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
  •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
    高义, 苏奋振, 孙晓宇, 薛振山
    2010, 30(3): 215-220,2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专题地图和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集1986、1995和2005年珠江口滨海湿地数据,选取基于景观类型的景观聚集度指数、景观分维数和基于景观面积的景观多样性指数,从景观类型和景观水平研究珠江口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在各湿地景观类型中,面积占绝对优势的是浅海水域景观,面积增加最多的是养殖水面,减少最多的是水田.(2)受人为开发因素影响.湿地总面积持续减少,1986-1995年和1995-2005年湿地总面积相继减少20 821 hm2和55 708 hm2 ,分别相当于研究区总面积的5.3%和
  •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
    张慧霞, 娄全胜, 李艳
    2010, 30(3): 221-2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RS、GIS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选取破碎化指数、斑块结合度指数、分形维数3个景观指数和土地利用脆弱性指数构建生态压力指数,以番禺为例从景观尺度研究城市边缘区在城市化梯度上的生态压力空间分异.结果表明:不同用地类犁的景观指数在3个梯度区内依人为干扰的强烈程度出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生态压力呈现自北向南依次降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景观生态压力强弱的分布与区域内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具有较高的相关关系,人为干扰是影响景观生态压力扩散的重要原因.
  •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
    陈梅英, 郑荣宝, 吴大放
    2010, 30(3): 227-231,2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土地集约理论为依据,运用TOPSIS方法对花都区与珠三角主要城市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建立了PSR集约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广州市花都区土地利用集约水平较低,其集约度指标值仅为0.223 8,在珠三角主要城市中处于较低水平,仅优于江门市与肇庆市,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太大、地均二三产业GDP小等是其主要原因,并就提高花都区土地集约水平提出了一些建议.
  •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
    帅红, 李景保
    2010, 30(3): 232-2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分析桂阳县土地利用现状人手,结合其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等状况,选取对区域土地利用影响较大的地质灾害、水环境、土壤侵蚀和生境等因素进行单因子生态敏感性分析,在GIS技术支持下运用多因子加权求和模型,对桂阳县土地生态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按生态敏感性高低将研究区划分为生态敏感区、生态弱敏感区和生态不敏感区.评价结果表明,生态敏感区和弱敏感区各占研究区的28.7%和41.6%,说明研究区土地生态敏感性总体上较高,生态风险较大.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桂阳县土地可持续利用建议,为其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经济布局提供
  •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
    黄芬, 曹建华, 丁俊峰, 韦红群, 高喜
    2010, 30(3): 237-2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生长在黔西南州岩溶区的27种饲料灌木常规营养成分及元素作测定,对结果进行灰色关联度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构树所含营养元素综合评价为最好,以下依次为青刺尖>牛王刺>光腺合欢>马棘>小构树>火棘>白刺花>紫穗槐>刺梨.碳、氮、钙元素与饲料常规营养成分相关性最大,其次为钾、磷、硒、铁、锌,其多数与饲料的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呈正相关,与粗饲料的粗纤维呈负相关.
  • 区域与城市发展
  • 区域与城市发展
    许桂灵, 司徒尚纪
    2010, 30(3): 242-2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实地调查、统计年鉴资料和区域差异分析等方法,对区域GDP总量、财政收入和居民生活水平,以及三次产业结构作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广东区域发展失衡、经济水平悬殊、产业结构不协调、环境压力加大;在此基础上:,通过产业和劳动力的空间双转移形式,带来工业产值增长的经济效应,扩大人口就业的社会效应,减轻环境压力的生态效应,达到经济要素结合的空间效应,但仍存在以行政力量和政区为主导与框架、市场调控乏力,转移空间狭小、劳动者素质偏低等问题.就此提出建立合理的产业地域分工体系、提升和协调四大经济区水平与区域关系,扩大双转
  • 区域与城市发展
    胡志丁, 骆华松, 阳茂庆, 李树梅
    2010, 30(3): 248-2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我国人口发展功能区提出的背景、意义、分布区域和政策取向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我国四类人口功能区经济增长差异的五大因素,并结合新增长理论对影响因素进行模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类功能区主要通过影响长期工人的产出增长率、资本的增长率进而影响区域空间增长率的长期差异,四类人口发展功能区经济增长率展现了永久的增加而非收敛于一条平衡增长路径的特征.最后提出四大人口功能区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和机制.
