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江莉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过去十年来,教育地理学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从地理学视角来关注教育问题,不同的研究动机催生了不同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宏观的政治经济或“外向视角”研究方法来考察教育体制,展现的是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进程;其次,微观的社会文化或“内向视角”研究方法则强调校内空间的社会差异以及家庭和教育空间之间的联系。后者在对教育经验的理解方面,承认孩子和年轻人心声的重要性。本文基于已有的教育地理学研究,以地理学关注较少或尚未关注的国际学校和宗教学校作为考察案例,提出构建一个多尺度框架来分析前者,构建一个关联式框架来解释后者。

  • 论文
    周尚意,张乐怡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家第二次地名普查已经启动,其中一项工作是调查地名文化。发掘地名文化有6种功能,其中之一是“展现历史时期聚落空间格局”。文章的第一个目的是分析一系列地名与城市整体空间格局的关系,而以往的研究多聚焦于地名与所在地的自然环境、聚落功能的关系;第二个目的是,基于历史文献恢复城市历史空间格局的主体性,意在指出所有基于文献分析得出的城市空间结构均带有主体性,这种主体性恰恰可以部分反映出城市的社会文化空间。文章以《鲁迅日记》为研究对象,统计鲁迅1912―1926年在北京居住的时期内,他所光顾过的地方。用这一系列地名,将那个时期北京城市的空间结构呈现出来。文章采用文人日记作为研究材料分析地名,这与采用城市历史地图中的地名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差异是,强调了个体视角中的城市空间结构。这个结构折射出那个时期文人心中的城市空间结构意象。文章的结论有二:第一,鲁迅在京足迹地图串联的那些貌似无意义的地名,可以构成一个地名集合遗产,它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情怀。第二,鲁迅对北京的空间感知的首要对象是区域,而他将林奇提出的其余4个空间要素列为次要感知层次。

  • 论文
    王 敏,袁振杰,赵美婷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以广州华侨新村为对象,通过收集历史文本、实地勘查和深度访谈,总结了在建国初期城市居住区规划和建设中,中西规划建设思想的对碰和融合。研究发现,广州华侨新村是在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背景下特殊存在的首批带私有性质的居住区类型,住区总体空间布局、街道系统及建筑设计(平面、户型、层数等)体现了与同一时期苏化和单位制度下的工人新村不同的规划思想,是融合了岭南特殊的地方和人文特性后所产生的具有西方现代特征的居住小区。文章指明了现代城市规划开端时期的中西方规划思想的交集和实践的历史,探讨了这一时期中国住区规划与世界住区规划的思想交互和对话及其所产生的学科意义。

  • 论文
    何深静,汪坤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单位制的解体和社会转型的纵深展开,中国住区构成在住房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发生了巨大变化,商品房住区开始成为中国住区的主要种类,并催生了以业委会、居委会、物业管理公司为主导的多元住区权力结构。现有的关于业委会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社会学、法学和管理学领域,地理学界研究较少,且研究视角上注重制度探讨,实证研究则较少;研究方法上侧重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尚未及时跟进。文章基于2012年在广州市进行的大规模抽样调查数据,综合集体行动、多中心治理、社区管治3种视角,研究了广州商住小区业委会的发展特征及其治理效能,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业委会治理效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当前业委会建设中存在法律环境尚未完善、运作经费不足、缺乏业主参与等问题,不利于“市民社会”的成长和“集体行动”的促进,难以形成有效的“多中心治理秩序”。在影响因素方面,业委会的治理效能受户籍、物业管理法规了解程度等居民层面的特征,小区规模、住房均价等社区层面的特征,以及社区纠纷、业主参与等多元因素共同影响。

  • 地理教学
  • 地理教学
    张 机,徐红罡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以社会角色与角色冲突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以云南丽江白沙村的2个纳西族民族餐馆为研究对象,对当地居民与游客在互动过程中的角色冲突进行质性研究。研究发现,当地少数民族居民与汉族游客在互动过程中存在多种角色冲突。除东道主和游客各自存在角色内冲突现象外,双方之间还存在2种角色间冲突的现象。互动双方在处理这些角色冲突的过程中,既反映出当地居民对经济利益的诉求,也反映出当地居民与游客在互动过程中的地位与权力关系。

