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杨士雄, 郑卓, 谭惠忠, 张镇洪, 王宏, 李杰
2011, 31(4): 339-345.
香港壕涌遗址西区发现了中晚期新石器遗存,本中通过对该遗址剖面的沉积特征、孢粉和植硅体分析,重建了该遗址的堆积过程,其沉积序列表现为滨河床浅滩一河口海湾泻湖一河漫滩沼泽一农耕地等变化过程.出土石器、孢粉和植硅体均揭示新石器晚期约4200-3500aBP人类仍以渔猎经济为主,尚无明显稻作等农业活动迹象;一直到唐宋时期孢粉揭示出稻作农业的痕迹,农耕活动逐步加强,但在唐宋时期该遗址点并非原位稻田区,遗址点原地成为稻田耕地在明清时期才开始,并一直延续到本世纪60年代.孢粉组分还显示从唐宋以来人类农业活动的扩大造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