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是社会再生产的自然环境、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在加速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及农业现代化。但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和以农村为纽带的环境退化正困扰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退化症结,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了生态、经济、技术一体化的综合整治对策,为中国制定生态环境规划提供基本思路。
1992年5月,笔者之一在广东省中山市(石岐)富华路北侧,西距酉江磨刀门水道10Km,长洲南,格力公司商业大厦工地进行地震工程钻孔编录时,系统地采集了该场地2K1,2K2。
80年代以来广东省活跃的人口迁移,其主要动因是改革开放中广东省与国内其它地区以及省内珠江三角洲与其它地区之间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广东省人口迁移有其显著特征,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产业结构特征及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发展等又影响着未来的人口迁移走向。
广州市是我国流动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其流动人口具有来源地广泛、目的多样、性别比高、年龄构成轻、文化素质不高以及滞留时间长的特点。现在,流动人口的劳务、计划生育和社会治安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1970年到1993年,广州市流动人口以每年平均15.18%的速度增长。为了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建立GM(1,1)模型。该模型精度较高,通过检验,依据此模型对未来5年内广州市流动人口进行了预测。最后,针对现状与发展趋势,本文提出如下管理对策:1.强调对流动人口的统计汇报和调查研究;2.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执法和立法工作;3.建立统一的权威的流动人口管理机构;4.重视省际劳务管理的合作与协调;5.建议将流动人口纳入城市规划;6.指出应强化流动人口的专项管理。
本文在回顾建国以来广州市居住区建设状况的基础上,对广州市居民3个层次的居住环境现状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居民未来居住环境需求的变化对其住宅区位选择的影响,讨论了广州市目前已经出现及将会出现的重要的城市社会发展趋势和城市建设趋势,以及它们对城市居住区区位的影响,指出了广州市未来居住区开发的热点区位及其开发过程中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本文运用生态学方法,分析了广州市行道林生物群落、生态质量、空间分布特征及生态环境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广州国际大都市街道绿化的建议。
本文经过实地考察与查证,论述了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基本特征与功能,并对其建设与管理提出了具体建议和措施。
本文分析了湖南天然鱼类资源的特点及其衰退的原因,提出了湖南天然鱼类资源保护、增殖的战略。
湖南衡山虽地处中亚热带,但特殊的位置和明显的重直地带性使其上部冬季气候与北京相似,冰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交通发达,客源充足,旅游设施齐全,其他旅游资源配合紧密,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几年来衡山冬季旅游发展缓慢,有关部门应提高认识,增加冰雪旅游景目、改造部分旅舍、加强对外宣传、搞好旅游服务,才能把衡山冰雪旅游推上一个新台阶。
本文介绍海康县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丰宫的旅游资源,指出其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论述了搞好海康县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应采取的原则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