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南岭山地研究
  • 南岭山地研究
    吴家龙, 李红举, 邓婷, 罗思华, 胡洁, 张子健, 牛丞禹, 王凯, 姜岩, 苏少青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南粤古驿道是广东历史发展的线性文化遗产。探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之间的内涵关联,有利于增强两者的协同关系与叠加效应。文章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内涵解析和趋势分析入手,以广东省南粤古驿道梅关古道古田段连接线为例,探析两者之间的工作关联,提出面向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路径。结果表明:1)古驿道保护面临的问题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密切关联,并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内容相衔接;2)古驿道保护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可在国土空间规划落地实施、权益保障、政策激励、公共参与和景观协调等方面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国土空间价值提升;3)聚焦发展定位―规划布局―工程设计―统筹资金―服务运营维度,需不断创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路径,全面推动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 南岭山地研究
    杨继荣, 张朝枝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以知识生产和传播为核心的研学旅游逐渐成为自然保护地创新发展生态旅游的替代性选择,但知识如何影响参与研学旅游的社区居民的地方认同尚未得到充分关注。文章以广东丹霞山自然保护地为案例地,探讨丹霞山从观光旅游向研学旅游转型发展过程中,知识类型的转变以及社区居民的知识学习、传播对他们的地方认同产生影响的过程和机制。研究发现:1)研学旅游中的知识重新建立社区居民与地方之间的联系并产生地方认同;2)知识对于地方差异的界定与学习、传播知识的行为互动过程共同影响社区居民地方认同形成与变化,不同类型的知识界定地方差异并赋予相应的意义;3)地方认同产生于社区居民对于特定知识框架下的地方差异和地方意义的学习内化过程。知识传播过程中的身份展演实现地方认同的社会化,并产生集体层面的地方认同。

  • 南岭山地研究
    邱明昆, 王为, 温小浩, 陈敏, 王晨, 冯静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以广东汕头礐石地区景区内各类花岗岩地貌为研究对象,利用地表调查和洞穴调查,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礐石地区花岗岩的地貌特征、成因及形成年代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礐石山由燕山晚期花岗岩构成,于中更新世晚期之前就受风化作用;礐石花岗岩石节理的性质和礐石地区高温多雨的热带季风气候下产生的风化作用,是形成礐石花岗岩地貌的基本因素;礐石地区花岗岩山体主要分为石蛋山、峰林山、馒头山3种类型;洞穴可划分石核洞,崩塌洞穴,裂隙洞和龛4类。

  • 南岭山地研究
    刘娜, 张恒, 邓璨露, 吴家龙, 熊元康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韩江中上游地区2016—2022年的Sentinel-1/2卫星星座遥感影像和其他辅助数据,基于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区域尺度的崩岗识别和崩岗影响因子测度。结果表明:1)分类模型的总体精度达到84%,Kappa系数为0.8。其中,崩岗识别的用户精度和生产者精度都超过95%,且其F Score为0.97。2)截至2022年,韩江中上游地区的崩岗侵蚀面积共有435.5 km2,各县(市、区)崩岗侵蚀面积差异明显,年变化趋势不一。其中,五华县崩岗侵蚀面积最多(199.2 km2),其年平均变化率为16.29 km2/a。梅江区崩岗侵蚀面积最少(1.6 km2),其年平均变化率为0.18 km2/a。3)韩江中上游地区崩岗发生概率与高程、坡度、植被覆盖、地质类型、人口密度、大气压、降雨量、经向风速、纬向风速和风速等10个因素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1)。在一定的变化范围内,高程、坡度、地质类型、大气压、经向风速、纬向风速和风速对研究区崩岗发生为正向影响,植被覆盖、人口密度和降雨量对崩岗发生为负向影响。

  • 南岭山地研究
    黎毅, 戴克元, 唐国平, 杜建会, 陈桃, 江南, 牛香豫, 余扬波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RSEI)定量评估了1997—2021年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探究该自然保护区建立与管控级别提升前后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并运用随机森林算法和相关性分析方法探讨演变的原因。结果表明:石门台自然保护区RSEI值从1997年的0.637动态上升到2011年的0.714,随着自然保护区从省级升至国家级,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高,2021年RSEI达到0.788;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好的区域占比高达64.5%,其中,缓冲区改善较为明显,变差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实验区人类活动频繁地区以及核心区高海拔山脊地带;RSEI对高程的响应最为明显,300~600 m生态环境质量最好,300 m以下和超过900 m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差;当土壤酸碱度为5.3、有机碳质量分数为4.1%、黏土质量分数为32%时,RSEI最高;居民活动从外向内(即实验区-缓冲区-核心区)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且带来负面影响;时间上,RSEI与降水呈现正相关性,有23.6%的区域通过显著性检验(P<0.05),局部年份受降水的影响较大。总体上,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好趋势明显,今后应加强对高山顶部裸土区域以及低海拔人类活动频繁地区的保护和治理。

