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古地理与古环境
  • 古地理与古环境
    赵焕庭
    2009, 29(6): 509-5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从笔者发现刊于中山大学日报1937-05-20的<十公尺海蚀台地之发现>一文后,吴尚时已被公认是广州七星岗海蚀地形、珠江三角洲地区古珠江河口湾海蚀地彤的发现者.七星岗海蚀地形同珠江三角洲的演变紧密联系,对七星岗海蚀地形的研究与讨论,推动了广州地区地质地貌学的发展.其集中体现在珠江三角洲的形成与发展研究方面,科研成果累累,科学人才辈出.认为应进一步保护好七星岗海蚀地形遗迹,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 古地理与古环境
    张会领, 覃嘉铭, 林玉石, 蒲晓强, 刘长华
    2009, 29(6): 515-519,5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云南寻甸白石岩仙人洞1号石笋(XRl)进行TIMS-U系测年和氧碳同位素分析,揭示了该区全新世中期氧碳同位素气候演化的模式.依据石笋不同时段有机碳含昔的变化,重建了基于石笋有机碳指标的气候变化模式.通过对比,发现这两种指标所记录的寻匈地区古气候变化过程几乎完全一致.云南寻甸地区全新世中期的气候演化町分为3个气候期:1)8 000-5 600 aBP为温暖湿润期,气温较高,降水丰沛,石笋的氧碳同位素偏负,有机碳含量偏高;2)5 600-4 500 aBP为气候突变期,气候由温湿变为冷干,石笋氧碳同位素
  • 气候与全球变化
  • 气候与全球变化
    覃卫坚, 容军, 何慧
    2009, 29(6): 520-5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近45年广两67个气象站观测资料,使用EOF分析方法对广西云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西云量变化以全区一致性为主要特征;第二特征总云量以山区和丘陵平原地区呈反位相变化关系,而低云量则以山永为界,山的东部和两部呈反位相的变化关系.广西大部分地区总云量变化旱逐渐减少趋势,但趋势不显著;低云量变化特征为除百色、河池两南部分地区呈减少趋势外,其他地区均呈增加趋势,而且趋势显著.总云量与气温成反相关,其中山区和沿海地区相关显著;低云量和气温除了广西中部与西南部的部分地区为正相关外,其他地区为反相关.云量与降水的正
  • 气候与全球变化
    赵家成, 魏宝华, 肖尚斌
    2009, 29(6): 526-5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宜昌2007年5-11月大气降水中稳定同位素和气象资料,分析了宜昌地区大气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宜昌降水中氘过剩值(d)偏高,说明宜昌地区大气降水的水汽原蒸发较快:稳定同位素与降水时的平均温度呈正相关,并且存在阶段性差异,δ18O的分馏时段与δD相反;但与降水量的相关性不明显,只表现在夏季的6月和7月.研究得出,宜昌大气降水线与全球和全国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宜昌的地理环境、地理背景以及宜昌的大气环流模式上.
  • 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
  • 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
    吴箐, 汪金武
    2009, 29(6): 532-5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主体功能区划相关理论、实践方法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综述了主体功能区划研究动态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主体功能区划进一步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如主体功能区概念内涵、主体功能区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与衔接、区域发展政策保障、主体功能区划实践技术方法中争议较多的问题如划分单元、划分方法与指标等进行了探讨.
  • 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
    方忠权, 余国扬
    2009, 29(6): 539-5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珠三角在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同时,空间发展的矛盾和冲突也在加剧,而产业空间的协调问题首当其冲,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通过人均GDP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的判断,认为珠三角核心区优势产业虽然出现"走出去"和产业转移的迹象,但扩散的时机尚未完伞成熟.因此,在产业空间协调的重点和方向上,应该是强化产业的空间集聚.在产业空间协调的基本策略方面,需要在大的空间尺度中进行产业协调;通过政府的推动与适度干预,引导企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向;加强空间集聚,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 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
    钟韵
    2009, 29(6): 544-5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大城市的总部经济浪潮引发对我国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规模体系与空间布局的思考,以经济普查资料为分析基础,探讨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目前的规模体系及空间布局特征.然后,分析借鉴了西方生产性服务业发达地区的产业规模体系、空间布局经验与趋势.最后,针对产业规模及布局,提出广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两点建议.
  • 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
    林琳, 肖玲, 陈淳
    2009, 29(6): 550-5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广州市为研究区域,在总结汽车服务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认为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广州市汽车服务业的空间布局特征明显,在全市不同地域空间分布不均衡,在各个区的分布也存在明显数量差异:集聚趋势显著,大部分沿城市干道分布.影响广州市汽车服务业布局的因素主要有土地成本、市场、历史、关联产业、集聚效益、政府决策6个方面.
  • 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
    徐伟, 严志强, 徐小任, 盛凯
    2009, 29(6): 555-5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DPSIR模型对地理标志产品进行研究,以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5个部分简化地理标志产品开发与保护的研究过程,系统分析地理标志产品开发与保护过程中的关联因素,找出制约其开发与保护的相关因素,进行针对性调整.探讨适合地理标志产品开发的策略及保护对策,以实现产品经济效益的转化与资源的优化配置.
