水平,做好环境审计评价和管理工作,对旅游投资管理者进行资质审查与分等定级,提高经营者素质,倡导生态旅游并提高公众认识,增收旅游环境损耗补偿费和旅游开发费等对策措施,以促进云
  • 研究方法
  • 研究方法
    李岩, 陈世经, 廖其芳, 彭沛全
    1998, 18(4): 356-3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的规划与决策,而资源环境数据库体系,是科学管理的信息基础.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综合运用空间数据库体系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遥感技术(RS),建立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基础信息空间数据库、专题信息空间数据库、图像数据库和统计数据库;以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反映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四个系统之间的相互耦合关系,建立数据库体系的内模式,并以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型和土地利用管理与规划模型为例,给出了可持续发展基础研究的应用例证.
  • 研究方法
    邱友良, 叶舜赞, 张健挺, 张伟
    1998, 18(4): 361-36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珠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研究综合信息系统的结构框架.根据珠江三角洲的实际情况,并在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区域科学等理论的指导下,开发了针对该区域一体化研究的模型分析系统.基于元数据库的数据集成与模型管理技术,能对不同数据源、不同数据类型与时空特性的多元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本综合信息系统在区域产业布局、资源空间组合、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演化等方面得到应用,将为珠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 研究方法
    涂新军, 孙贤国
    1998, 18(4): 367-3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世纪之交来临之际,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已倾向于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使PREE系统中各子系统协调发展.为了使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可操作性,量化是关键.文中从从化市区域PREE系统分析入手,借助于协调度(H)对从化市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协调判识和评估.
  • 研究方法
    刘彦随
    1998, 18(4): 372-37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乐清市为例,对沿海经济发达区县域城镇化带型扩展的动因机制及其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并通过运用城镇化综合度指标,在城镇体系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县域城镇化扩展域模型.揭示了城镇化带型发展与区域经济实力和人口规模之间的相关性.对于城镇建设规划决策,实现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综述
  • 综述
    罗晓玲, 张金标, 王惠英, 涂悦贤
    1998, 18(4): 378-38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极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气候异常现象.由气候异常引发的气象灾害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气候异常与农业气象灾害有密切的关系.根据气候异常和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农业防灾减灾系统,对农业发展有积极作用.
  • 学术动态
  • 学术动态
    1998, 18(4): 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