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6年, 36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6-09-0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龚胜生,葛履龙,张 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人口普查数据,运用ArcGIS 空间分析以及SPSS 数理统计方法,对湖北省百岁人口分布与相对长寿区的自然环境背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过去50 a 来,湖北省百岁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百岁人口比率不断提高,但其百岁人口总数在全国的占比一直低于人口总数的占比,百岁人口比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县域百岁人口比率空间差异明显,鄂北岗地稳居前茅,鄂西南山地、江汉平原、鄂东南丘陵百岁人口比率增长相对迅速;百岁人口重心向东南迁移并向省域几何中心和总人口重心靠近。湖北省的相对长寿区包括29 个县域,主要分布在鄂北岗地和江汉平原外缘的平原丘陵交错带,其自然环境背景是: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适中、阳光充足、空气流动性好、海拔较低、地形平缓,土壤中富含钼、锰、锌等微量元素。

  • 论文
    陈昆仑,刘小琼,陈庆玲,李 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对国内文献的搜集和整理,从体育的内涵辨析和学科演进梳理着手,对体育人才、体育产业、体育活动以及体育场地与地理空间的关系4 个方面进行综述。研究发现:体育人才、体育产业、体育活动和体育场地均具有很强的地理特征和空间指向性,体育人才与地域文化和历史关系密切,体育产业受基本经济地理格局深刻影响,体育活动具有明显空间差异特征;体育场地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学科内涵在持续拓展,与地理学的交叉将是一个重要机遇;人文地理学在学科综合、关注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学科优势,能够很好地参与体育研究,推动体育现象的全景揭示和深度解析。
  • 论文
    李婵娟,杨林生,李海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分析25 a 来非洲旱灾的时间变化趋势及其对各国人口健康的风险,利用1990―2014 年国际灾害数据库(EM-DAT)数据对非洲干旱灾害发生次数、百万人口受影响人数等进行统计,分析其年际变化规律;基于灾害风险评估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抗灾能力4 要素,建立非洲旱灾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并结合非洲旱灾的主要健康效应,建立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确定权重,对各国旱灾健康风险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1)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大尺度环流异常的影响,非洲干旱灾害发生次数呈波动上升趋势。2)霍乱、营养不良作为旱灾的主要健康效应,主要与旱灾发生频次、影响人数、人口总量、获改善饮用水人口比例、获改善卫生设施人口比例、15 岁以下儿童比例、农村人口比例、政府稳定等自然、社会经济因素有关。3)旱灾发生频次较高的地区危险性较大,对人体健康威胁较严重,而人口总量较大的国家对旱灾暴露量较大,增加了健康风险。改水改厕可提高饮 用水的卫生条件,既减小霍乱与其他水传疾病的流行,也对减少营养不良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稳定度高是国家防灾、抗灾能力建设的基本保障,而农村人口比例、15 岁以下儿童比例为粮食不安全的主要脆弱人群,受灾害健康威胁相对较大。4)从西非马里、尼日尔向东延伸至东非之角的索马里,再向南至南非,因旱灾发生频率高、人口暴露量大、脆弱性大且应灾能力相对较弱,成为旱灾健康风险较高地区。
  • 论文
    黄玉兴,陈忠暖,陈业滨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以信息流通互动水平突出的新浪微博为样本获取平台,以珠三角地区保健微博用户为样本来源地,通过相关标签检索、筛选、编码获得保健资讯生产者与关注者样本。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空间自相关和逐步线性回归方法,对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网络交互特征、关注者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论为:1)保健微博生产者之间能够构建本地社会网络,各类型间存在显著分异,但是地区差异特征较弱;2)通讯设施和地方医疗水平是保健微博关注者出现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3)关注者的分布仍然受到地理要素的限制。
  • 论文
    杨 振,王 念,王 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合采用变异系数、收敛性检验、分位数回归等方法考察中国2004―2014 年2 类经典性病(淋病、梅毒)疫情的时空差异特征与经济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04 年以来,中国2 类性病的发病水平呈现“淋病降、梅毒升”的时序变化特征,病种结构发生转换,总体发病规模持续扩增;2)每年新发淋病数的地区差异略有增加,发病率差异持续降低,总体发病水平明显收敛,各地区预期会逐步趋同于某一较低水平,梅毒疫情预期将逐步趋同于某一较高水平;3)经济发展对低、中、高3 类发病水平的疫情变化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部分地区存在明显的“经济越发展,疫情越严重”现象。
  • 论文
    陈业滨,李卫红,黄玉兴,李晓歌,华家敏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广州市主城区为研究区,着眼于街道等微观尺度,首先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法、核密度分析法、标准差椭圆法,探究登革热时空传播特征;其次结合交叉相关性分析法与地理探测器,分析温度、湿度、气压、用地类型对登革热传播的影响,讨论了不同用地类型交互作用与登革热扩散的关系。研究表明:1)登革热时空传播具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多发生于居住环境较差、人口密度较高的区域,并快速向外扩散;2)登革热发展初期,以输入型病例为主;3)环境较差、老年人口众多、人员构成复杂、交通便捷的老城区是登革热高爆发风险区域;4)温度、湿度、气压对登革热传播存在显著滞后性影响关系,温度、湿度与登革热传播呈正相关关系,气压与登革热传播呈负相关关系;5)居民人口分布与登革热传播关系最为密切,池塘、农田、草地、公共绿地交互地区会增加登革热传播风险。
  • 论文
    左 冰,陈威博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探究旅游开发对拆迁村民生计的影响。以珠海横琴富祥湾新、旧村因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开发搬迁村户为调查对象,采用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了村民搬迁前后的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生计结果的变化情况,并研究了生计资产→生计策略→生计后果三者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村民搬迁后生计资本和生计结果有明显改善,影响生计策略和生计结果最重要的生计资本是人力资本,其次是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存在显著优势的村户更容易获益而具有高可持续生计能力;村户利用社会资本优势也可以维系中等程度的生计水平;那些在度假区就业的村户,普遍缺乏生计资本,其生计可持续性较低。拆迁补偿和提供就业仅是维系村民生计的最后的一道保障,引导人力资本的提高才是关键。这需要政府将针对居民的培训以及就业心理干预工作一并纳入拆迁配套政策之中。

