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区域研究与可持续发展
  • 区域研究与可持续发展
    段杰, 阎小培, 许学强
    2002, 22(3): 193-19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着重从广东工业结构的分析入手,剖析了广东工业结构的基本态势,工业行业结构的变动特征以及各工业行业的区际差异,旨在为从宏观研究广东工业行业结构,探索其行业结构是否合理优化,地区分布是否合理等问题提供参考依据.指出以市场为导向的工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是今后广东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 区域研究与可持续发展
    王云璇, 马跃东, 阎小培
    2002, 22(3): 199-2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以往的研究普遍偏重对工业结构进行全面分析,而相对较少对行业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的状况,从工业行业结构的角度,分析和总结东莞工业行业发展特征、空间分布特征,旨在探讨开放条件下,外资带动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发展轨迹,为我国区域发展提供一种思路.从1985到1999年,东莞工业行业结构变化显著,主导行业向新兴行业转移且集中程度提高,仍以制造业为主,电子业突出,行业地位不高;行业总体分布较分散,主要行业有一定的集中趋势.
  • 区域研究与可持续发展
    禹贡
    2002, 22(3): 204-207,2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比较分析传统区位理论,重点阐释新经济区位的一些新特征.提出应对我国现行的区域政策作些调整,一是区域倾斜政策的调整,把新经济重点布局在区位引力大的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使之尽快形成中国的新经济增长源;二是新经济产业政策的区域调整,鼓励东部的上述3个地区和中西部的武汉、成都、西安等特大城市地区加强无形知识产品的生产,提高新经济产业内部结构素质.
  • 区域研究与可持续发展
    杨帆, 阎小培
    2002, 22(3): 208-2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广州白云机场的发展和广州工业结构的演变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航空运输在现代交通货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新白云国际机场的建成将使广州航空货运业务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而进一步促进广州物流的发展.
  • 区域研究与可持续发展
    胡丽芳
    2002, 22(3): 214-2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区域历史进程中持续发展与环境变迁表现出了复杂的互动关系:两种动态过程紧密地交织在一起,通过人类活动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持续发展、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的内容在不同时代表现出不同的主题,并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调节与控制.文中还简要阐明了当代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指出解决PRED问题要注意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消除贫困,达到全球环境共有共治共保共享.
  • 区域研究与可持续发展
    陈湘满
    2002, 22(3): 219-221,2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江流域开发在大西南开发乃至整个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大西南区域经济开发的增长轴;西南对外开放的主通道;南中国西电东输的开发基地;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重点.但是条块分割的管理矛盾导致流域开发整体效益的下降,不利于西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进行组织管理制度创新.针对西江流域的特点,作者提出了建立具有最高决策权的西江流域开发协调委员会,实行统一管理、垂直领导的管理体制.
  • 区域研究与可持续发展
    邱茂慧, 陈忠暖, 蔡霞
    2002, 22(3): 222-2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是可持续发展进程的一部分,是连接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与战略实施的桥梁,文中对近年来国内外出现的有关研究做了简要概括,分析了各研究成果的优缺点,总结了研究的发展特点并展望了研究的前景.
  • 区域研究与可持续发展
    肖玲
    2002, 22(3): 227-2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广东省高等学校经过连年扩张后呈现出新布局特点:首位度较大,有影响的大学数量少,总体布局过度集中在少数城市,高校体系松散低效.这种布局现状造成:老校与新校资源供求不平衡,好区位高校和校本部与偏远高校和异地校区资源供求不平衡,虚拟高校发展滞后.对此必须按照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高等学校区位规律、企业扩张规律和虚拟高校发展规律,结合广东的实际省情对高校的布局和体系进行优化,使广东的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 旅游资源与开发
  • 旅游资源与开发
    方百寿, 黄天和, 栗中斌
    2002, 22(3): 231-2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400多年的东西文化交汇,赋予澳门独特的文化资源,要展示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博物馆正是一个最好的宣传工具,它运用直观的展品和接近民众的语言,向当地市民和游客宣传其自身的文化和历史,成为保存文化的重要宝库.文章将澳门区博物馆作为旅游资源看待,通过文献检索和网络查询,运用博物馆学和旅游规划的一些理论,把区内12座博物馆分为历史、科学和艺术3类,归纳出区内博物馆的特色:立体历史书、文物建筑的博物馆化、动静结合的展陈方式、公共教育性质和人性关怀,从文化模式、建筑文化、历史文化名城以及旅游产业转型、展示文化、政府支持
  • 旅游资源与开发
    徐君亮, 江璐明
    2002, 22(3): 236-2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广东省经济和旅游业发展位于全国榜首,人多地少全国最为突出,但乡村旅游建设相对滞后.文中通过潮州市郊鹤陇山农业科技园与观光农园规划设计,论述了发展高新技术农业是新世纪广东农业必由之路,提出结合农业科技园建设,叠加农业观光园,把生态农业建设与旅游文化结合起来,是广东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途径.
