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0年, 3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0-07-10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梅村, 唐跃林, 张崧, 康镇江, 管福贞, 龚淑云, 李甘
    2010, 30(4): 341-3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为调查对象,通过野外重点地质路线观察测制火山地层剖面,结合卫星遥感图像解译,进行锆石同位索激光定年测试及微量元素LA-ICP-MS分析、火山岩石显微镜薄片鉴定、岩石主量元素分析和微量元素ICP-MS分析,结果发现:该区火山活动的分带明显受区域性北东向及北西向断裂构造所控制,公园内中生代火山岩相基本为陆相喷发,岩石基本分为酸性及中酸性两类,多属钙碱性岩,部分为弱碱性岩.新发现七娘山火山穹丘、三角山-大燕顶火山穹丘,雷公打石山峰、鸡公秃等12处火山锥,摇摆石等6个火山柱及鸡公秃火山锥南西
  • 论文
    彭世良, 陈文光
    2010, 30(4): 348-35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多年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衡山花岗岩地貌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衡山花岗岩地貌类型多样,景观丰富.衡山发育着典型的群峰--条形岭脊花岗岩地貌,花岗岩山峰密集成群,条形岭脊突出.峰顶主脊线长逾2×104 m,众多列条形岭脊呈不对称肋骨状分砸在主脊线东西两侧,从里到外呈阶梯状降低,共有4级阶梯,阶梯状地貌显著.此外,衡山断层构造地貌明显,水蚀地貌、崩塌堆积地貌以及石蛋地貌富有特色.研究认为,衡山花岗岩地貌代表着国内外一种典型的花岗岩景观,可称之为"衡山式"花岗岩景观,它是地壳运动、岩体性质、岩体构造、流
  • 论文
    刘瑞华, 唐光良, 孙宁
    2010, 30(4): 353-3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调杏和勘察资料,分析了以广州市为例的隐伏型岩溶分布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岩溶塌陷特征和致塌因素.认为岩溶塌陷,是由于负地形开采石灰石矿坑和城市建设地下空间工程基坑排水,大幅降低地下水位过程所引发.文中应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和专家经验公式,对广州岩溶发育区建设场地的稳定性进行评价,求得岩溶场地抽排水致塌时临界地下水位降深值.该临界值为9.25~12.5 m,为一区间值.并认为当地下水位降深大于该临界值时,发生塌陷的概率较大,地下水位降深小于该临界值时,发生塌陷的概率相对较低.
  • 论文
    黄玲英, 余克服, 施祺, 赵美霞, 陈天然, 严宏强
    2010, 30(4): 357-3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海南三亚鹿回头珊瑚礁区生长的花鹿角珊瑚(Acropora florida)和浪花鹿角珊瑚(Acropora cytherea)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模拟金属锌的胁迫环境,利用叶绿素荧光仪测试两种珊瑚虫黄藻在不同浓度硫酸锌胁迫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实验结果显示:(1)当珊瑚暴露在相对低浓度锌(105.6 μg/L)条件下,枝条较细的浪花鹿角珊瑚的最大光化学产量(Fv|Fm)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快速下降;较粗的花鹿角珊瑚前6天无明显反应,但到第8天时其Fv|Fm和rETRmax亦开始显著下降;
  • 论文
    陈端吕, 李际平
    2010, 30(4): 363-36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森林景观格局的生态复杂性通过时空交错的隐显交替,体现了全息性规律.景观指数、景观自相关、异质性尺度等传统的景观格局分析只侧重于表达景观格局基本方面的特性,无法揭示所包含的森林景观格局全部信息.通过从全息关系中去比较、归纳和演绎,可探讨森林景观格局中各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转换的规律.根据森林景观格局的全息元隐含或显现整体信息的方式不同,显现信息的全息指向强弱不同,提出了森林景观格局显现信息映射整体信息的方式,即幅度全息指向、粒度全息指向、过程全息指向和辐射全息指向.
  • 论文
    王红玲, 林建平
    2010, 30(4): 369-374,3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汕头市六区一县为研究区域,采用1996-2007年土地利用详查变更数据,分析汕头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其对陆地和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间,耕地、未利用地、林地及草地依次减少,园地、其他农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依次增加;潮阳和潮南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林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为主,南澳县以林地为主,潮阳区和澄海区主要为其他农用地,澄海区未利用地最多.汕头市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使得其内江河水体污染、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使得近海水体
  • 论文
    莫宏伟, 李朝奎, 林剑, 王欣, 袁开国
    2010, 30(4): 375-3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遥感影像资料为依据,运用地学信息图谱的理论和方法,在RS和GIS的支持下,生成了湘潭市区1995-2005年的土地利用及生态价值变化图谱,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土地利用及生态价值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作了土地生态风险动态评估.研究表明:研究期内,湘潭市区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林地、水域面积减少;耕地、林地向建设用地的流转量占了全区总变动量的67.79%;土地利用变化使该区生态价值总量减少了19.84%;土地生态风险指数增加,与土地生态价值的变化情况能够相互印证.
