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研究”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东南亚研究
    陈茜, 李灿松, 黄宇
    热带地理. 2025, 45(3): 477-488. doi: 10.13284/j.cnki.rddl.20240164

    盛极一时的种植园是东南亚殖民史中不可磨灭的部分,后殖民时期,学界持续关注殖民主义对前殖民地国家带来的长期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当代国际合作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和反思。为推进后殖民时期中国海外农业合作区的建设,从人文地理学视角出发,以资本批判理论为指导,建立殖民主义的空间争夺理论框架,以殖民主义为背景,梳理了东南亚种植园兴衰过程的阶段性特点,并详细分析了种植园的构建模式。研究发现:1)随着殖民活动的深入和扩展,殖民者在东南亚的空间争夺焦点由单一的物质资源转向更为广泛和复杂的物质及非物质资源,建立种植园是殖民者保持自身支配地位的有效手段;2)种植园的构建充斥着殖民政权对殖民地土地、劳动力、国际市场资源的争夺,每一种资源的争夺都形成相应的权力空间关系;3)种植园促进了殖民者对当地社会的渗透,殖民者对东南亚国家的形塑作用,使得殖民地社会的运行全面服务于殖民政权的资本积累,巩固了殖民者的统治地位。

  • 东南亚研究
    张文良, 郭俊丽, 刘卓成, 时连强, 龚照辉, 张达恒
    热带地理. 2025, 45(3): 489-503. doi: 10.13284/j.cnki.rddl.20240441

    近40年来,中国钦州湾和菲律宾马尼拉湾海岸线发生了显著变化,了解其变化规律对区域海岸带管理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 (GEE)平台,利用改进的归一化水体指数(Modifi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 MNDWI)和大津(Otsu)算法,结合数字岸线分析系统(Digital Shoreline Analysis System, DSAS),对两地近40年的海岸线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7—2022年,钦州湾海岸线长度增加了44.78 km,总体呈现向海推进趋势,平均变化速率达6.81 m/a,自然岸线占比不断下降而人工岸线比例上升。相比之下,马尼拉湾海岸线变化相对较小,总长度减少1.05 km,平均变化速率为2.36 m/a,自然岸线占比持续下降。钦州湾围填海强度指数和年均空间扩展速率均大于马尼拉湾。两地海岸线演变的特征均是受到围填海活动的显著影响,而港口码头建设和围海养殖是围填海的主要驱动因素。

  • 东南亚研究
    严晟江, 谢宇, 周厚云
    热带地理. 2024, 44(4): 673-684. doi: 10.13284/j.cnki.rddl.003861

    印度洋偶极子(Indian Ocean Dipole, IOD)这一气候因子对印度洋周边乃至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在最近20多年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尚不清楚其是否对华南沿海地表风速变化产生影响。文章依据中国华南沿海地区地表风速观测资料和最近20多年来对IOD的研究成果,应用统计分析和大气环流变化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除了以往提到的高—低纬度温差、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 AO)、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PDO)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外,IOD活动也是影响华南沿海地区地表风速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IOD活动的影响弱于高—低纬度温差;但相对于AO、PDO和ENSO,IOD活动对该地区地表风速的变化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特别是伴随全球变暖的IOD活动加强是造成华南沿海地区秋季地表风速下降的重要因素。

  • 东南亚研究
    江净泓, 陈报章
    热带地理. 2024, 44(4): 685-699. doi: 10.13284/j.cnki.rddl.003846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依据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的脆弱性,综合评估曼谷节点地区的干旱灾害风险。进而分析2000—2020年曼谷干旱灾害危险性、脆弱性和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曼谷干旱危险性在地区间存在差异,符合“北高南低”的规律。高脆弱性地区集中在曼谷都市区中部、佛统府西北部和沙没巴干府西部,与自然条件、人口和经济分布以及城市活动有关。曼谷干旱风险较高,中等及以上干旱灾害风险土地占总面积的41.64%,佛统府西北部和巴吞他尼府中部具有最高风险,同时具有较高的脆弱性和危险性。2)曼谷的风险性、脆弱性和危险性均呈线性上升趋势。巴吞他尼府和佛统府的危险性,佛统府西北部和曼谷中部城乡居民用地的脆弱性,以及佛统府西北部和、巴吞他尼府中部和曼谷都市区中部的干旱风险程度上升较快。3)M-K检验结果显示,曼谷危险性和风险均呈现“东升西降”的空间分布特征,但变化趋势均不显著。曼谷的脆弱性在大部分地区呈极显著上升趋势,沙没沙空府的脆弱性上升趋势最为显著,达到71.23%。4)曼谷的干旱灾害风险程度由危险性和脆弱性共同决定,一元线性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与M-K检验分析结果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但都表明需采取措施降低脆弱性以降低城市干旱灾害风险。利用精细尺度的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更准确反映该地区的资源管理能力,提高风险评估的合理性,为节点城市的灾害风险管理和风险分布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