  • 地球信息科学与应用
  • 地球信息科学与应用
    余洋, 甄峰
    2009, 29(6): 561-56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引入Google Earth软件,讨论了一种快速、免费、便捷的研究城市人口密度的方法,该思路与方法在缺乏基础资料(如城市地形图、研究区域人口等数据)时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文中通过获取各类地物信息,将士地利用、道路、建筑物等因素与人口密度建立起对应关系,绘制出研究区域的人口密度分布图,并对人口密度进行分析.此外,根据城市人口分布现状,提出人口引导控制区概念,为城市规划建设、环境保护等提供参考.
  • 地球信息科学与应用
    叶志强, 李益敏, 尹海红
    2009, 29(6): 567-5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找出泸水县因居住环境恶劣需易地搬迁的自然村,并为其选择适宜的搬迁安置点.认为需搬迁的自然村需满足以下条件:坡度>25°或贫困且人均耕地<0.033 hm2.适宜的安置区考虑以下因素:坡度<25°;具有充裕的适宜开发的土地资源和水源条件;海拔<2 400 m;靠近主要交通线;安置区选择与自然保护区、困家重点建设规划用地不冲突;安置区避开地质灾害隐患点;安置区所在区域居民语言、习俗尽量与搬迁村民相通.结果显示:在各乡镇都找到了合适的搬迁地,共可安置1万多人.
  • 旅游资源与开发
  • 旅游资源与开发
    肖光明, 陈锦清
    2009, 29(6): 572-576,59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旅游资源空间结构是区域旅游研究的基础性内容.对广东传统山水旅游目的地肇庆市的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的要素结构、交通网络结构、区域旅游线路组织、旅游集散地空间分布等内容,认为肇庆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为此提出了优化区际与区内交通网络建设的优化对策.研究认为,肇庆旅游资源的卒问结构应随着旅游发展阶段的推进和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优化与调整.
  • 旅游资源与开发
    陈存友, 胡希军, 洪文艺, 刘玉桥
    2009, 29(6): 577-58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度假区共有旅游资源8个主类,共118处资源单体,其中优良级单体18处,资源品位适中.在47个空气负离子含量测点中,浓度在700个/cm3以上的占51.1%;空气细菌平均数仅为县城的6.2%,显示了度假区环境的优越.在评价测定的基础上,提出了景观保护利用规划的三大原则:生态化、自然化和乡土化原则:确定了四种利用方式:作为观景对象、文化熏陶、活动平台、休憩场所加以利用;阐述了综合评价的四大内容:风景质量、阀值、敏感度以及特殊价值评价;进行了三级分区保护:重点保护区、景观恢复区和适度发展区.
  • 历史与文化地理
  • 历史与文化地理
    吴水田, 司徒尚纪
    2009, 29(6): 583-58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按照地理学的发展阶段,传统地理学的疍民研究以空间描述为主,近代地理学阶段的疍民研究着重描述文化的空间占用,而到现代地理学阶段则涉及疍民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问题.对疍民的研究方法主要以田野调查、历史文献法等传统方法为主,专门地理学视角的研究成果很少.从研究趋势看,文化地理学视角的疍民研究应该从文化地理过程、文化保全、文化地理模型构建等方面展开.
  • 历史与文化地理
    郝晋, 钟建科
    2009, 29(6): 588-59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86份文献分析了深圳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研究进展.自然遗产和混合遗产的研究集中在遗产地规划、遗产资源调查与评价、遗产资源保护与利用、遗产地游客行为4方面,文化遗产的研究集中在遗产资源的基础性研究、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遗产资源的综述性研究3方面.深圳遗产研究的时空演变特征总体呈现从简单片面到全面深入,且与城市发展历程和需要紧密结合,未来应侧重从深度、方法、对象和学科视角方面进行完善.
  • 争鸣园地
  • 争鸣园地
    柏道远, 倪艳军, 周柯军, 李长安, 李纲, 马铁球
    2009, 29(6): 594-59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湖南省津市黄牯山发育一套泥砾混杂堆积,前人曾认为属冰川成因.近年笔者对该套堆积的沉积层序、结构组成、横向变化、砾石组构与表面特征等作了详细考察,发现堆积中下细上粗的层序特征,砾石扁平面的优选定向,沿层理经差异风化和磨蚀所形成的假"冰川擦痕",由壳状裂口经磨蚀、圆化所形成的凹面石,沉积体短距离内的相变,以及周边仅有低矮丘陵的地貌背景等,表明泥砾混杂堆积为泥石流产物,而不是冰川成因.
  • 其他
  • 其他
    吴珈慧, 刘昆, 张烨
    2009, 29(6): 600-6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北部湾划界的特点,认为取得双赢结果的北部湾划界主要运用了公平原则、成比例方法、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同一界线法的原则和方法.针对近期骤然升级的南海问题,在分析南海问题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北部湾划界的成功经验对解决南海海域划界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简讯
  • 简讯
    李平日
    2009, 29(6): 605-606.
  • 简讯
    陈朝辉
    2009, 29(6): 606.
  • 简讯
    张争胜
    2009, 29(6): 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