  • 论文
    刘凯, 王雪娜, 张虹鸥, 周霞
    2010, 30(4): 380-38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新丰江流域1968和2005年2个时期1:5万地形数据提取水系数据,采用Strahler分级法对流域水网进行分级,从水网基本结构特征、水网分枝特征和水网分维特征等方面对比分析流域水网结构演变特征,结合流域土地利用、气象、水文等数据,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角度探讨水网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和机制.结果表明,新丰江流域水网结构发育基本符合Horton定律和水系发育的一般规律;但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干扰的共同影响,1968-2005年间,新丰江流域的水网结构也呈现简单化、主干化发展趋势,水网条数、密度、等级、水网分枝能
  • 论文
    曾敬, 朱照宇, 张金兰, 欧阳婷萍, 邱世藩, 邹毅, 曾提
    2010, 30(4): 386-39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口易损性研究的目的在于鉴别出易损的人群并为灾害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然而,在以往的地质灾害人口易损性评估中,所用数据几乎全来自统计数据,其评估结果精度往往只能达到次一级的行政区划.对于难以获得统计数据的区域,人口易损性评估难以进行.鉴于此,本文提出基于遥感技术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包括图像融合、图像解译、人口易损性模型构建、人口易损性计算等主要内容.在人口易损性评估中,人口分布是一个必要且重要的因素.为了获得真实有效的人口数据,利用统计模型方法进行人口估算,考虑到人口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提出"基于土地利用的人
  • 论文
    杜萍, 刘勇
    2010, 30(4): 392-395,4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地理信息Web检索系统的含义、体系结构及基本原理,并重点阐述地理信息检索系统的发展,包括该领域两个重要的研讨会:GIR和GeoCLEF;讨论了地理信息Web检索系统与Coogle Maps等通用地理类搜索工具的区别,并对一个有代表性的地理信息Web检索系统SPIRIT做了详细说明;指出地理信息Web检索系统目前面临的挑战包括:地理本体的建立,页面地理信息的抽取,空间索引的建立,主题和空间双重搜索模型的运用,搜索结果的排序及搜索结果的地图可视化.
  • 论文
    马海涛, 周春山
    2010, 30(4): 396-4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珠三角近40家企业进行深入访谈,从生产网络视角解释2008年金融危机快速扩展并影响严重的深层原因.研究发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全球范围开始了"生产网络"生产组织范式时代,生产链条从"现代企业范式"时代的单一大企业内部分离开来,由众多企业通过信任合作关系建立的生产网络方式实现.在这种新的生产组织方式下,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破坏了生产网络运行的根基,使企业生存压力剧增,进而影响一系列相关的零部件和原材料企业的生存发展.
  • 论文
    刘昭云
    2010, 30(4): 401-4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处粤东北的梅州市,由于历史、地理环境、发展基础等多方面原因,经济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属于经济欠发达山区.但梅州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广东省重要的生态屏障,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文中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梅州市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揭示经济发展存在的差距,依据科学发展观,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条件下,构建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工业经济为支撑,以旅游经济为重点的绿色产业体系,培育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设特色专业小城镇,壮大县域经济,走出一条绿
  • 论文
    吴得文, 樊绯, 刘源, 魏信
    2010, 30(4): 407-4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对国内外村镇住区选址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及实际调研,认为影响村镇住区选址的主要因素是地质、地形地貌、水源、生态环境、耕作半径、区位和对外交通等.基于此,选取了由18项指标层、8项准则层和1项目标层构成的递阶层次结构村镇住区选址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村镇住区选址评价综合指数,将村镇住区选址类型区分为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不适宜区三种,并以案例对村镇住区选址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具体应用.