  • 旅游资源与开发
    谢莉
    2002, 22(3): 241-2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五岳独秀的南岳衡山,经数千年人类历史文明洗礼,已积淀了深厚而独特的书院文化、宗教文化、山水文化、寿文化、抗战文化、名茶文化等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在绿色消费、生态旅游盛行的当代,应充分利用南岳衡山这一特有优势,大力发展名山生态文化旅游,进一步优化其自然生态环境,瞄准旅游目标市场,推出系列特色生态文化旅游精品,加强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 旅游资源与开发
    毛端谦, 刘春燕
    2002, 22(3): 245-2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大气环境质量、旅游气候适宜度、气象气候风景资源及旅游气象气候障碍等方面对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气候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大气环境质量优于国家一级标准,气候四季分明,夏季凉爽,年舒适旅游期长达130 d以上,盛夏时节日舒适持续时间长达14~17 h,是理想的观光、度假、避暑疗养目的地.
  • 旅游资源与开发
    周志红
    2002, 22(3): 249-25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旅游活动不断走向大众化,旅游现象各要素之间已形成相互联系、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即旅游系统.旅游规划的对象也由旅游业发展到旅游系统.文中认为旅游系统规划的最终目标就是促使旅游系统向旅游自组织系统进化.为促进旅游自组织系统的形成,编制科学的规划方案是基础,加强规划的实施监控是关键,成立实施监管小组是制度保障.
  • 理论与方法研究
  • 理论与方法研究
    陈朝辉
    2002, 22(3): 253-2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耕地是保证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自然资源.由于耕地必须具备特殊的自然条件,因而决定其数量的有限性,在人多地少的我国,保护好耕地尤为重要.目前我国耕地安全存在严重危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之得到切实保护,以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
  • 理论与方法研究
    杨得志, 王杰臣
    2002, 22(3): 257-2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治理、保护进行统筹安排的战略性规划,是国家、各省(市)全面、统一、合理利用区域土地资源的宏观措施.而用地平衡方案的确定是编制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快速而合理地进行用地平衡是规划顺利进行的一个基本前提.文中提出一套用地平衡方案编制的方法,并利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这一过程的自动化,取代传统的手工编制方法,大大提高了效率,也为进一步编制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提供了一个核心工具.
  • 理论与方法研究
    戴志军, 陈锦辉, 李春初
    2002, 22(3): 261-26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1995~1999年广东省所辖21个城市科技人口数量增长率、城市人口数量增长率、耕地面积递减率、森林覆盖递减率、三废处理能力增长率、三废排放增长率、人平工资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等指标统计资料,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广东城市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PRED)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过程,并从众多PRED系统因子中揭示出典型的敏感因子(主成分).同时,也为城市PRED系统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分类提供新的依据.
  • 理论与方法研究
    何晓辉, 何建华, 车进胜, 周作付
    2002, 22(3): 266-269,2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详细的实测资料,系统分析了疏浚整治河道对东平水道上段所造成的影响,认为这些影响对于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北江河段具有重要的意义,疏浚整治河道是防治该地区洪患的有效措施之一.
  • 理论与方法研究
    邹君, 刘兰芳, 谢小立
    2002, 22(3): 270-2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亚热带丘岗区水资源的降雨资源较为丰沛,而且与水稻的生长季比较吻合,但是,降雨在水稻的生长期内分布不均以及降水频率的变率大,使得水稻在生长期内出现水分的盈亏现象.总的来说早稻表现为水分盈余态势,晚稻则表现为水分亏缺态势,特别是8、9月份会出现严重的水分亏缺.因此,灌溉是必不可少的,灌溉水主要是满足晚稻的生产,占总灌溉水量的71%.
  • 理论与方法研究
    任海, 张倩媚, 彭少麟, 申卫军, 李志安, 李高飞
    2002, 22(3): 275-2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变化包括大气臭氧层的损耗、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气候增暖、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外来种入侵等因子.植物入侵与其它全球性变化因子间有复杂的相互作用:大气CO2浓度增加将导致C3植物比C4植物竞争力更强,低营养生态系统会变得更易入侵.变化的气候条件下,许多种类面临迁移或外来问题,土壤变暖也将使许多休眠植物改变习性.增加紫外辐射将使一些植物的生长和生产力减少,进而会对其竞争和生态过程有间接的影响.CO2浓度升高时硫酸盐的沉积可以增强C3植物的竞争力.较致密的生境破碎化后,一些入侵种可通过
  • 理论与方法研究
    戴亚南
    2002, 22(3): 279-28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财富,是人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必要保证.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金佛山属于高山森林岩溶区,在其脆弱的生态系统中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已被划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文中分析了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资源现状,针对其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几点对策:(1)在保护基础上,开展生态旅游积累资金;(2)管理中各部门明确职责,协调关系,分工合作;(3)加强科研考察,为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更有力支持.
  • 理论与方法研究
    丘世钧, 范小平, 萧艳娥
    2002, 22(3): 283-28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海岸脆弱性指数(CVI)评价是最近以来关于未来海平面上升对海岸系统变化的有关可能性的研究方法,它将与海岸变化有关的6个变量以定量研究的形式相联系起来,并在此基础上绘制各岸段的CVI图.CVI可应用于海岸带管理的许多决策方面.作者对未来海平面变化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 争鸣园地
  • 争鸣园地
    郭钦华, 郑洁红
    2002, 22(3): 286-2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钻孔资料的古地理环境分析结果显示,"秦代造船工场遗址"附近在距今2000余年期间已成为陆地,不可能提供营造大型船只的水域环境.结合其他方面因素综合判断,原船台遗址解释为大型的南越王宫殿等建筑物的地基和基础更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