  • 论文
  • 论文
    陈 淳,朱 竑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90年代之前,儿童群体在地理学研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随着来自地理学学科内部以及社会科学领域的合力推动,地理学家开始关注童年的社会空间以及儿童的地方体验。《儿童地理学——玩耍•生活•学习》一书的诞生及专刊《Children’s Geographies》的创立,表明儿童地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然形成并日渐壮大。文章追溯了儿童地理学诞生的学科背景,并通过对其专刊《Children’s Geographies》及地理界三大权威期刊自创刊以来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梳理了西方儿童地理学的两大研究议题:1)童年的社会空间:公共空间、学校和家庭中成人的规训与儿童的抵抗;2)全球化背景下多样化的童年:流动与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内儿童地理学可能的研究方向。

  • 论文
    南英,朱竑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宗教已经越来越多地与世俗社会产生不同形式的联系,然而各种宗教世俗化现象及相关理论却一直未得到国内外宗教地理学者的重视,甚至对其存在极大误解或片面解读。文章梳理了庞杂的西方宗教世俗化概念和理论,指出现代性和宗教的关系不能简单理解为后者被动迎合前者的破坏或压制,事实上两者可能是相互促进、能动地协商的关系;认为应避免混用中文语境下的世俗化概念与西方世俗化概念,以免产生错误解读。世俗化理论对宗教地理学研究有益,能为分析和解释现代宗教提供一个有力的理论框架。但该理论框架却还未被充分利用来揭示当代世界宗教变迁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因为,现有研究1)存在地方偏见;2)存在文化偏见;3)主要基于定量分析和大尺度统计数据,缺乏深度的定性分析;4)实证基础薄弱,缺乏具体、系统地对特定地理环境(特别是非西方)下宗教变迁原因和过程的探讨。故此认为未来宗教变迁研究的注意力应该更多放在非西方社会及其宗教,利用定性研究方法深度剖析中观和微观尺度上的宗教变迁过程和机制,而这正是地理学者能发挥其优势的地方。

  • 论文
    常 江,谢涤湘,黄健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对西方国家的“社区依恋”研究进行了回顾总结,首先将社区依恋和地方依恋2个概念进行了对比,之后分为线性发展模型、系统模型和多因素模型等3个发展阶段介绍了社区依恋的研究阶段,并总结了社区依恋的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主要有以深度访谈、话语分析和图形法等为主的质性研究方法和以问卷调查、测量量表和统计分析为主的量性研究方法,亦有将两者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则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人口统计学因素、社会因素和物质环境因素。最后指出,中国的社区依恋研究应充分考虑中国国情,探索适合自身的理论与方法,综合质性与量性研究方法,针对中国丰富多样的社区类型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为中国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 论文
    丁传标,古恒宇,陶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从“空间本体”“空间组构”“社会逻辑”等概念阐释空间句法的理论基础、核心概念和逻辑思维的基础上,对人文地理学中已有的句法研究进行综述,指出句法理论对人文地理学空间尤其是微观空间研究的借鉴意义,认为人文地理学者对于句法理论的引入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最后,从“家”等微观空间、“空间”结构优化、城市“空间”与空间属性间的关系等方面对空间句法在人文地理学中的进一步研究进行展望。

  • 论文
    陶伟,林平平,王绍续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2013年中国大陆热播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为研究素材,根据影片中郑薇、陈孝正等角色在校园、社会的不同生活实践,借助还原场景等文本再现形式进行文本分析,从空间的身体性和身体的空间性2个方面展开,解译虚拟空间中身体、空间与情感三者的融合。从空间的身体性角度,研究发现:1)影片中的女性在感情中占据着主动地位,女性不再是男性生命历程的附属品,她们鲜明地表达着自己的爱情抉择,具有强烈的女性主义色彩;与此同时,女主角的爱情体验代表着校园空间里的唯美坚持和进入社会时的妥协,表现了不同社会权力关系交织下身体策略性的选择结果。2)影片用“身体”等话语表征了多样化的大学校园空间,通过对身体的消费塑造贯穿了充满激情的青春岁月。具有个性色彩的身体,已成为满足好奇、具有窥视欲的大众群体的消费商品。从身体的空间性角度,研究发现:1)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面对家庭、校园、社会主体等权力的规训时,并不仅仅是被动的受力者,而是积极的能动者。他们不断通过个体的身体实践与代表权威的权力开展着多场域的协商。2)情境化的身体感知、身体表达方式和特征受到不同空间主体的影响,并共同建构了个体的主体性,形成鲜活的身份特质。