  • 社会文化地理
  • 社会文化地理
    孙琼, 安宇翔, 李林, 王丽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持续增加的中国中产阶级老年人口数量为中国旅游业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社交媒体的使用已广泛融入到中国中产阶级老年旅游者的消费决策中。文章对26名中国中产阶级老年生态旅游者进行深度访谈,基于扎根理论抽象提炼出影响路径,构建出一套社交媒体对中国中产阶级老年群体生态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路径模型。研究发现,社交媒体对中国中产阶级老年人生态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主要涉及五大要素。其中,社交媒体信息效用、社交媒体对消费心理影响和社交媒体平台支持有助于激发中国中产阶级老年群体生态旅游消费意愿的形成。在社交媒体的支持下,良好的生态旅游消费体验有助于中国中产阶级老年群体的自我价值实现,并满足其精神需求。而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精神需求的满足又进一步强化社交媒体影响下中国中产阶级老年群体生态旅游消费意愿的形成。

  • 社会文化地理
    黄洁滢, 田紫灵, 刘晨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数字摄影设备的普及,摄影逐渐成为人们体验地方、记录生活、拓展社交活动的主要方式。文章以广州青年群体为例,结合民族志、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数据收集,探讨数字摄影、社交平台与日常生活的融合,在分析城市日常摄影活动过程、类型和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其对地方意义的重塑。结果表明:城市日常摄影活动的过程和内容与社交平台紧密相关,媒体平台的社交属性、视觉化和地理标签化将地方意义解构、再建构。地方原属性被弱化,视觉属性和媒体意义越发明显,成为人像的背景、自我呈现的场所和社交媒体上的地理标签。以视觉形式呈现的地方体现人们社交媒体化的审美方式、社会性和移动过程,地方因此实现虚拟和现实意义共存。

  • 社会文化地理
    韦祎, 程思琪, 张馨月, 朱华晟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虚拟空间引起广泛关注,迅速崛起的短视频平台成为重要的虚拟社交网络载体,构建起有别于地理空间的虚拟交流空间,具有双空间属性的分析条件与价值。文章以哔哩哔哩弹幕网2018—2021年“年度百大UP主”(通常称之为“头部短视频创作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量化其影响力、网络中心度等级2个虚拟空间属性,运用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及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分析其虚拟空间属性与地理位置、地理等级等地理空间属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虚拟空间的确降低了地理空间对头部短视频创作者内容创作的限制,但并不意味着创作者的内容创作脱离了地理空间的影响,事实上虚拟空间仍对地理空间具有一定依赖性,表现为:1)虚拟空间等级与地理空间等级存在弱正相关关系;2)虚拟空间网络关系建构具有地理邻近性和等级指向,表现出对地理空间的依赖性;3)虚拟空间活动受其所在城市经济、文化水平等因素影响显著。

  • 人口地理
  • 人口地理
    龚岳, 曹吉阳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流动人口长期处于城市住房阶层的底端,近年来其内部出现明显阶层分化,影响新型城镇化和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文章采用2016年流动人口监测数据、房价数据与城镇数据,分析流动人口住房阶层的特征、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与机制。首先从人口城镇化视角,采用潜在类别模型,根据购房状况将流动人口分为流入与户籍地多房、流入地一房、户籍地城镇有房、户籍地村房、无房共5个阶层。进一步的分析表明:1)流动人口形成三阶五层“土”字形的住房阶层结构,非农户籍流动人口多处在住房阶层的中上层,而农业户籍流动人口在无房阶层中占比较高,多处在中下层。2)流动人口住房阶层形成南北差异的空间格局,城镇多房和流入地一房阶层多分布在北部和中西部,且多集中在中小城市;而户籍地城镇有房阶层与无房阶层多分布在东南部和南部,且多集中在大城市。3)除社会经济因素外,制度、迁移、区域因素显著影响流动人口住房阶层,户籍制度仍对住房分层有较大影响。4)制度维续、市场转型和住房过滤是流动人口住房分层及其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应加快户籍等制度改革,依据地域实施差异化保障性住房建设,为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流入流出地都无购房的流动人口提供住房保障,促进农村流动人口住房阶层跃迁。

  • 人口地理
    李莉, 刘颖, 唐晨珂, 彭立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2017年CMDS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地理空间分析方法,解析中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及哈长城市群的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网络空间结构差异,划分其空间模式。研究发现,城市群居留网络整体上呈不同等级的“圈层”结构,距离衰减效应显著。居留网络结构特征迥异,沿海城市群流动人口来源腹地广,京津冀和长三角集聚效应明显,流动人口居留意愿更高;珠三角城市群居留强度低,结构松散。内陆城市群吸引范围有限,居留意愿低,成渝城市群居留联系弱,内外部流动相对均衡,长江中游城市群呈现弱集聚与轻均衡特征,哈长城市群内部结构紧凑,外部联系松散。不同区位、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群其居留意愿网络空间格局差异明显,流动人口居留选择具有明晰的地域指向。沿海城市群应加大区域低中心性城市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吸引人口流入;内陆城市群应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平衡人口流出与流入,避免区域人口过度流失。