  • 区域与城市发展
    林丽颖, 张虹鸥
    2010, 30(3): 255-259,2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工业结构效益指数法,结合资金利税率等经济效益指标,深入剖析两市工业内部行业的比重关系、结构效益和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广州目前的总体工业结构效益优于深圳,处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初期的深圳的加工工业结构有"虚高"现象.基于此,认为广州有传统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暂不能完全撤出,应促进其技术改造,而处于汽车行业垂直供应链上的行业要把握发展机遇,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深圳需适时发展一部分原材料工业,处于主导地位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应注重"质"的储备,逐步抓住行业的主流核心技术,加强自主
  • 区域与城市发展
    金利霞, 李郇, 刘炜
    2010, 30(3): 260-26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全球价值链理论为指导,分析顺德产业的现状特征,指出顺德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普遍处于附加值低的环节,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研发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自主品牌等制约了顺德产业的升级.为占据全球价值链的高端,顺德产业升级必须坚持"优二进三"战略,坚持"增量调优、存量调强"以及"增量"与"存量"相结合的三条路径来促进产业向高端化升级,同时实施技术化和服务化战略,加大顺德产业的整合以及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力度,加快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以实现顺德产业的快速升级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 区域与城市发展
    钟业喜, 陆玉麒
    2010, 30(3): 266-2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借助Arcgis、GeoDa软件组织和提取空间数据、制图以及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根据1997-2007年浙江省各县(市)外商直接投资数据,对其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整体上呈南北分异的空间格局,其分布重心总体上由东南向西北方向演变;集聚程度很高,但集中指数有逐年减小趋势;2000年前外商直接投资空间自相关性不显著,2000年后具有显著的正自相关性;全省外商直接投资分布的空间格局表现出南北差异在扩大、北北差异和南南差异在缩小的趋势,说明长三角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显著.
  • 气候与全球变化
  • 气候与全球变化
    王翱宇, 蒲俊兵, 沈立成, 何阳
    2010, 30(3): 272-27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重庆雪玉洞洞穴CO2浓度、地下河CO2分压及地下河水、滴水次生沉积物稳定碳同位素δ13C等地球化学指标进行的完整水文年监测,并结合该洞以往的CO2短期观测记录,发现洞内与CO2相关的环境因子均存在显著的季变性,其总体特征是:CO2浓度夏高冬低,δ13C夏轻冬重.对比每月游客量变化,发现人为因素对洞穴CO2 环境的改变远弱于自然因素,洞内发育的常年地下河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地下河的存在使不同相态的碳在洞内快速流动交换以达到平衡,从而在"质"上(同位素比)和"量"上(浓度)反映外部环境的季节变化,又使得各
  • 气候与全球变化
    顾欣, 田菊萍, 张艳梅, 周艳
    2010, 30(3): 278-2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贵州省黔东南地区1961-2008年1-12月16个台站冰雹观测资料,引入了表征冰雹事件时间分配特征新参数--冰雹事件集中度和集中期,对黔东南地区冰雹事件年内非均匀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黔东南地区冰雹事件集中度及集中期的平均和异常空间分布均存在很大区域差异,异常空间分布根据地形可分为4个区;从时间演变卜看,各区年内冰雹事件集中度与集中期均表现出显著的年代振荡特征,各区年代际变化特征不一致;黔东南区域年内冰雹事件集中度和集中期表现出反向变化趋势.
  • 灾害防治
  • 灾害防治
    龚日朝, 刘礼仁, 张钰玲, 雷云, 陈艳玲, 周长锋
    2010, 30(3): 284-2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1980-2007年湖南省重大洪涝灾害统计数据,采用灰色系统建模方法,建立了湖南省洪涝灾害重大损失年份的灰色灾变GM(1,1)模型,预测未来10年湖南省重大洪涝灾害发生的趋势.结果显示,湖南省洪涝灾害具有周期性波动上升特征,未来10年中,可能发生轻灾的年份为2010和2017年,可能发生重大洪灾的年份为2012、2015和2019年,可能发生特大洪涝灾害的年份为2013和2016年.认为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湖南特有的以流水为主的地质地貌特征导致地域蓄水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湖南水利工程破坏严重、排洪减涝能力
  • 灾害防治
    尚志海, 刘希林
    2010, 30(3): 289-29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几种国外常用的生命风险定量评价方法,重点论述了生活质量指数(LQI)方法,包含财富和寿命在内的综合社会指数,用来评价生命风险管理决策的合理性.尝试将生活质量指数用于泥石流灾害生命风险研究中,以2007年四川省典型泥石流灾害为例,通过人均GDP、工作休闲时间比和人口预期寿命3个指标评价了减轻生命风险的成本,即灾害生命损失经济价值.结果显示,其大小超过了直接经济损失的总和,说明大型和特大型泥石流灾害中减轻生命风险的突出重要性.
