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5年, 35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5-11-0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钟章奇,孙翊,刘晓,王铮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以上海市为例全面了探讨城市地区的贸易隐含碳排放,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贸易对城市产业与最终消费部门碳排放及其减排责任的影响。研究发现:2007年上海市各部门的国内贸易隐含碳总量为68.97 MtCO2,约占当年上海碳排放总量的42.31%;而其国际贸易隐含碳量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分别为44.39和25.93 MtCO2,分别约占当年上海碳排放总量的27.23%和15.91%。与此同时,2007年上海市最终消费的国内贸易隐含碳总量为13.63 MtCO2,约占当年上海碳排放总量的8.36%;而其国际贸易隐含碳量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分别为4.58和0.59 MtCO2,分别约占当年上海碳排放总量的2.81%和0.36%。此外,上海市的国际与国内贸易隐含碳流入量和流出量等均存在显著的部门差异。而在国内贸易中上海市贸易隐含碳的流入与流出上,流入上海的贸易隐含碳排名前五的地区分别是河北、浙江、湖北、江苏和河南,接受流出上海的贸易隐含碳量排名前五的地区分别是浙江、广东、江苏、河北和安徽。

  • 论文
    王 芳,周年兴,关 健,彭 鹏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民歌作为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艺术代表之一,是在特定地域空间上的景观文化表达。文章根据景观基因理论从本体形态和文化环境2个维度,识别民歌文化景观的基因结构,并结合定量数据分析民歌文化景观基因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就体裁而言,号子主要分布于平原区域,山歌分布于山地,而小调则分布于东部地区长江流域;就题材而言,劳动生产类民歌分布于精耕细作的东部地区,爱情婚姻类民歌分布于远离中原文化的地区;音韵特点而言,徵调式民歌所占比重最大,羽调次之,而角调最少。少数民族的民歌主要分布于西北西南和东北等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地区。表演形式也因地域差别具有较大差异。民歌文化景观的形成是人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地理环境的居民形成不同的感知空间,从而创造出具有地域文化符号特征的地方民歌。

  • 论文
    杨文越,周素红,古杰,齐兰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广州市规模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小区之一——棠下小区为例,采用标准差椭圆GIS空间分析方法、描述性统计和定性分析方法研究不同类型住户居民的生活和迁居特征、迁居原因和动力机制。主要结论为:不同类型住户在迁居空间上具有显著差异。廉租房住户迁居距离最长,迁出地分布最聚集;经适房住户迁出地空间跨度较大。新住户整体上迁居距离较短,但普通租房住户迁出地空间分散,而购买二手房住户迁出地空间集中。不同类型住户在迁居原因上亦具有显著差异。原住户迁入小区的主要原因有享受住房保障政策、经济能力有限和原住房被征用拆迁等,属于被动型迁居,以政府和单位安排为主导。新住户迁入小区主要考虑个人和家庭因素,为主动型迁居,市场机制起关键作用;同时,新住户(包括拥有房产者和租户)具有强烈的再迁出小区欲望。住房面积小、为寻求较好的教育资源、经济条件改善以及小区管理问题是驱动居民迁出小区的主要原因,且不同类型住户在迁出原因上存在较大差异。经过十多年持续不断的居民迁出与迁入,棠下小区的居民结构发生了剧烈变化,小区性质已由政府主导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小区演变为具有明显过渡性质、流动性极大的普通居住小区,且出现明显“过滤”现象。

  • 论文
    李倩菁,蔡晓梅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质性研究方法,以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为基础,以广州沙面岛为案例地,分析了沙面的空间生产过程。研究发现:1)沙面的空间实践根植于空间的历史和物质基础,同时空间实践受到大环境下现代性和全球化的影响,与表征空间相互作用;2)沙面的权力阶层规划下的空间表征不仅以沙面历史以及阶段性的物质空间为基础,还以权力阶层的自身利益和文化认同为出发点,设计出属于各自的独特的社会空间;3)沙面的表征空间多表现为认同和反抗,不仅体现沙面空间内民众的自身利益和文化认同,同时也受到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冲击。

