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7年, 3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7-11-0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林初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确保“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从落实层面提出其可为与不可为之我见,不可为者:1)不可夸大政府在其中所能起到的作用,2)不可片面偏袒粤港澳三方中某一方的利益,3)不可舍长远利益而牟眼前利益,4)不可弃自然利益而牟人类利益;三地政府可为者:1)可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规划定制目标,2)可为达到既定目标作情景分析并勾划路线图,3)可为达成既定目标创造有利基础和制度环境,4)可为规划和实施创造跨境合作的体制和机制,5)可采取广泛咨询、落实公众参与的决策制度,6)可为地区资源的永续发展公平利用定下规则。
  • 论文
    李立勋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就粤港澳大湾区及其发展规划提出若干观点:1)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的关键词是“粤港澳”,而不是“大湾区”;2)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核心和实质,是促进粤港澳合作的拓展和深化,保障一国两制下香港、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帮助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升粤港澳地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3)要在全球格局、国家战略中认识粤港澳大湾区的使命,在引领中国发展新高度、连接中国和世界、引领改革与创新三方面凸显其角色;4)粤港澳合作要从优势互补走向优势整合、从各施所能走向协同争取、从各有精彩走向共同缔造。
  • 论文
    马向明,陈 洋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港澳开埠以来,粤港澳的合作便成为了珠三角区域发展的基石。特别是在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港澳是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世界银行报告认为珠三角已是东亚最大的城市连绵区,数据的分析显示:在连绵无序的大地景观后面,珠三角城市群在区域产业和城市功能分工方面已出现秩序。广深两大不同特质的核心崛起,带动城市群不断走向成熟,但同时,珠三角和香港之间的分工却由清晰走向了模糊,两地的关系已不再是过去双方受益明显的合作关系。湾区通道设施建设、全球化的变化等因素正在重塑珠三角城市群的功能与形态。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出,标志着三地的合作进入到了国家议程,合作的范围也提升到了更为广泛的空间合作的新阶段。这种尺度的空间合作将有助于珠三角城市群多中心的缝合,推动城市群走向去等级化的格局,有利于区域的创新发展。然而,从知识经济时期生产与消费者的关系方面来看,新世纪香港产业转型的不成功,显示出空间的社会属性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过去,香港与西方的制度关系使它成为中西交流的门户,回归以后,西方认为香港是中国的城市,而在中国它又处于体制之外,空间属性的模糊带来空间实践的矛盾,因此,关系空间的重塑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 论文
    曾 刚,苏 灿,曹贤忠,王丰龙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提出,为转变香港对外关系从而重塑其经济活力带来了重大机遇。文章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背景,从经贸、金融、航运、科技等领域着手,归纳香港与东盟关系现状特征;其次,剖析了大湾区战略对香港―东盟合作区位优势、合作互补性、发展潜能的影响;最后,从发挥香港中外“超级联络人”传统优势、提升中国全球影响力、提升香港居民生活品质的目标出发,提出借助“一带一路”契机,进一步发挥“一国两制”政策优势、促进香港与东盟多渠道经贸合作、提升交通基础设施连通性、加强香港―东盟创新合作等重构香港―东盟关系的思路建议。