  • 经济地理
  • 经济地理
    谷斌, 吴坤彦, 汤晟, 周天怡, 王岩立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连锁网络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基于数字经济上市企业总部-分支机构数据构建网络,分析2005—2020年珠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关联格局。结果显示:1)2005—2020年珠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上市企业数量增长迅猛,企业跨城市联系增强,深圳、广州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关联网络的控制中心。2)城市群整体关联结构从2005年的广-珠-深及连线城市组成的单三角形转变为2020年的广-佛-深和广-珠-深及连线城市组成的双三角形,网络密度提升,不对称性减弱,由单区域中心向多区域中心转变。3)分行业看,数字经济发展的行业间差距明显,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网络联系最强,金融业最弱,制造业居中,深圳、广州双核心地位凸显,肇庆、江门位于网络边缘。4)推动城市群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进一步增强城市间数字经济合作,更好地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完善边缘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政策和基础设施;在细分行业上统筹规划行业布局,促进各行业均衡发展,形成数字经济发展合力。

  • 经济地理
    李辉霞, 陈世熠, 胡珏滢, 林锦标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形成空间存量的治理模式是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的棘手难题。空间存量中的领域化过程,在市场化的进程中不断地影响着不同群体的生命政治。文章在领域理论的基础上引入福柯生命政治的视角,构建了“社会资本—空间关系—生命政治”三方耦合互动的领域政治框架。通过对普通工人、中层管理者和高层董事的半结构访谈及问卷调查,探究基层治理领域化过程中工人的生命政治变迁规律。结果表明:产业园区的经济属性塑造了工人、中层干部、高层董事三方不同的生活、生产的空间关系,导致不同阶层的社会资本积累产生差异。同时,工人经历了自我主导到经济依附再到全面依附的生命政治过程。政府一方面需要完善薄弱地区的公共服务建设,另一方面需要逐步减少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培养社会组织能力,实现工人自我推进社会服务。文章对理解工人生计演变提供了地学理论视角,描述了不同阶层在空间分布上如何形成生命政治的差异。

  • 方法研究
  • 方法研究
    牛小溪, 谭立峰, 刘芳, 王晓丰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海洋文化遗产是海洋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海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中国海洋空间规划中存在对海洋文化遗产资源认识不足的问题。文章借助ArcGIS空间统计和分析工具探析沿海11省市海洋文化遗产时空格局;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利用地理探测器对各指标因子权重进行量化。结果表明:1)山东半岛、长三角、海峡西岸地区海洋文化遗产分布的集聚特征显著。2)不同历史时期,海洋文化遗产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3)整体上,自然环境是影响海洋文遗产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部沿海地区遗产分布仍以自然环境影响最大,北部沿海地区遗产分布以经济因素影响最大。通过地理相关分析和综合指数聚类最终确定环渤海、长三角、海峡西岸、岭南海洋文化遗产区4个一级区和12个二级区。该区划方案与中国海洋文化的地域分异特征基本吻合,表明空间统计分析和地理探测器可为海洋文化遗产空间区划提供技术支撑。

  • 方法研究
    肖文菊, 杨颖频, 吴志峰, 郑少兰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耕地撂荒监测的迫切需求,文章发展了一种基于光学时序特征的撂荒地遥感识别方法,利用Sentinel-2时间序列数据构建耕地NDVI时序曲线,基于撂荒地和非撂荒耕地NDVI在监测时间窗口内的振幅差异,通过F 1指数迭代式选取撂荒地识别的最佳振幅分割阈值,构建撂荒地识别规则,并在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开展耕地撂荒监测试验,分析撂荒地块的景观格局特征。研究表明:1)对比撂荒地与非撂荒地的NDVI时序曲线形态发现,撂荒地全年NDVI时序曲线变化平缓,变化幅度较小;非撂荒耕地由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物候过程,NDVI时序呈现较大的变化幅度。2)通过迭代式选取振幅分割阈值,撂荒地与非撂荒地NDVI振幅的最佳分割阈值为0.42,在该分割阈值下,撂荒地和非撂荒地的识别精度分别为91.83%和90.20%。3)对撂荒地景观格局特征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坡头区耕地撂荒面积为14.65 km2,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1%,撂荒地块普遍面积较小、形状不规则,空间上分布零散,少有大面积撂荒现象。

  • 方法研究
    杨慧, 徐伟铭, 邵尔辉, 廖云婷, 林馨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福州市三环内的POI数据和Place2vec模型识别城市功能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功能区的热场等级空间分异特征,借助增强回归树算法(Boosting Regression Tree, BRT)构建功能区增温敏感性指数,对不同功能区在地表升温过程中的敏感性差异进行定量测度,进而对区域尺度上的城市热环境空间分异机制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1)基于Place2vec模型的城市功能区识别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2)除绿地与广场区外的4类功能区均具有高温现象,其中产业区的热场强度最高;3)各类功能区整体增温敏感性由高至低依次是:产业区、生活服务与住宅区、商业区、公共管理与服务区、绿地与广场区;不同升温阶段的功能区增温敏感性存在差异,在高温梯度下差异显著;地表覆被增温敏感性具有明显的功能区域分异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