  • 论文
    宋美娜,杨永春,史坤博,王舒馨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城市中心变迁和阶层居住分化为研究视角,探究了非洲近代、现代2个时期的城市二元社会空间结构特征与模式。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非洲城市内部的二元社会空间结构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欧洲殖民进程的结束,社会空间结构从旧二元向新二元转变。近代时期,非洲城市空间形态表现出典型的双城模式,殖民者与本地人的居住空间被严格区分;现代时期,非洲城市表现出新旧中心并存模式,中上阶层与贫民居住空间存在明显分异。政治、经济、人口与社会等因素是城市二元社会空间结构形成的重要驱动力。最后,为促进非洲城市社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 论文
    顾雯娟,欧向军,叶磊,杨宝宝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长三角城市群30个地级市市区为研究单元,从要素流动的动态视角,建立要素流的数理模型,借助于ArcGIS软件,对长三角城市群内城市的经济流、交通流和信息流的强度和方向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运用赋值法对3种要素流总量进行评分,并进行空间层级划分。得出核心区(包括上海、江苏沿江八市、环杭州湾地区等地市)和辐射影响区(位于长三角两翼的地市)。基于城市间的空间联系特征和城市群的空间层级结构,对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发展布局提出进一步引导和规划,即上海为核心,苏州、南京、杭州、合肥和徐州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构成以沪宁合、沪杭、沪徐和沪温为4个发展轴的反“K”字型的空间形态,依据城市区位和要素联系特征,将城市群进一步划分为6个城市组团,形成以中心城市为增长节点、以发展轴为联结线、以城市组团为发展域的“点―线―面”有序发展的空间互动格局。

  • 论文
    张凤梅,李雪丽,潘峰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赴香港上市内地企业的空间分布、时间格局、行业格局以及所有制结构特征,并采用计量模型对赴香港上市企业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表明:赴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数量呈现波动式增长,总部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京津冀、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区集聚特征明显;香港成为内地金融和房地产类企业海外上市的主要目的地;赴港上市的国有企业比重不断下降,民营企业逐步成为香港上市企业的主体。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赴香港上市企业总部分布受到集聚经济、距离、制度等因素影响,城市的经济规模、金融业发展水平、交通便捷性、信息化与通讯能力越强,到香港距离越近,城市行政级别越高,赴港上市企业则越多;此外,距离因素对民企的影响更为显著,国企的空间分布则主要受制度因素的影响。

  • 论文
    饶俊峰,张显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香港地面站观测的AOD与WVC数据为参照,首先分析了MISR/AOD和MODIS/WVC产品的不确定性描述方法,然后在考虑二者联合不确定性的影响下,推导了辐射传输方程法估算地面太阳短波辐射的相对误差分布函数。通过统计2005―2013年香港MISR/AOD和MODIS/WVC反演值的分布情况,得出两者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然后将AOD和WVC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作为权重函数与相对误差分布函数积分,得到对辐射传输方程法估算地面太阳短波辐射的相对误差数学期望。结果表明,夏季在太阳天顶角为0°时,使用MISR/AOD和MODIS/WVC产品估算地面太阳短波辐射的相对误差期望为3.17%,并且有90%的把握使估算结果相对误差<3.53%;不同季节不同太阳天顶角下、不同置信水平下,地面太阳短波辐射估算的相对误差大小,可为不同应用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为评估亚热带地面太阳短波辐射估算结果是否符合应用需求提供依据。

  • 论文
    吴裕珍,钟逸轩,王大刚,吴文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验证贝叶斯模式平均(BMA)在东江流域的适用性,基于TIGGE多模式集合预报资料对东江流域不同预报时段(1、3、5及10日)以及不同地域(上、中及下游)应用BMA,得到的主要结论为:1)BMA的预报能力在时空上都较为稳定,预报效果较好;2)在各预报时段中BMA极大提高了预报的精度,其中预报时段越短,误差减少的幅度越大;3)当95%分位数已超过警戒的雨量时,应做好相关的预警和预防工作,但BMA也会出现误报和虚报的情况,需要进行权衡和风险的评估,同时这也是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地方;4)结合其他国内外的研究来看,BMA对天气要素预报的订正作用可能具有普适性,值得推广使用。