  • 论文
    陈雯,王珏,高金龙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长三角“无障碍旅游圈”的实践为例,通过对地方政府合作过程的梳理,运用博弈分析方法剖析了各城市政府之间共享合作的动力机制及策略选择。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合作达成需要尊重市场意愿,增强政府及公众层面的区域认同,通过不同地方政府间的多重博弈达到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纳什均衡”。这一结论既能丰富地方政府合作研究的案例样本,总结长三角地区的成功经验,也可以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的地方政府合作提供参考和启示。
  • 论文
    李郇,郑莎莉,梁育填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梳理贸易与区域一体化作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提出贸易对一体化作用的长期动态理论;以此为出发点,分析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地区贸易往来的历史地理,认为贸易对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的过程起到了促进作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过程中,珠三角与港澳地区的贸易对象从商品,到生产过程,最后到服务的转变,贸易主体从实体商品为主到无形服务为主的这种变化,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从初级一体化向高级一体化迈进的主要过程。此外,贸易的一体化过程有着极大的外溢效应,它完善了地区基础路网的建设,推动了产业集群的产生,带动区域创新,将一体化区域提升至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地位。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会紧紧抓住服务贸易作为贸易发展的主线。因此,对未来大湾区的发展提出三大发展走向:必须先发展湾区的陆地轨道交通网络,完善港口和机场交通体系的新建和协调;依托交通体系,形成一体化两大枢纽:“广佛”与“深港”,作为推动一体化的主导力量;最后,以“广州―深圳―香港”为主要节点的区域创新走廊是未来大湾区的增长新动力。
  • 论文
    周春山,罗利佳,史晨怡,王珏晗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粤港澳大湾区各地域单元1995―2015年21年经济数据为基础构建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并借助标准差、变异系数与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1)粤港澳大湾区整体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呈波动式快速增长,经济指数港澳总体上一直是湾区内最高值,广深增加速度较快;2)区域经济绝对差异总体上在扩大,相对差异在缩小;3)经济空间格局由港澳两极中心变化为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多极中心,呈现出沿内湾倒“U”型分布趋势;4)外部环境、区位特征、区域发展政策等是区域经济发展时空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 论文
    朱孟珏,傅晓婷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SBM超效率模型和Tobit回归分析模型,构建了土地利用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分析了2000―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探讨其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表明:1)粤港澳大湾区土地利用效率整体处于较高水平,2015年分区域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广佛肇地区、港澳地区、深莞惠地区和珠中江地区,广州、深圳和珠海土地利用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城市。2)土地利用效率水平由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作用,但纯技术效率贡献作用大于规模效率。其中,2000年小型城市纯技术效率较高,大部分城市规模效率普遍不高;2005年后土地扩张速度加剧,规模效率普遍达到较高水平,纯技术效率成为核心因素。3)经济水平、产业结构、科技水平、政策制度、政府作用是影响粤港澳大湾区土地效率的主要驱动力。基于驱动力的差异性,需要从严控土地面积过度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环境效益、加强区域空间整合等方面制定不同的优化调整策略。
  • 论文
    修清慧,陈东旭,杨忠振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市场集中度中的CRn和HHI指标、空间格局统计中的标准差椭圆以及路径选择模型分析香港航运业的发展变化,结果发现:1)香港的自由港政策间接增加了香港港的货物运输量,促进其港口航运业的发展。2)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得香港的港航运输业比20世纪80年代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航运业的发展速度位居世界前列。3)中国加入WTO促进了大陆和香港航运业的共同发展,但香港的吞吐量增速远远低于中国大陆的上海、深圳等港口。4)中国大陆的保税港区与启运港退税政策使得大陆的港口竞争力超越香港,香港的港航运输业进入缓慢发展期。即,香港的航运业的发展主要历经3个阶段:20世纪70―90年代的快速增长期、2000―2005年的稳定发展期、2005―2015年的速度放缓期。
  • 论文
    许 琳,沈 静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分析了产业集群中企业、网络、制度之间的共同演化机制,揭示了共同演化对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的影响,并通过深入访谈的方法探讨了澄海区玩具产业集群共同演化路径与实质。产业集群发展路径是以地方初始条件为基础,企业、网络、制度螺旋式互动反馈、更新、适应而形成循环累积效应的本地化过程,发展路径可分为路径创造、路径发展、路径锁定或新路径创造三阶段,每个阶段各要素作用机制各异,使得产业集群的共同演化过程具有复杂性。澄海玩具产业集群的案例研究表明,国家多重空间尺度制度变革与地方要素的耦合、地域文化与企业行为和网络关系的互动反馈、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在产业集群的路径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 论文
    崔万珍,武前波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消费社会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背景,各类商业空间相继被嵌入消费文化符号,推动了消费空间的蓬勃发展。以杭州为案例,采用消费社会理论探讨与商业地理数据统计方法,分析了杭州商业综合体的演变过程及其趋势特征。研究发现:杭州商业综合体正在日益崛起,重构了传统沿街零售业态,成为新时期城市消费空间的重要载体,其建筑体量规模化、功能业态多元化、空间布局郊区化是当前的显著特征。从杭州商业空间的未来发展趋势来看,规模化都市型综合体、日常化社区型综合体、智能化电商型综合体、地方化文化型综合体成为典型商业载体,从而构建出新时期城市的重要消费空间。

  • 论文
    王倩,宋涛,梁宜,邹嘉龄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引力模型,对东盟及其主要贸易对象在贸易网络中的角色相似性、权力分布进行分析,进而结合传统因子(距离、人口、GDP)与政治制度差异、贸易协定等因素,探讨了影响两国贸易情况的因素。得到的结论为:1)东南亚地区的贸易体系中,中美两国角色相似,权力相当,两者的竞争也较大;2)东盟各国对中国的贸易依赖自2000年以来,逐步上升,对美日的依赖则相对减小;3)区域性的多边贸易组织能够促进国家间贸易,抵消距离的阻碍作用。最后,提出了中国与东盟之间应制定更多的贸易优惠政策,增强双边经济依赖,提高政治互信等建议。

  • 论文
    叶晓琪,宋小青,谭子安,吴志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广州市为典型区域,运用土地利用图斑数据库及社会经济数据,通过熵权法评价分析了镇域尺度耕地功能的格局特征、区域关联及成因,结果表明:1)广州市耕地总功能呈现北部最强、南部次之、中部最弱的格局特征,各功能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功能间强度不一,受耕地资源丰度、地形及距市中心距离的影响较大;2)由于功能间存在关联,通过协调功能间关系、促进区域合作有助于实现有效的耕地多功能管理;3)耕地功能具备动态性,必须在不同阶段调整管理措施。此外,从统筹耕地开发管理、因地制宜发展耕地功能、加大优惠力度保障各方权益等方面探讨了耕地多功能管理政策。
  • 论文
    陈静,吕修亚,陈亮,郑红波,林秋金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Chirp浅剖数据不仅能刻画海底地层的地质构造信息,还能用于海底沉积物物性特征的反演。利用在琼州海峡南方主网与海南电网第二回联网工程海底电缆路由调查项目中所获取的浅剖数据,采用地球物理方法即基于Biot-Stoll模型来反演海底表层沉积物声速、密度和孔隙度等物理性质。通过该反演方法得到研究区海底沉积物声速、密度、孔隙度及海底反射系数剖面,其中反演孔隙度、密度与实测孔隙度、密度相对误差均<10%,结果与实测值基本相符,表明Biot-Stoll模型和Chirp浅剖数据反演海底沉积物物性的方法在琼州海峡海域切实可行,为在该海域采用间接方法来获取海底沉积物物理性质特征提供了新的选择,同时也为海洋工程浅剖数据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 论文
    李小玲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热带地理》近几年的同行评审意见,根据研究型论文的结构框架,对包括题名、摘要、关键词、引言、数据/材料、研究方法、结果、讨论、结语、参考文献等各部分写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中能以案例进行问题分析的部分辅以典型案例解说,以便于读者清晰理解。这种对论文写作中常见问题的总结、分析和解释,对作者的论文写作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