  • 海岸河口研究
  • 海岸河口研究
    卢薇, 刘卫平
    2010, 30(3): 294-29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运用FEFLOW软件建立珠江口东岸地区海水入侵三维溶质模型,并利用研究区水位和水质的动态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识别和校正.运用模型进行情景模拟,预测现状开采条件下地下水的水质演化趋势.预测2010年,第四系含水层海水入侵面积为115.98 km2,基岩裂隙含水层海水入侵面积为89.36 km2,2020年,第四系含水层海水入侵面积为106.83 km2,基岩裂隙含水层海水入侵面积为82.76 km2.预测结果表明:在现状开采条件下,第四系和基岩裂隙含水层海水入侵程度有所缓解,海
  • 旅游资源与开发
  • 旅游资源与开发
    罗迎新
    2010, 30(3): 299-304,3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实证应用分析研究表明,根在中原的客家人因客居地区不同,其民居建筑因地而异;地处闽粤赣三角地带的客家民居,以永定的土楼、梅州的围龙屋和赣南的围屋,并称客家三大典型代表性民居,其造型规模和建筑艺术渊源来自北方中原的建筑造型艺术和夯土技术,建筑形态以方形、圆形为主,强调中轴对称位置,土楼、围屋的防卫功能突出,围龙屋的开放功能显著.应用旅游地空间竞争理论分析了影响闽粤赣三角地带典型客家民居旅游地李间竞争的因素,认为客家民居旅游地的宅间竞争是同类型非替代性竞争.同时,提出了客家民居旅游开发要以保护为前提、加强区域合
  • 旅游资源与开发
    胡卫华
    2010, 30(3): 305-3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生态位理论对推进深莞惠三市旅游一体化进行分析,发现三地存在旅游资源生态位同质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生态位同向化的问题.因此要求三地厘清生态位,错位发展,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扩充生态位,挖掘潜力,提供旅游发展的持续动力;分离生态位,在政府协调基础上进行旅游地分工;集中优势,共同打造跨区域特色旅游线路;建立深莞惠无障碍旅游区,巩固区域内旅游市场.
  • 旅游资源与开发
    韦福巍, 甘永萍
    2010, 30(3): 311-3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广西入境旅游市场为对象,引用旅游市场竞争态模型,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广西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市场与区内各城市目的地市场的竞争态.结果表明,港澳台、马来西亚、越南、日本占据着广西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主导地位,市场发展水平不平衡;区内各城市目的地市场发展水平不合理,瘦狗市场与幼童市场数量众多,市场仍然处于开发潜力阶段;广西入境旅游市场基本上遵循了市场竞争态转移的规律和方向,但脆弱性依然明显,必须从根本上推动旅游业改革,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 旅游资源与开发
    刘艳, 王民
    2010, 30(3): 317-3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认知学和教育心理学的有关原理,采用实地考察和对比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博物馆解说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有代表性地选取中美两国有关动物解说牌的案例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解说效果,找出差距,同时创作一个动物解说牌的案例.根据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归纳出解说文本创作四原则--文字内容简要,使用易懂词汇,运用"提尔顿定律"和选择搭配文字的图片;指出我国解说牌文本目前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一系列改进我国解说牌文本创作的建议,以期对我国博物馆或其它旅游点解说牌的文本创作有启发作用.
  • 历史与文化地理
  • 历史与文化地理
    汤苑芳
    2010, 30(3): 322-326,3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民国时期档案,运用历史地理学方法,对民国时期的广州河涌治理进行初步探讨,总结出一些可资今日借鉴的经验:在治理力量上,应进一步合众之力举公益之事;在治理方略上,应按部就班循环治理,注意治水与治人并举;在资金运用上,若能因地制宜注重环保地开展治理,或可有效节流.
  • 历史与文化地理
    刘桂奇
    2010, 30(3): 327-33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广州市为例,引用广州志书资料和民国文献档案资料,采用历史文献、统计和空间分析方法,通过复原广州医院历史分布图,发现广州近代医院在景观扩散模式上,早期阶段属于墨渍式迁移扩散,之后,转向以区位条件优次为主要选址依据的等级扩散;在选址布局上,形成以老城高优势度区域为中心,自中心向外围环状递减的等级区域分布格局,而公市医院和私立医院密集于城市中心,教会医院和慈善医院散布在城市外围,在类型上,呈现为外围型和中心型相结合的空间形态.研究显示,广州近代医院的空间布局,主要受人口、经济和交通因素的影响,同时,政治、宗教
  • 研究综述
  • 研究综述
    王艳辉, 张新艳, 袁书琪
    2010, 30(3): 333-3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文献调查法对国内色彩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和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在介绍色彩地理学理论的产生背景、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学术界在城市规划中的色彩设计、建筑设计中的色彩应用、旅游开发中的旅游形象设计和景观规划等领域对色彩地理学的研究和应用成果,认为色彩地理学理论仍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其理念和方法亟待在中国普及和推广.
  • 书评
  • 书评
    李平日
    2010, 30(3): 338.
  • 其化
  • 其化
    张伟强
    2010, 30(3): 33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