  • 论文
    章家恩, 叶延琼, 魏立华, 何铭谦, 李韵
    2010, 30(4): 413-4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考察和会议座谈等方法,分析研究了汕头市生态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牛田洋地区的资源环境及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结果认为,该区农业主要由水产业、种植业和畜牧业构成,具备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和条件.然而,偏低的产业层次、多头的管理局面、滞后的基础设施以及内外夹击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制约了该区现代农业的发展.针对牛田洋地区的当前环境与经济现状以及未来发展需求,运用生态学及生态经济学原理,对该地区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进行了规划与设计,提出"一核、一轴、四带、一环"、"三横三纵"道路走廊的空间结构布局,并
  • 论文
    黄松林, 王仰麟, 吴健生, 彭建
    2010, 30(4): 419-424,4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深圳市统计年鉴、人口分布、城市建筑以及环境保护等资料为数据源,应用系统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基于经济、社会、环境三大子系统构建生态城市评估模型,对深圳2004-2007年城市生态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并与广州、上海作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城市生态化水平较高且逐年递增,并略高于广州、上海;经济、社会、环境子系统对深圳生态城市建设的贡献度基本保持在25:35:40的稳定比例,表明环境子系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对各子系统的具体分析表明,深圳的环境子系统欠缺稳定性,社会子系统指数有待完善,经济子系统则与发达国
  • 论文
    赵莹雪
    2010, 30(4): 425-4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1999-2008年连续10年的第一手抽样调查资料,分析珠海国内旅游客源市场近10年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珠海国内客源市场空间分布特征为:集中程度高,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吸引半径短,呈明显的近程性;客源市场稳定性随距离递减.其演变规律为:客源市场趋于集中,旅游经营的稳定性在降低;客源吸引半径小幅上升;重要客源市场份额比重下降;近程和远程客源市场增加,中程客源市场减少,呈现跳跃性增长等.珠海市应在稳定省内和周边旅游市场的同时,实施"西拓北进"的国内旅游市场空间结构的优化思路,并针对不同客源
  • 论文
    李爽, 甘巧林, 尹丹丹, 冯树涛
    2010, 30(4): 430-4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综合相关研究以及国内外旅游公共服务实践,科学把握旅游公共服务内涵的基础上,从旅游基础设施类服务、旅游公共信息类服务、旅游行业指导类以及旅游公共安全监测类服务等方面构建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的内容体系.以广州市为例,对其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旅游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决策机制、加强专项规划研究、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等方面对广州旅游公共服务供给路径进行优化.
  • 论文
    骆茜, 黄少辉, 陈波, 傅轶, 张蕾
    2010, 30(4): 435-4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国内海岛型旅游地空间利用现状为研究基础,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影响我国海岛型旅游地空间形态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海岛特殊的地形地貌,高敏感的自然环境,复合型用地需求以及游客行为.将以上因素纳入到土地空间形态的理论体系,构建出海岛型旅游地空间形态模型.该模型主要由山体、农田、海滩、居民点、旅游度假区、交通空间及绿化隔离带7个要素构成.各要素以山体为核心,呈圈状层层向外扩展,形成开发强度从内圆向外、由低到高再到低的类同心圆的空间组织模型.
  • 论文
    张立生, 万年庆, 王海燕, 万钧, 王黎明
    2010, 30(4): 440-4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规范分析法建立了针对旅游企业聚集现象的行为学分析模型,并论证了时间要素在旅游企业聚集中的作用.文中首先简单总结了前人有关旅游企业聚集的研究成果,然后在系列假设条件的基础上,将时间因素作为内生变量,分析了旅游者节约时间因素的行为对旅游企业聚集作用的机理.分析表明,时间因素是旅游企业聚集的重要动态因素之一.对有关基于"旅游人"和"经济人"假设下的两种理论的分析表明,两种理论存在互相补充的关系.
  • 论文
    杨宏烈, 肖佑兴
    2010, 30(4): 445-4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广州黄埔古村非一般古村落,而具有深厚的商埠历史文化积淀.她是十三行时期大清帝国"一口通商"的外贸港口、一个中西文化交汇的"特区"、一个名人辈出的华侨之乡、一个"港-村(镇)"建筑规格卓尔不凡的"名村";她在广州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本就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力.200年来的沧桑历史转了一个圈,对外贸易的"广交会"回到了黄埔古村.面对黄埔古村众说纷纭的开发意图,作者通过现场踏勘与问卷调查分析、站在全市、全省或更高角度,探讨其文化遗产保护方略,力举实施商埠文化特色旅游规划,打造不落常套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项目;
  • 论文
    郭盛晖, 司徒尚纪
    2010, 30(4): 452-4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价值标准的解释,详细分析评估珠三角桑某鱼塘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剖析其现状与问题,认为珠三角桑基鱼塘具有非常突出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具体表现在:具有丰富的生产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与社会的协同进化;蕴含着朴素的循环经济与生态文明思想;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日前珠三角桑基鱼塘已大面积萎缩和濒危,亟需采取一系列措施实行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及时申报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积极向现代生态农业升级换代;开发为旅游休闲与科普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