  • 论文
    孟 凯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除了工业发展的动力之外,旅游作为一种市场动力,已被证明可以有效引导乡村城市化的实现。因此,在旅游发展的引导下,乡村城市化背后的驱动力以及各动力主体之间的作用关系亟待新的探索和突破。文章引入“国家―市场―社会”作为分析城市化驱动力的三元框架,以云台山景区内的乡村为例,通过观察、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认为在旅游发展所引导乡村城市化的背后,国家、市场、社会这三元动力在动力主体、作用发挥、角色扮演上和原本框架中各个动力的所指相比都已经发生了转变,主要体现在市场动力从市场供给一方转变为市场需求一方,社会动力从村民组织转变为村民个体。通过案例的实证分析,总结出了地方政府、需求市场、村民个体作为旅游发展引导下乡村城市化的三元驱动力,“地方政府―需求市场―村民个体”的分析框架也是对“国家―市场―社会”分析框架针对具体研究问题的有效修正和补充。

  • 论文
    黄颖敏,薛德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央―地方政府之间的分权化和分税制改革,地方政府在推动城市与经济的发展中通常表现为企业主义行为,并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经过30 多年的发展,地方政府企业主义是否仍然行之有效?文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东莞厚街镇的赤岭社区为例,对中国地方政府企业主义行为发生的源头——半城市化地区社区发展与转型进行研究,解析新时期地方政府企业化的特征、作用机制及应对危机的方式。结论认为:1)地方政府企业主义行为推动了改革开放以来半城市化地区社区(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转型,但是在外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企业主义行为在社区尺度不再行之有效;2)社区(村级)体制改革也是一种城市管治方式,半城市化地区的社区发展适时需要管治的进入;3)全球化是影响地方政府企业主义行为的直接动力;4)在中国的城市管治中,社会力量还相对较弱。在未来地方政府企业主义的研究中,应更多关注来自基层的制度创新。

  • 论文
    乔浩浩,王朝辉,朱晓丽,蒲白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上海市旅行社长期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运用GIS 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分析大都市旅行社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化,探讨旅游产业空间分布及其演化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上海市旅行社空间分布由初始的“单核心集聚中心,两次级集聚中心,各集聚中心分散”的分布格局,发展到当前的“环形核心集聚区,C 型次级集聚环,各集聚中心连接”的总体空间分布格局。旅行社空间扩张方向上,由市中心不断向西、向西南的扩展趋势更加明显,向东、东北方向扩展较弱。旅行社空间扩张趋势上,向各级商业区、景点景区、人口聚集区等周围不断扩散。旅行社空间集散的总体演化特征呈现出由分散―低集聚―高集聚的演化态势,并且集聚程度不断加强。旅行社产业空间布局及其演化受到城市空间格局、人口分布、区域开发、旅游资源、接待能力、交通等综合作用的影响。