  • 论文
    张瑞波,何飞,莫蕤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广西百色市2013-03-12―14的一次典型持续性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有利于百色市冰雹天气发生的环流特征是:受西南暖低压控制,地面持续升温;百色地区低空存在西南风急流,积聚足够的不稳定能量;中高层有切变线和南支槽扰动,促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2)百色市冰雹天气发生的物理量场特征是:沙氏指数(SI)<-2℃;对流有效位能(CAPE)>500 J/Kg;中高层存在位势不稳定的现象,且Δθse850-500>10℃;有“上干下湿”的水汽条件;环境垂直速度达到(-30~-10)×10-3 hPa/s;0~6 km的垂直风切变>20 m/s,是有利于冰雹天气发生的环境条件。3)有利于冰雹天气发生的雷达回波特征是:在PPI上有超过60 dBz的强回波中心,在强中心附近常常有“三体散射”、钩状回波;RHI显示上,回波顶高一般要超过-20℃区,并且出现有界弱回波区和“穹窿”回波。回波单体的一些属性也有助于对冰雹天气的判断,如当冰雹天气来临时,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出现跃增。4)在冰雹天气的预报和识别上,应该在传统的中尺度天气分析基础上,结合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手段,才能较好地提高服务水平。

  • 论文
    侯 鑫,潘 威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1954年美国陆军制图局编制的中国地形图、1930―1934年日军参谋本部所绘中国地形图、广东省水文志和研究区各县县志等历史文图资料,重建研究区20世纪30年代的河网模型,对传统农业末期平原河网水系进行高精度复原,计算其最大槽蓄容量并分析其区域特点。结果表明:1)20世纪30年代珠三角河网(除干流河道)的最大槽蓄容量为6.78亿~20.75亿m3,其极值为20.75亿m3,平均值为13.38万m3/km2。其中1级河道最大槽蓄容量占总量的33.5%~49.1%,对于整个河网的容蓄洪水能力及水资源调度能力影响更大。与现阶段不同,传统农业时代末期(20世纪30年代)珠三角河网的槽蓄容量与河网密度呈正相关,槽蓄容量的大小受河网密度的影响较为明显。2)20世纪30年代珠三角河网的形成与传统时期的农业开发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时的河网水系是自然发育与该时期围田业对其开发、围垦的共同结果,围田开发的兴修堤围、挑挖河道等活动对于河网的扩展及其最大槽蓄容量的增加具有客观上的促进作用。

  • 论文
    丁玲玲,郑景云,傅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和分析了利用历史文献代用资料重建具有代表性的华南气候序列(包括温度变化和降水/干湿变化序列)的状况,认为华南地区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虽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存在时间分辨率较低、空间范围宽泛、数据的统一性和可靠性较差,以及缺乏气候变化的相关机制和气候变化周期研究等方面的问题,指出应进一步挖掘华南地区高分辨率气候代用资料(历史文献),提升气候变化研究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覆盖度、加强重建序列的可靠性、增加其周期性和趋势性分析等是解决该地区气候变化研究问题的有效途径。

  • 论文
    陈培波,刘希林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收集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和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的崩岗研究论文作为样本数据,从论文的发表时间、载文期刊类别、核心作者群、研究区域、研究内容等方面,对中国1984―2014年31 a来发表的崩岗研究文献进行了计量统计,揭示了中国崩岗研究起源早、发展慢的历史和定性描述多、动态监测匮乏的现状,以及崩岗研究论文数量由波动式增长转向稳定增长的发展趋势。

  • 论文
    廖 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医学成果、历史资料和典型案例进行综合分析,以更接近科学和事实的态度系统解释客家族群的形成发展过程,提出客家族群多元演进论:客家族群持守中原文化,务实地兼容多元要素逐步演进为独特的族群。在此基础之上,纵向梳理了客家族群多元演进的博弈过程,横向分析了客家族群多元演进的博弈“力场”。最后通过对客家族群与环境关系的分析,创建客家族群多元演进模型。

