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开富早年参加珠江口内伶仃洋的海岛调研,三度登陆同一个海岛,4位同学最终完成调查报告《淇澳岛》。他后来又秉烛夜读,抽丝剥茧地把一张名称为“舟山岛”的地图所包含的知识娓娓道出,写成了《舟山岛》一文。这两篇成果代表了中国海岛实证研究的肇始。其中,《淇澳岛》标志着民国在海岛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起步,《舟山岛》标志着海岛后续研究的深入,显示出他运用理论掌握实际的能力,作者未到舟山岛,却能根据识图原理讲出岛上的实际情况。两文不仅是罗先生热爱海岛、勇于探索的精神写照,而且反映了地理人文一炉共冶的治学方法,更加可贵的是提醒人们文献综述的重要性,实际上这两篇成果共同烘托出中国海岛研究史的一条伏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