  • 论文
    陈科比,杨成凤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Gibbs-Mirtin 多样化指数和区位熵、产值贡献率,对福建省2005―2013 年20 个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进行了测算,并从产业部门多样化和优势产业专业化2 个角度对福建省制造业产业结构特点及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福建省制造业产业多样化水平逐年提升,全省产业朝多部门均衡发展;各个制造业专业化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化学纤维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专业化水平高,行业优势明显;全省20 个制造业总体产业优势不明显,研究时段内区位熵始终≥1 的行业仅占35%,对全省20 个制造业产值贡献达46.7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及农副食品加工业等新的优势产业及潜力产业涌现,关联产业优势程度成对上升,产业专业化发展形势良好。

  • 论文
    蒋大亮,任 航,张凌华,陈影影,张振克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2003―2012 年非洲52 个国家(地区)的人口、GDP 和国土面积数据,运用地理集中度、耦合指数与区域重心等方法分析了近十年非洲地区人口与经济的耦合特征。结果表明:人口地理集中度呈现出东西高、中部低格局;经济地理集中度总体呈现出四周高、中部低的“盆地状”格局,整体上两者呈现出中度的正向相关性。根据耦合指数,非洲地区可划分为5 个类型:经济极化型、经济超前人口发展型、协调发展型、经济滞后人口发展型与经济严重滞后人口发展型。非洲地区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均位于几何重心的东南方,2003―2009 年,两者耦合关系明显;2010―2012 年,两者延伸轨迹出现一定程度的偏移,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是造成两者偏移的重要原因。

  • 论文
    杨 龙,孙中宇,唐光良,林志文,陈燕乔,黎 喻,李 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微型无人机平台搭载微单相机监测亚热带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冠层,发现在低空飞行时(飞行高度100m),仅能识别马尾松、湿地松和大叶相思3 个冠层树种;但在超低空飞行时(高度50 m)的影像分辨率较高,通过提取冠层的轮廓、纹理、结构、颜色等信息,能成功分辨出近20 种冠层物种,甚至可以识别出部分林隙中的林下物种。根据微型无人机遥感,可提取多种亚热带林冠信息,为森林保护或生态系统管理提供有效帮助。

  • 论文
    刘 伟,韦志刚,郑志远,朱 献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安装在珠海凤凰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内的陆―气相互作用与碳通量观测塔观测数据,利用K-M模型计算了对应时刻的通量贡献区,分析得到不同大气稳定度、不同季节、不同时刻下通量贡献区分布的变化规律。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评价地表均一性的标准,即计算每个子区域表面积与其地表投影区域表面积的比值,以此确定K-M 模型对该站点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通量贡献区范围的分布,在大气稳定度>0.1 的情况下与主风向分布范围相近,而在大气稳定度<-0.1 的情况下与主风向分布范围不完全一致。在冬季,通量贡献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部方向;在季风爆发前的春季,通量贡献区分布和冬季大体相近;在季风爆发后的春季和夏季,通量贡献区在西南方向和东南方向较为集中,这一规律和风速风向的分布规律一致。对于日变化来说,在夜间通量贡献区范围大于白天,其中贡献区最大范围多出现在夜间,但随着季风的爆发,贡献区最大范围出现的时间从T 02:00左右推迟到T 04:00 左右,这可能是由不同季节大气达到最稳定的时段不同所致。贡献区范围最小的情况出现在T 07:00―09:00 之间,这段时间往往也是湍流活动性最强的时段。

  • 论文
    刘 凯,朱远辉,李 骞,李越男,肖望昊,蒙 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4 期多源遥感数据(包括1970 年的美国间谍卫星DISP KH-9 数据、1999 年的SPOT-2 全色数据、2007 年的ALOS 多光谱数据和2015 年国产的资源三号数据),结合红树林湿地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先验知识,基于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提取红树林植被斑块,采用目视解译获取多时相红树林空间分布精确信息。结果表明:1970、1999、2007 和2015 年镇海湾红树林有林地面积分别为931.4、615.3、678.5 和783.7 hm2,红树林面积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1970―1999 年,该区域以原生红树林被破坏为主,仅有5.7%的原生林被保存下来。1999―2015 年,红树林的人为破坏与人工修复现象并存,但总体上破坏程度有所降低;其中1999―2007、2007―2015年间红树林面积分别增加了63.2 和105.2 hm2。养殖塘侵占和人工恢复种植的综合影响,以及海岸线周边人为活动变化是驱动红树林有林地时空变化的主要因子。最后,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红树林保护与发展的措施,为合理地开发和更好地保护红树林资源提供决策支持。