  • 论文
    任炳勋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广东省86个方形围合族落为例,应用文献梳理、实地观察、建筑实测、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其时空演变过程,并对其类型进行划分,研究表明:广东省方形围合族落演化经历了草创期、次密集期、密集创建期和停滞期4个阶段;族落形态由早期的大型与小型相混合,中期大小型均衡稳定,后期向小规模演变;族落的形成机制主要受地理条件、民系迁徙、地域优势和政治因素的综合影响;以角楼、中轴祠堂、围数三因子作为分类的判定标识,运用数学排列组合与八卦分类方法,将族落划分为乾、兑、离、震、巽、坎、艮、坤8种类型,其类型分布总体上呈现南、北、东、西四大聚集区,而且聚集区之间存在散布着以巽型为主的客家民系,并存在西南和西北2个空白区。

  • 论文
    周玮,黄震方,吴丽敏,朱云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景观美和生态美的关系研究为基点,选取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作为城市传统文化旅游地的典型个案,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和平衡不完全区组比较评判法,实证分析景观格局与景观审美的耦合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1)案例地整体景观破碎度较高,但不同景观组分受到人为干扰的程度不同,景观斑块的多样性和异质性较为适中,但斑块面积、空间分布及空间集聚度存在结构性差异;2)本地居民对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景观审美感知较好,但更偏好“十里秦淮”优美的自然风光及蕴含丰厚城市记忆要素的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3)总体上,景观格局与景观审美存在耦合互补与和谐共生的关系。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但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特色不断缺失,“去地方化”进程不断加快,作为城市传统文化旅游地的典型代表,其担负的城市记忆和文化传承功能,应该引起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 论文
    游长江,侯佩旭,邓灿芳,邹明亮,李欣达,马科,王景清,梅振炜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旅游资源系统田野调查成果为基础,运用李悦铮等建立的海岛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结合南海岛屿实际情况,对西沙群岛海岛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在总目标层、评价综合层、评价项目层和评价因子层4个评价层次选取58项指标;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标准量化;用准主成分分析法为各指标赋予权重;并通过制定评分等级标准与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以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结果显示,西沙群岛海岛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总目标层指标得分为3.088分,表明西沙群岛海岛旅游资源整体评价为中等。同时显示,西沙群岛海岛旅游资源之资源条件好、区域条件中等、区位特征条件差;其自然资源条件良好,热带海岛特征突出;其环境条件制约明显;西沙群岛旅游资源优势和劣势并存,且都很突出。

  • 论文
    陈淑莲,舒伊娜,王丽娜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资料法和调查法,从绿道休闲服务的属性、供给主体、供给方式展开,提出“政府-市场-社会”复合供给机制假设,并指出根据这3类主体的不同组合可能形成不同的复合机制。随后以广州市增城区绿道的休闲供给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都市型绿道适合采用政府主导供给模式,近郊型绿道适合采用政府-市场并重供给模式,依托景区的远郊型绿道适合采取市场主导供给模式。最后,指出绿道休闲服务供给机制运行的推动力是绿道使用者的需求结构,并提出绿道休闲服务有效供给的建议:1)理清使用者的需求结构;2)分析供给者的属性特征;3)采取合适的供给模式。

  • 论文
    郭安禧,孙雪飞,王纯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目的地形象的细分维度与目的地感知吸引力的关系,以厦门市为例,基于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研究认知形象、情感形象、总体形象对目的地感知吸引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目的地品牌、自然和文化2个认知形象因子对目的地感知吸引力有显著正向影响,休闲娱乐和接待环境2个认知形象因子对目的地感知吸引力没有显著正向影响;2)情感形象、总体形象对目的地感知吸引力皆有显著正向影响;3)情感形象对目的地感知吸引力的影响大于认知形象对目的地感知吸引力的影响。

  • 论文
    吴小节,洪彦玲,汪秀琼,郑荣宝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界定生态文明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熵值法对2000-2012年广东21个地级市的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使用重心法从重心坐标、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3个方面对2000、2004、2008和2012年4个时间点的广东生态文明重心和经济重心及其演变轨迹进行分析,并从经济发展总量与产业结构2个方面总结生态文明发展重心演变轨迹和特征。结果表明:在经济总量方面,广东省生态文明重心和经济重心分别位于其东北部和西南部,两重心偏离幅度较大。在产业结构方面,第一产业经济重心往西南方向移动,生态文明重心的移动几乎不受其影响,两者关联不大;第二产业经济重心与生态文明重心的移动呈现较为明显的背离趋势;第三产业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发展演变趋势较为一致,两者之间出现一定的正相关发展趋势。