  • 论文
    封丹,Werner Breitung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80年代以来门禁社区在全球蔓延和扩张,在中国住房体制改革背景下,门禁社区也成为中国大城市居住社区的主要模式。供给和需求是当前解释门禁社区发展机制的主要话语。通过对广州3个门禁社区居民的感知和态度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门禁社区在中国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市场选择,封闭式的形态和管理是基于消费者的需求和认同,对安全感、私密性和归属感的追求是门禁社区在中国发展的重要需求因素,位于郊区的门禁社区尤其明显,而身份地位和社会隔离因素并未得到认同。这与美国或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存在差异,一方面封闭式的居住形态在中国并非新鲜事物,另一方面与美国和南非等国家的阶层和种族问题也存在本质差异。

  • 论文
    陈耀华,张 欧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地理学视角,从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的自然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2个层次出发,研究并阐述了古茶林的“突出普遍价值”,探讨该景观在发展历史、关键技术、整体景观、人地关系及文化传承等方面产生的重要影响。在进一步分析和阐述古茶林现阶段保护情况的基础上,与世界典型农业景观及国际著名茶园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是一处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文化景观,具有珍贵的遗产价值;2)景迈山古茶林的价值具有独特性,与其他相似世界遗产对比后发现,不存在与景迈山古茶林具有相似价值属性组合的遗产地;3)古茶林的景观要素和生态环境都具有很高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具备“世界文化遗产”标准中的第iii、v项特质。

  • 论文
    许斌,周智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选取西双版纳全州作为大研究区,其所辖的基诺山区为具体调查点,点面结合,采用RS遥感、GIS技术、参与性农村访谈(PRA)和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了西双版纳橡胶文化景观兴起的空间格局演变和过程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受全球化的影响,西双版纳地区传统稻作文化正逐渐式微,因经济利益驱动,橡胶林种植面积的急剧扩大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是橡胶文化景观兴起的主要空间机制;橡胶文化在给当地少数民族带来丰厚经济收入和促进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其生态多样性的破坏,民族发展风险性的增加,民族发展互补性的减少,民族经济共生关系的打破,民族感情和民族认同让位于经济利益,民族乡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等不利于民族关系发展的影响。

  • 论文
    胡志丁,骆华松,李灿松,付磊,熊理然.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缅甸建国后的数十年里,中央政府与各地少数民族武装之间的冲突一直处于打打停停的战乱状态。然而2009年后缅甸国内冲突开始走向国际化,其未来形势变得异常复杂多变。2015年缅甸国内冲突的规模和持续性更进一步印证了这点。文章从地缘政治学视角,结合实地调研所做的访谈和问卷,得出一个基本观点:缅甸国内地缘冲突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国内民族问题,而是全球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变化下的大国博弈的焦点之一;全球地缘格局变化导致大国地缘战略在缅甸汇聚,从而导致缅甸在全球地缘区位的变化。缅甸不过是大国全球博弈的一个新战场,再加上缅北和缅甸东部的地理特征和缅甸少数民族武装的地缘关系成就了当前和未来的冲突,乃至缅甸的国内局势走向。

  • 论文
    李灿松,骆华松,胡志丁,付磊,熊理然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美国对缅甸解禁之后,缅甸成为中美在东亚战略竞争的核心。缅政府和少数民族地方武装均试图利用各方势力达到其政治诉求,因此,缅北局势受多方势力共同影响。当前的缅北局势正是不同主体之间交往关系和交往实践的集中体现,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势力、中国、缅政府以及少数民族地方武装等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文章从主体间性角度出发,结合全球地缘格局的变化,对缅北局势中的各主体行为及彼此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合调查数据和访谈,对缅甸局势进行了判断。得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短期内,即大选之前,局势动荡,激烈冲突持续;长期内,即大选之后,总体局势趋于和平,伴随间断性的冲突。据此,最后提出,未来中国应该加大政府间合作,防止美国过多介入,改变在缅投资方式,维护中国在缅形象,尝试与少数民族武装和其他政治党派接触,以大国的身份“创造性介入”,妥善解决缅北冲突。