  • 论文
    何颖清,秦 雁,扶卿华,刘超群,尹 斌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的像元信息分解法在计算端元丰度时端元组合是固定不变的,而在土地利用复杂地区,固定端元组合并不符合实际情况。文章针对研究区用地类型特点,预先设定数种端元组合,通过最小二乘法选择误差最小的端元组合进行端元丰度反演,进而计算出植被覆盖度;并以实测的地表反射率作为端元反射率,避免了大气差异造成的多时相误差,有利于进行动态监测;预先进行水陆分离,仅对陆地像元进行计算,可以避免水体像元的干扰并提高模型效率。辅以同期成像的高分影像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相关系数达到0.98。将模型应用于长汀县近18 年4 个时相的Landsat 卫星数据,认为近年来长汀县植被覆盖度总体呈现变好的趋势,尤其是汀江沿岸;而城市化、火烧坡、大型工程建设是长汀县植被覆盖度局部变差的主要原因。
  • 论文
    陈阿娇,贺新光,曹思沁,章新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和交叉小波变换法,分析了湖南省1981―2013 年月蒸发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月平均气温之间的非线性交互关系。月蒸发量的EOF 分解表明:前3 个空间模态的累计贡献率达77.9%。其中EOF1(63.4%)揭示了湖南省月蒸发量最主要的时空分布特征呈东西反向型,体现出月蒸发量与高程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EOF2(8.5%)具有正负位相频繁交替的时间系数,反映了更为复杂的时空变化特征;EOF3(6.0%)的值自西北向东南呈“+、-、+”分布。然后,分别选用洪江、桑植和新晃站作为3 个空间模态的代表站点,并计算出各站点的月蒸发量与月平均气温之间的交叉小波谱和小波一致性,结果表明: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在8~16个月的时间尺度下最强,且其相位角均为0°,说明气温对蒸发量的影响在该时间尺度下最为显著且不存在时滞效应,但在<8 个月和>16 个月的时间尺度下,强相关性的出现频率和分布以及相位角的方向沿时间轴均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 论文
    路剑飞,甘华阳,庞 园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雷州半岛东部滨海浅层地下水的逐时采样数据,分析潮汐作用下该区浅层地下水水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下水中主要离子均以Na+和Cl-为主,K+和 CO3 2-的质量浓度则低至可以忽略。其中,东海岛地下水水质较为稳定,各离子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而南渡河和新寮地下水中各离子的变化具有准同步特征。2)南渡河地下水对于土壤的平均碱化危害程度最低,其次是东海岛,新寮地下水对于土壤的平均碱化危害程度最高,且大潮期尤甚。东海岛地下水对土壤的碱化危害程度随潮汐变化不大;南渡河和新寮则表现出大潮期地下水的土壤碱化危害程度大于小潮期的特点,意味着潮动力的增强导致海水入侵强度变大,进而加剧了地下水对土壤的碱化危害。3)就地下水受海水入侵强度而言,东海岛的平均受侵强度最大,但随潮动力变化不大,危害具有常态化特征;新寮地下水大潮期受海水入侵的最大强度高于东海岛,但平均危害则小于后者;南渡河受海水入侵程度最低,部分时段不存在海水入侵情况。4)各监测井地下水中Na+和Cl-具有同源性,是溶解性固体总量(TDS)的主要成分,也是引起TDS 变化的主要原因。就TDS 变化的剧烈程度而言,南渡河的水质波动最为显著,其次是新寮,东海岛水质维持在稳定的水平。5)南渡河和新寮可以通过监测地下水电导率的长期变化间接实现对水体矿化度及Na+和Cl-的长期监测;东海岛则不适合做精确的点监测,但可以考虑进行区间监测。

  • 论文
    任庆昌,魏冀明,戴 维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风廊道是城市低碳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文章立足在国内外在城市规划和气候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尺度通风廊道的分析模拟技术、区域通风潜力地区识别和建设实施建议3 方面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基于WRF 中尺度预报模式系统的模拟具有较好的分析效果,能反映珠三角风环境特征;2)通过剖析区域不同类型下垫面的通风潜力,识别出佛山北江、从化流溪河、惠州市北部杨村镇和柏塘镇区域、惠州市白盆珠水库为冬季风进风口,伶仃洋、珠海斗门沿岸以及大亚湾地区为夏季风的进风口;3)同时,识别珠三角地区的镇村、河道、顺风向的山地可以作为区域通风廊道的潜力地区;4)在此基础上,从区域联防联治、空间综合利用、一体化设计3 个方面,提出区域通风廊道建设实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