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访谈内容示例 | 概念 | 范畴 |
---|---|---|---|
M04-18* | 对于一个是实用类的非遗标签摆件,我首先考虑的是外观的美观性 | 产品观赏性 | 外在价值 |
M02-10 | 比如说像非遗食品,我作为一个消费者肯定是更关心这东西他到底好吃在哪里 | 产品使用属性 | |
…… | |||
M15-21 | 对于青年人而言,非遗体验提供了情绪价值,满足了他们对意义感和情绪价值感的追求 | 情绪价值 | 内在价值 |
T19-23 | 对广大游客来说,非遗标签实际上提供了一个便捷的筛选门槛,使他们能够迅速判断,节省时间精力成本 | 决策依据 | |
…… | |||
M03-13 | 一个产品或者目的地或其他的东西打上非遗标签就是更突出它的这个地方文化,更突出本地的特色 | 地域性 | 独特性 |
M06-04 | 如果一个标签具有“非遗”二字,那么它的主要意图是突出非遗文化的特性 | 非遗特色 | |
…… | |||
M01-05 | 如果产品后面有问题的话,消费者也更容易去追责嘛 | 售后服务 | 可靠性 |
M03-22 | 带有这个非遗标签会相信它的产品质量 | 质量保障 | |
M04-05 | 我不否认非遗作为一个特色会吸引一部分感兴趣的受众 | 非遗标签吸引力 | 吸引力 |
M10-08 | 非遗标签无疑是一个强大的吸引力,它能够吸引游客前往相关目的地进行独特的体验 | 非遗目的的吸引力 | |
…… | |||
T19-11 | 获得非遗标签的项目,往往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与鲜明的文化特征 | 文化底蕴 | 文化性 |
M15-25 | 现在许多非遗标签产品或目的地都提供非商业性质的真实体验机会 | 文化原真性 | |
…… | |||
M15-23 |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意识到非遗传承的重要性,并自觉承担起传承文化的重任 | 文化责任感 | 文化唤醒 |
D12-02 | 就我个人而言,非遗标签是我寻求文化认同的方式 | 文化认同 | |
…… | |||
M06-06 | 如果是官方授予的非遗标签,则更具权威性和公信力 | 政府背书 | 政府 |
D22-16 | 政府应该加强对非遗项目的数据管理工作 | 政府规范 | |
…… | |||
M04-20 | 非遗传承人本人及其群体他们的权益至关重要 | 权益保障 | 非遗传承人 |
M08-12 | 传承人有权对非遗项目进行授权使用 | 标签授权 | |
M04-15 | 商家如果没有获得非遗传承人的授权,就涉及到了侵权问题 | 获得授权 | 商家 |
M08-06 | 商家需要明白非遗标签的意义,并正确合理地使用 | 标签合理利用 | |
M08-05 | 举报渠道应当畅通无阻,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游客权益 | 旅游者权益 | 旅游者 |
M08-04 | 鼓励游客对假冒非遗项目的商家进行监督 | 旅游者监督 | |
B17-18 | 旅游景点也需要有一套严谨的管理方法来保障非遗的传播与保护 | 景区管理 | 其他利益 相关者 |
M04-07 | 非政府组织和当地社区也能在非遗标签规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社会组织参与 | |
…… | |||
M05-20 | 人们不仅会喜欢这个产品本身,还会进一步喜爱与其相关的项目甚至目的地 | 品牌效应 | 品牌营销 |
T20-19 | 非遗标签本身即代表着一个品牌,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等同的 | 品牌化 | |
M01-03 | 我觉得非遗标签会给这些传承人自己开的店带来一大波流量 | 自带流量 | 网络营销 |
T19-17 | 对于非遗这样的产品来说,短视频形式更容易吸引目标受众群体,信息传递效率更高 | 短视频营销 | |
…… | |||
M04-14 | 当地可以做一个非遗展馆或者是定期做手工艺方面的宣传会 | 宣传活动 | 宣传推广 |
M14-15 | 优秀的非遗标签在现在这种互联网传媒时代传播的特别广 | 宣传范围 | |
…… | |||
D12-10 | 商家直接挂一个非遗标签去宣传,这是很纯粹的市场逐利行为 | 逐利行为 | 市场行为 |
M02-12 | 非遗标签的滥用会引起一些恶性竞争 | 不正当竞争 | |
…… | |||
M04-04 | 不同年龄群体对带有非遗标签的产品或目的地的青睐程度可能不同 | 受众群体 | 市场需求 |
M07-05 | 每次看到这些带有非遗标签的物品时,我会愿意购买 | 购买意愿 | |
…… | |||
M15-10 | 赋予一个非遗标签更多地是为了确保这项文化、技艺或戏曲等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 非遗保护 | 非遗资源 |
M05-17 | 这种标签的作用在于激发创新,将创意具体展现出来,并对非遗项目产生积极的影响 | 创造性转化与 创新性发展 | |
…… | |||
M01-07 | 体验类的非遗可能花费时间太长,所以人们不太愿意去体验 | 消极体验 | 非遗体验 |
B17-12 | 非遗标签提供了一种更加丰富、多元的旅游体验 | 积极体验 | |
M14-17 | 如果某个地方全力宣传某一个非遗标签,可能会对其他类型的地方文化产生潜在的 冲击 | 文化异化 | 标签效应 |
D12-15 | 这个标签使用久了之后会有刻板印象,想不到其他的旅游特色资源 | 遮蔽效应 | |
…… | |||
M02-23 | 我觉得非遗标签对于地区经济带来价值 | 经济发展 | |
D12-17 | 非遗标签吸引了更多游客前往,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 文旅发展 | |
D11-09 | 能够吸引到游客的还是目的地本身完善的基础设施 | 配套设施 | 旅游设施与 服务 |
D11-11 | 具有非遗标签的目的地更需要完善基础服务 | 目的地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