  • 论文
    熊理然,骆华松,付磊,胡志丁,李灿松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事件数据及实地调查和访谈数据,首先对缅北果敢冲突的时空演进进行梳理,分析不同阶段冲突双方的战争目标及其冲突的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缅北果敢冲突对中国边境沿线的传统安全影响——边境沿线直接遭受到战争伤害和威胁,以及非传统安全影响——边境沿线的社会恐慌及不安定因素增加,并基于缅北果敢冲突的空间分异探讨了冲突对中国边境安全影响的区域差异,即在毗邻果敢南部的中国边境一线,最直接的安全问题是缅甸军机的越境以及缅方炸弹落入中国境内造成中国边境沿线人民的财产损失和生命安全威胁;在毗邻果敢北部的中国边境一线,最直接的安全问题是大量缅甸果敢籍边民为躲避战乱进入中国后引发的社会稳定与社会安全隐患问题。最后,研究认为双方交战的主战场有可能进一步靠近中缅边境并向果敢北部地区扩展,如果冲突持续发展将对东南亚及东印度洋地区的地缘政治经济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 论文
    于海利,刘静,胡志丁,熊理然,李灿松,付磊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缅甸果敢冲突爆发,大量难民为躲避战争纷纷涌入中国云南省的边境地区。进入中国的果敢难民生活拮据,但在中国政府及民众的帮助下,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虽然果敢人民与中国边境地区的人民语言相通,生活方式相似,双方人民间隔阂较小,但大量涌入的果敢难民对边境地区造成的影响依然不可忽视,以免因难民问题酿成祸患。研究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分析此次冲突对中国边境地区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难民的涌入使得边境地区的双方贸易往来受损,治安压力增大,生态环境受到威胁,但也为边境地区带来了新的劳动力和经济收入来源。同时,政府针对难民问题也出台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总体来说,果敢难民的涌入对中国边境地区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并没有引起边境地区的社会失调。

  • 论文
    李志文,李保生,孙丽,王丰年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位于山东半岛北部成山头附近的末次冰期地层,被称为“柳夼红层”。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柳夼剖面进行工作,其末次冰期地层主要由沙丘砂与古土壤或湖积层叠覆堆积组成,地质时代为13.1―78.9 ka BP。根据铷、锶、Rb/Sr和矿物组成的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如下:1)不稳定矿物尤其是钾长石和斜长石等分解释放出铷、锶,释放量随着风化作用加强而增加。地球化学行为的差异使铷在风化过程中被吸附而锶淋失,导致铷的质量分数在沉积相中表现为沙丘砂<砂质古土壤<湖积层<粉砂质古土壤,锶则表现为沙丘砂>湖积层>砂质古土壤>粉砂质古土壤。2)铷、锶和Rb/Sr在层段上呈现出明显的峰谷变化,将末次冰期的气候波动特征呈现为LKS4、LKS2的寒冷期和LKS3的温暖期,LKS3又可划分为LKS3b的寒冷期和LKS3c、LKS3a的温暖期,体现了万年尺度的气候波动特征。这些暖阶段同步于中国季风区葫芦洞石笋记录的夏季风强盛期和65°N 7月份天文辐射总量的高峰,冷阶段对应于夏季风减弱期和天文辐射总量低谷,表明柳夼剖面末次冰期的气候变化是太阳辐射量和东亚夏季风格局共同影响下的结果。

  • 论文
    陈则煌,张云峰,谢菲,霍光,曹洪亮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利用整体经验模态分解算法(EEMD)对加入高斯白噪声后的香港地区雷暴日时间序列进行本征模态函数(IMF)分解;其次对各IMF分量进行Hilbert变换,提取雷暴日波动特征参量,并给出雷暴日序列的Hilbert谱和边际谱;最后对各雷暴日IMF分量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香港地区近67 a雷暴日序列可分解为1项趋势项和5个中心频率不同的IMF分量,其中能量主要集中在0.35~0.5 Hz和0~0.05 Hz频段;通过分析IMF能量谱密度-周期分布,得出雷暴日变化周期为2.8 a左右的年际变化和25 a左右的代际变化为主要变化周期,其次是4.5 和7.1 a左右的年际变化为次要变化周期,从趋势项可知香港地区雷暴日呈波动上升趋势。EEMD算法可较好地用于雷暴日趋势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